85年最经典少林功夫片(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1)

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

85年最经典少林功夫片(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2)

85年最经典少林功夫片(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3)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门派众多源远流长,但是一直不被世界各国人民深刻认知,是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

1979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的廖承志,与香港各界有着长期密切的联系,对“长凤新”的状况一直非常关注。被外界尊称为“廖公”的廖承志是一位“武术迷”,对于功夫电影情有独钟,廖公曾跟孙中山的保镖马湘学过武术,深得武术精髓。当时,廖公在看了电影《精武门》后赞不绝口,1979年廖公向香港电影人建议,提出了拍摄有关少林寺和太极拳的题材,以此来表达家国情怀,提振民族自信心,建议拍有关少林寺的电影,他说:香港及海外观众都喜欢看武侠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拍一出少林寺或太极拳呢?他说起小时候从国民党元老朱执信等人口里听了许多武侠故事,还提议拍武侠片,要到实地拍摄并找有真功夫的演员,从剧本创作、修改到借用最好的武术演员,甚至服装道具,廖承志都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

廖承志提出拍摄《少林寺》后,新联电影公司首先承接下了拍摄任务,定下资深粤语电影人陈文为导演,陈文导演从香港带去了武术指导,演员方面则是由长城公司的艺人吴刚领衔,此外还有一些京剧演员担纲主演。在拍摄了一段时间后,剧组提供的半小时左右的样片让公司非常不满意,与当初的设想相差甚远。此时,陈文导演的脚踝严重受伤,剧组工作人员的健康也出现了状况,于是,《少林寺》的拍摄也必须从新来过。

导演张鑫炎所在的长城电影公司在此时加入到《少林寺》的项目中。张鑫炎导演可谓是临危受命,而当时在凤凰影业的施扬平因与张鑫炎有多次合作,作为副导演参与到《少林寺》创作中。张鑫炎导演进组之后,提出了两个颠覆性的条件,一是要改剧本,二是要用真正的武术运动员来演出。当时外界对此颇有担心,认为武术运动员并不懂得怎么演戏,怎么能够保证表演质量?但是,张鑫炎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只有武术运动员担纲,才能真正表现出少林功夫的精髓。

85年最经典少林功夫片(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4)

在上世纪80年代后,国内体育界大部分资源都在向着奥运会的项目倾斜,而武术界则不得不为武术运动员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功夫电影”显然是其中一个重要机会。所以,张鑫炎的选角工作得到了国家体委的大力支持,剧组得以在各地的武术人才中挑选演员。

扮演昙宗大师的于海是山东省的著名武术运动员,正宗七星螳螂拳传人,被剧组早早就看中了。饰演反派王仁则的于承惠则出身山东省体育学院武术队,施扬平在观看一场武术比赛时,发现场外的一位“观者”眼睛有神、气度不凡。他追上去主动联系,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术全能冠军于承惠。施扬平透露,于承惠在第二天试镜时,脚踏皮鞋、舞了几下棍子,也就半分钟,但颇有气势。之后,一行人还去于承惠的家中吃饭,非常顺利地定下合作。而饰演秃鹰的计春华是浙江武术队退役队员,他因病掉了头发,正在苦闷中,而剧组在找演员时,恰恰被他光光的脑袋,看似凶悍的外表所吸引,希望他能出演反派。施扬平透露,片中的“秃鹰”是因为计春华而特别增加的角色。

《少林寺》使得李连杰成为一代巨星。施扬平表示,李连杰在1973年的时候就被张鑫炎所关注。当时,“泛亚非拉美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张鑫炎在场拍摄运动题材纪录片《万紫千红》,10岁的李连杰在锦标赛的开幕式上做了武术表演。当时,张鑫炎对于李连杰印象深刻,也约好了以后有机会找他拍摄电影。在选择《少林寺》的主角觉远时,张鑫炎心里一直惦记着李连杰。此时的李连杰已经长大了,所以,张导演在山东挑选了演员后,正好要去北京与王立平商谈主题曲作曲的事情,也要去看看李连杰。有趣的是,17岁的李连杰当时正在生闷气。原来,在不久前,李连杰在电影《塞外夺宝》演员海选时落选了,他一时心情不太好,躲着张鑫炎不愿意见,最终,还是被运动队叫来,接过了《少林寺》抛来的橄榄枝。

《少林寺》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4名武术运动员,1980年8月,在国家体委的协调和帮助下,全国武术界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到达郑州“中州宾馆”集合。施扬平透露,这部电影中的每个演员都是武术指导,采用的是“谁打谁编”的原则,动作的默契度,呈现的技巧,都靠对打的演员一起研究设想出来。而得益于这些真刀实枪的功夫,《少林寺》中,观众看到了迥异于以往电影化的打斗方式,欣赏到了鹰拳、螳螂拳、三节棍、九节鞭等中华武术绝学,使得《少林寺》精彩的武打场面“遍地开花”,由此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当时剧组的关系非常好,武打演员们也是朝气蓬勃,不拍自己的戏份时,就主动地当“群演”,甚至去演河边的尸体,还主动帮助服化道的工作人员搬道具,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85年最经典少林功夫片(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5)

《少林寺》是由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由张鑫炎执导,薛后、卢兆璋编剧,李连杰、于海、丁岚、计春华、于承惠联袂主演。该片讲述的是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昙宗救出,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取名觉远,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的故事。 《少林寺》于1982年1月21日在中国香港公映。

剧情是:隋朝末年,隋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于承惠 饰)在督建河防工事时,杀死了起来反抗暴虐的神腿张,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为少林武僧昙宗所救。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一日,李世民偷渡黄河被王仁则兵马围困,觉远等施计解救。王仁则诬陷少林寺内有人通敌谋反,准备灭掉少林。众僧浴血奋战,昙宗战死。此时李世民率兵返回攻陷洛阳,王兵哗变,王仁则被觉远手刃。为继承昙宗遗志,觉远受戒为僧,兼负武林统领。唐太宗谕立僧兵,并立碑表彰众僧义勇。自此,少林习武风盛,名传四海,威震四方。

电影《少林寺》使得嵩山少林寺声名鹊起,千年古刹名扬天下。然而,拍摄时,少林寺却非常荒凉,野草齐腰,没有像样的路,只剩一个山门并没有武僧,只有10位70多岁的老和尚。因此,《少林寺》中的很多景色并不是在那里拍摄的,而是在全国多地景点实地拍摄,最终由几处景观组合而成。上世纪80年代初,虽然拍电影还缺少特效,但是《少林寺》却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武术、新风格成就了中国功夫片最辉煌的时刻之一。

当时的少林寺在拍摄时还很荒凉。据孙剑魁回忆,第一次来到少林寺时,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没有路。寺里只有几个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萨的身体已经坍塌了一半。

电影中的少林寺,其实是由几个庙宇的景观组装而成的。匾上“少林寺”三个字都是经过重新粉刷的,片中那段绿树环绕、青草茵茵的室外练功场所是在附近的中岳庙和杭州的“花岗观鱼”拍摄的。当时的特效还不发达,而左派电影的拍摄方针,以及张鑫炎对武侠片的要求,使得《少林寺》中的打斗场面以真实为第一诉求。据扮演“秃鹰”的计春华回忆,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每次导演告诉你需要打多长时间,从哪儿到哪儿,就开始准备,然后用录像机拍下来回去分镜头。于是,在《少林寺》中出现很多打斗的长镜头。

1982年,内地公映后,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 同年1月,《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内地功夫片,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创下1616万港币的超高记录。一举打破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在日本,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1983年,在韩国上映,创造了51亿韩元的票房纪录。

该片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表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卖弄,通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武术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欣赏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轰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新浪娱乐评 [13] )该片让观众着迷的是,李连杰的一招一式刚柔相济,于海的螳螂拳出神入化,胡坚强的地趟拳腾落舒展,于承惠的醉剑游龙似凤。那武戏的对打,更加精彩了得,值得琢磨。《少林寺》轰动世界,掀起了世界武术热,成了功夫片难以逾越的经典,是因为演员、拳脚都是真功夫。正是这些真功夫,让全世界的人民,通过看电影《少林寺》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厚重大气,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刚毅,并为之深深感动,从而提升了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如今,40年的时间过去了,《少林寺》中有些演员已经不幸离世,有些演员已经息影,而这部影片所引发的澎湃心潮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平息,人们仍然在向往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而这也是《少林寺》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令人热血喷张的原因。

85年最经典少林功夫片(香港电影少林寺用真功夫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