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约6000多公里,素有“地扼襟喉趋溯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誉,建于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等朝代。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
长城也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建筑物。俗话说“万里长城万里长”,在过去2000多年的时间里,长城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不过长城的尽头却是在海上,也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它是长城最东边的尽头,被誉为老龙头,屹立不摇600多年。
▲长城的尽头竟是在大海里,古人的建筑智慧令人赞叹。(翻摄自百科词条)
万里长城从来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总而言之,越到后期,长城体系就越完善、越严密,整体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长城体系主要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其他附属设施。城墙与楼台又可以分为城门、城楼和城墙三部分。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或河流转折之间,关城是万里长城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烽火台也布置在险要之地,易守难攻,作为一个工程量极其庞大的防御工程。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采用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并创造了多种建造方法,如在沙漠中采用红柳条与砂砾进行铺筑,修建的长城不仅坚固耐用,而且不会受沙漠流沙影响。
根据《地理中国》节目介绍,山海关是明长城东北重要的关隘之一,位于燕山东段与渤海之间的狭长地带,是明长城东部第一座关口,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属于战略要地,却曾被敌人跨过海面偷袭,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奉命在距离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临海高地修筑长城,城墙横跨峻岭后入渤海,看起来像 一条巨龙,因此称为“老龙头”。
▲长城老龙头竟是建在松软的沙滩上,却能屹立不摇几千年。(翻摄自百度)
“老龙头”由入海石城、海上敌台、南海口关及澄海楼组成,其中入海石城是明长城中唯一修建在海里的长城,长约22.4米、宽8.3米、高9.2米,也是长城唯一集结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
不过从史料发现,明朝中期全国年平均气温开始下降,许多年的冬天变得极为寒冷,使山海关一带海域结冰,北方游牧民族看准这个机会进行偷袭,也成为海上防御漏洞,戚继光才会修建入海石城。
另外“老龙头”竟是建在松软的沙滩上,却能屹立不摇几千年,专家研究,发现城墙底部的岩石很突兀,才意识到长城底下是侵入海中的岩石带,但随着海沙长年堆积,覆盖在岩石带上,让人误以为长城建于沙滩上,戚继光为了增强石城的稳定性,还将入海的岩石表面凿平,再铺上条石做为地基,“老龙头”才得以屹立沿海数百年。老祖宗的建筑智慧,至今仍令人赞叹。
1987年,山海关作为长城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以山海关为主体的山海关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景点,2001年,我国将山海关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景区共分为“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等部分。
参考资料:
韩霞. 《中国古代楼阁》.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吴洪林 (编). 《历史名城山海关》. 北京: 新华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