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亲情散文精选(散文长辈晚辈)(1)

若是在山东老家,我在娘肚子里就应该是长辈了,事实也是如此,老妈的堂侄与她一样年逾八十了(也就是桑梓哥哥的兄长),而她最小的侄子(也就是桑梓哥哥的弟弟)才二十几岁。爷爷带着桑梓一家人来到东北时举目无亲,为了生存什么招都使了,自降一辈看人脸色也算正常,因此,轮到我懂事时,年龄相仿的“叔叔”、“姑姑”就有了很大一群。那时候有很多规矩,晚辈要主动打招呼、让路、点烟、倒水、吃饭不能与长辈同桌等等,所以谁家来了亲戚,饭桌上的小孩没准就是饭桌下大人的叔叔舅舅也说不定,呵呵,与现在相比好像有些本末倒置了,时下很多家庭吃饭喝酒的是儿孙,做饭端菜的是长辈。

做晚辈也有快乐的时候,每逢大年初一我们都要去给长辈拜年,说过一些吉利话回来,衣兜里会多些糖果来吃。邻居孙叔在一家大医院工作,总有些凭票买不来的好东西,所以他家是我们首选拜年的目标。

十五岁时大侄女出生,桑梓哥哥欣喜若狂的变成了长辈。再后来姐姐和我本人陆续与人联姻,我长辈身份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同的是,我期待那晚辈登门拜年的情景再也见不到了。作为晚辈,有件事我很庆幸,父亲七十岁那年的春节,我是跪在他老人家面前拜的年,二年以后,虽然每年我还去跪他,但他已在坟的里头我在坟的外头了。这些年给人跪下磕头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灵位上那些老人相比,我父亲惟一自豪的地方,也许就是他生前儿子那一跪吧。

大侄女、大外甥的第一份收入都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买了礼物,我们家的晚辈每个人都做得很好。大外甥还说,每每见到那些要饭的老人他都要给一些钱的,我说我们家的人都这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晚辈。若干年前,周公告诫其弟康叔说:“元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尚书·康诰》),这句话给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并且把这种关系执行的好坏,延伸到了人这一生成长的必要因素。我有一位好了很多年的朋友,四十几岁的人了还在要挟其母:不xxxx,就让你那几个儿女养活你吧!仅仅为此,桑梓哥哥义无反顾断绝了和他的所有联系。事实上,很多人都会讲“没有父母的人不会有朋友”,但谁又真正将这句话当成了为人处事的座右铭呢?

宗族亲情散文精选(散文长辈晚辈)(2)

桑梓哥哥还有一对四岁的双胞胎小外甥,他俩已经给我大侄女的儿子做了舅舅,给我大外甥的儿子做了叔叔,尽管四个小男孩年龄都在四五岁之间,可双胞胎还是很有长辈风度的。哥俩中一个认真的对我说:二舅,等我把鱼缸里的鱼养大了,然后......让我媳妇儿给你做熟了,然后......让我儿子给你端上来,然后.......我来陪你喝酒。我曾无数次的跟别人讲过这个故事,除了炫耀的成分,就是感动于我妹妹和妹夫长辈晚辈身份的言传身教。

我清楚,无论长辈还是晚辈,我做的都没有说的好,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昔日那些与我年龄一般大的“叔叔”、“姑姑”至今我还真诚的称呼着;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我还依然谦恭的给比我年长的人让路。套用一位伟人的话说:做一个长辈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晚辈不装长辈。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就有理由相信:桑梓哥哥和他父母一样会有一个非常幸福的晚年。尽管那段时间离他还很遥远。

上面图片中四个男孩是真正的长辈和晚辈,中间的双胞胎是叔叔和舅舅(我妹妹的儿子),左边的是侄(我姐的孙子)右边是外甥(我大哥的外孙)。下面是今年拍的四个小伙,还能对上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