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白”统一的防护服装底下,因为志愿者职业、身份、阅历的不同,各自有各自的感人故事,散发着各自的光芒,最后共同铸成了温暖坚实而又多面的志愿者群像。在新华文轩的近百名志愿者当中,有这么几位志愿者令人印象深刻。

9月2日,在新华文轩及旗下各部门、单位党委的倡议和号召下,新华文轩广大党员、团员立即响应,迅速集结,冲锋一线,有序有力投入疫情防控。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截至9月8日,新华文轩共80余名党员、10余名团员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协助各街道(社区)做好排查登记、测温验码、秩序引导、物资配送、防疫宣传等各项工作,每一天、每一个点位,都有他们全心全意进行志愿服务的忙碌身影。

开朗率真的谢君:志愿者服务让我收获许多“良友”

“这个玉米拿上,早上多少吃点!”

“妈,这会我还不饿,等回来了再吃!”

疫情期间,这一幕经常在谢君家门口上演。此时,谢君正准备出门做志愿服务。

穿防护服、取样管、贴标签、数棉签……为了保证小区核酸队伍高效进行,谢君和她的志愿者伙伴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小区架空层,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志愿者群体主要是小区业委会、物管和小区居民组成的,什么年龄层都有,大学生、中青年人居多,还有60岁、70岁的老人家。大家都是一腔热血在做志愿服务,没有人喊苦喊累。”

向战疫一线志愿者致敬美篇(温暖坚实而又多面的志愿者群像)(1)

早在七月份,成都发生疫情时,谢君就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群,她开朗率真的性格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也让她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与其他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认识了不少三观契合、志同道合的朋友,我非常开心。”谢君表示,“在志愿服务中结下了‘战斗’情谊,大家工作中配合默契,感觉效率都提高了。”说到这里,谢君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观察细致的陆倩:以家长的身份共情,“小行动”更贴心

清晨六点,天微微亮。家人正在沉睡中,穿上白色防护服的陆倩已经来到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

陆倩所服务的区域是荷花池北站社区,她所居住的龙门镇小区六栋,有确诊密接的居民。陆倩得知情况后,当即决定加入志愿者服务团队,并在社区分配工作任务时,主动请缨分到点位最多,且含异常码检测专属通道的一号门岗。“我是大四的时候入的党,现在党龄已经有十八年了,我认为我应该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同时,我也是万千党员中最普通的一名,我应该时刻用自己的‘小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向战疫一线志愿者致敬美篇(温暖坚实而又多面的志愿者群像)(2)

小区一共八栋楼,日常入住4000多人。陆倩告诉记者,由于前期志愿者人数较为短缺,她经常一人要充当好几个角色。“扫楼员”“扫码员”“试管消毒员”“登记员”……

陆倩告诉记者,居民对志愿者的真诚反馈,也激励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用心去观察居家居民不易觉察的“小困难”,并想办法帮助解决。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中上网课,许多学习资料无法第一时间获得,小区就建了“妈妈群”资源共享。在这期间,陆倩将自己孩子使用过的课本、新作业本多次分享给小区有需要的学生;或者帮忙打印学习资料送到封控管理的楼栋;或者协调数据线给急需的家庭......

前侦察兵李阳:发挥体力优势,为左邻右舍服务让我感到光荣

抬手、扫描、核对、放行,核酸采样扫码工作看似简单,但在厚重的防护服下,这套动作变得格外沉重。每天不间断地重复,“小区独居老人多,很多没有健康码,需要手动录入姓名、身份证、电话号码,非常繁琐。尽管如此,每次完成本职工作后,我都会在现场多留一会,协助其他志愿者一起把工作做完。”

向战疫一线志愿者致敬美篇(温暖坚实而又多面的志愿者群像)(3)

李阳是新华文轩阅读服务事业部的业务员,在入职新华文轩前,他曾是一名军人,作为野战部队的侦察兵,他曾经数次荣获部队嘉奖和表彰。疫情严峻时,他主动向社区报备,成为一名信息采集员。“我曾经是一名军人,退伍后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各种琐事没有时间健身,刚好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论体力,我比一般志愿者更有优势。”李阳腼腆笑道。 李阳表示,志愿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段时间虽然累,但却十分充实,而且能为左邻右舍服务也让他感到十分光荣。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萧世龙 实习记者 泽登旺姆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受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