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败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 9万余人,还不及现在一个大乡镇的人口数成都平原残留的极少量人口,大多藏匿在交通不便、战火不易滋扰的荒山野谷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湖广填四川大概多少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湖广填四川大概多少年(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

湖广填四川大概多少年

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

《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败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 9万余人,还不及现在一个大乡镇的人口数。成都平原残留的极少量人口,大多藏匿在交通不便、战火不易滋扰的荒山野谷中。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县凤凰山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部下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湖广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移民入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文化、多民族的大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小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等杰出人物。他们中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在共和国元帅中占五分之二比例的开国元勋,有共和国第五任国家主席,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大师“的文学巨匠等。就是因为“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和人口质量的影响甚为深远。

《荒书》记载成都城遭受劫难后的情形说:“成都空,残民无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继以大疫,人又死。是后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记载成都市区老虎出没,人吃人。

简阳人傅迪吉的《五马先生纪年》中记载,“房屋尽烧……吾家众人,即在寺庐共居矣。“一家子无存身之地,都跑到深山野岭的寺庙中结庐共居。不久,简阳开始闹饥荒。“谷一石值银四十两,糙米一斗值银七两。贺家场上甚至有杀人吃、卖人肉之事。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建议皇帝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

康熙十年规定:“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能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纪录一次;有招募六十家者,量与纪录二次;或至一百家者,不论奉满,即准升转。清政府极其优惠的移民政策,“四川耕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凡抛荒田地,无论有主无主,任人尽力开垦,永给为业。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从而由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的移民填川政策。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四川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入四川的。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被卷入这次移民浪潮,比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

康熙初年,四川境内人烟俱绝,到康熙四十年已是“湖南衡、永、宝三府百姓,数年来携男挈女,日不下数百口,纷纷尽赴四川垦荒”。雍正五年,湖广、广东、江西等省之民,因本地歉收米贵,相率而迁移四川者,不下数万人。在乾隆八年到十三年之间,自湖广由黔赴川就食者,共二十四万三千余户。

早期落户四川的移民,插草为标,占地为业,随手一指,就是自己的土地,土地多的甚至上千亩,根本顾及不过来,土地成了非常廉价的东西。大足县龙水有一户姓杨的族谱中,就曾经提到,先祖只用了三件麻布,就换回了相当大的下坝田地。

随着外省移民陆续入川“插占“落业,一些好的信息被反馈回故乡了。前人的经验和见闻证实了四川确实是一块肥美之地。于是,亲朋邻里间、家族间悄悄酝酿着更大的移民浪潮。此时政府已经意识到进入四川的移民数量趋于饱和状态,就开始向各省发布禁止移民的通告。因此,到了乾隆年间,四川即使是荒山野岭,也几乎已开垦殆尽。后期入川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有丘陵山地和不利于耕作的粘土区;而错过了“插占“土地的时机,错过了廉价购买的机会的人,只能替人佣工佃种,有的过着一半是乞丐一半是佃农的生活。

康熙二十四年(1685),移民到四川广汉的平民张连义,意外发现他抢先抵达的四川广汉凉水井一带竟然荒无人烟,于是,张连义拿着竹签和木片到处“插占“,没多久就圈了2000多亩地,在当时,由于长期战乱后许多土地荒无人烟,因此抢先回川的部分土著,和抢先入川的移民们,只要随便拿个东西“插占“,就可以圈个几百亩乃至上千亩地。

到了雍正六年(1728),雍正皇帝开始在整个四川推行清丈土地,并实行按亩载粮、按粮征银的税制改革,这也是“摊丁入亩“改革的一部分。由于到了雍正年间,占了土地要缴税,于是,一些在康熙年间“插占“了大量土地,却又无力耕种开发的暴发户,不得不将大量土地贱价甩卖。雍正时期的四川,只要一两银子,就“可购十亩之地“,甚至还有“鸡一头,布一匹而买田数十亩者。有旷田不耕,无人佃种而馈赠他人者“。

历经从顺治十六年(1659)到乾隆六十年(1795)前后断续的移民潮,在湖广填四川近600万移民的补充下,四川的人口,从康熙二十年(1681)的大约50万人,逐渐恢复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231.6万人。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实际人口突破了1000万。

民国《刘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刘廷奇在中江圈占土地时的情形说:“定居之初,人烟稀少,林密山深,鸟兽纵横“。因此刘氏家族很轻易地获取了大片土地。由于地界过于宽阔,边远一些的领地甚至“月余能履“。随着移民数量的逐渐增多,刘氏地界内不时有闯入者“窃居“,刘氏便佯装打猎,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每星期定期在自己的领地上巡游一次。

移民入川的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此时期清廷虽然占领四川,但不久就发生三藩之乱,以致移民填川的效果很差。

移民入川的第二阶段,大体是康熙22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长达 112 年。这期间,由于清廷官方颁布“开荒即有其田“等土地政策,由此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四川热潮。

而移民入川的第三阶段,则是从嘉庆元年(1796)算起,到大概同治年间(1862-1874)终止。此时期,四川爆发“白莲教起义“,再度发生内乱,加上土地已基本被早期移民瓜分殆尽,所以仅有少量移民入川。

麻城,由于毗邻四川,离重庆不远,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是当时湖北移民入川的大县,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是其它省水、陆路入川的重要中转站、集散地。麻城、孝感两地又是最早的赴川之地。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甘肃、江苏、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十余省,尤以湖北、湖南为多,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称。从明洪武年开始,政府就以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为湖广移民入川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四川、重庆居民大都以“湖北麻城孝感乡“为祖籍。对于今天的川人、渝人而言,“湖北麻城孝感乡“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成为重庆和四川移民祖籍的代名词。

移民入川后,四川的农业垦殖从最初平原荒芜地的复垦,逐步向丘陵中部、山地推进,垦殖范围进而到达丘陵顶部、半山上部,当时山田盛行,梯田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总耕地面积上百万公顷,而森林植被则破坏严重。

清代南方各省移民迁川路线,可以分为水路、陆路两种:水路以出鄱阳湖入长江,溯江而至夔门;陆路由闽粤入江西,取道湖南、湖北入川,或取道湖南、贵州入川,到川东酉阳三角地(地名),时,前面是岔路,右去四川,左去贵州。以湖南为始发地和中转地的移民,都从湖南西进,一路水路陆路,经贵州遵义或毕节抵达四川。

清初以来,两湖移民,包括部分江西移民,入川时多取传统的水路。“楚人入蜀者,必由二水(指长江、汉江)溯流而上。“是指居住在长江中游的两湖人,有钱的就近取水路,渡汉水或洞庭湖进入长江,逆流而上,然后经过水急滩险的三峡以达四川。

从麻城市城关中馆驿出发的陆路里程数(两地间的数字为路程里数):中馆驿﹎30﹎西馆驿﹎40﹎歧亭(以上在今麻城市)﹎70﹎阳逻﹎100﹎黄陂(以上在今武汉市)﹍100﹎孝感县﹎40﹎云梦﹎40﹎应城(以上在今孝感市)﹎100﹎京山﹎210﹎钟祥﹎120﹍荆门(以上在今荆门市)﹎120﹎当阳﹎150﹎宜昌﹎250﹎秭归(以上在今宜昌市)﹎80﹎巴东(在今鄂西土家族自治州)﹍160﹍巫山﹍120﹍夔州(今奉节)﹍140﹍云阳﹍140﹍万县(今万州)﹍170﹍梁山﹍130﹍大足(以上在今重庆)﹍60﹍渠县﹍110﹍广安﹍60﹍岳池﹍200﹍蓬溪﹍100﹍射洪﹍40﹍潼川﹍60﹍建宁﹍50﹍中江﹍100﹍汉州﹍50﹍新都﹍50﹍成都(以上在今四川)。计3190里。

从麻城出发走水路其路线图为:中馆驿﹎30﹎西馆驿﹎40﹎歧亭(以上在今麻城市)﹎70﹎阳逻,从阳逻溯江而上﹍60﹍武昌﹍150﹍嘉鱼﹍325﹍城陵矶﹍160﹍监利﹍120﹍石首﹍180﹍荊州﹍120﹍松滋﹍270﹍宜昌﹍120﹍秭归﹍70﹍巴东(以上在湖北)﹍160﹍巫山﹍120﹍夔州(今奉节)﹍320﹍云阳﹍120﹍万县﹍360﹍忠州﹍180﹍丰都﹍140﹍涪陵﹍130﹍长寿﹍200﹍重庆(以上在今重庆)。计3445里。

清初四川已经没什么人,而且长途押运移民花费更是不少,所以捆绑押运入川基本不可能实现。这只是人们将元末强制押送移民的事情“移植“到了清初。

清初外省移民原因有:避乱入川、奉旨入川、随军入川、避兵入川等实例。并不是“绳索捆绑“,而是“结伴而行“。一同上路的,有家人、亲戚、邻居和朋友,主要是有血缘关系的同宗,以及同一地域的同乡,还有往来贸易、在川耕种的人员。只有少数贬谪、流刑、战俘等人员,可能有强制行为。只有明初存在强制移民的事件。

清朝初年移民入川时,要带上“入川诏“,背着破麻袋,担着烂棉被,晓行夜宿,跋涉在湘西入川路上。璧山《郑氏家谱》记载的歌谣,描述了先祖迁川的情景,其中有一句“被薄衣单盐一两,半袋干粮半袋糠。“说的就是入川途中“三件宝“:盐、干粮、糠。

移民住宿。可以用风餐露宿来形容,屋檐下、石墩上、墙边下,都是移民途中暂时栖身之所,只有极少数移民临时暂住客店。

行路问题,移民基本上是靠徒步,肩挑背驮、怀抱幼儿,每个人肩挑几十斤或近百斤赶路,非常艰辛。还要遇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危险:盗贼、劫匪、野兽、水土不服带来的疾病、坠崖、泥石流、水灾、雨灾、饥寒等等。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从湖北湖南邻近一带入川,最快也要一个来月。

清代的湖南人严如熤在《三省边防备览》中,有这样的描述:“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做饭。遇有乡贯,便寄住。“就是说,移民不走大路,专走小路;不住客栈,只住在祠庙、岩屋或密林里面;饮食也很简单,只是捡几块石头当灶,支起锅子,拾几根干柴就做饭。

会馆是以“地缘“为纽带,将各省同乡联系起来;会馆建筑多为同乡中的绅粮士商集资修建,并推选同籍中有威信、有实力、做事公道的头面人物做会首或董事。会馆既作为同乡在外埠寄居的客房,也作为举办娱乐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场所。定期举办联谊活动,如庙会、团拜会、戏剧演出等;维护同乡利益、抵御外人侵扰;参加地方事务,如修路、救灾等;调解同乡经济及家务纠纷,办理同乡丧葬事宜等。移民过程中,会馆成为部分移民的歇脚点和联络处,为协助移民解决安家立足等起到积极作用。

祠堂以家族血缘为纽带,以地方姓氏为单位,传承着一个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族文化和行为规范。祠堂延续着家乡、地域的文化传统,成为同姓同宗家族的精神依托。宗祠文化对维系地方社会稳定,规范伦理道德,教育儿孙成才,保证家族兴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南方乡村和偏远地区,这种影响和作用更加明显。

现在的四川话,是在湖南、湖北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移民在四川各地扎根后,带来各当地方言,而且与四川本地语言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地方语言。比如将“姥姥“、“姥爷“称为“外公、外婆“,有人则称其为“家公、家母“。

方言,如路边小铺为“幺店子“、连襟为“老挑“也是湖广一带方言传来的。我们常说的“崽儿“、“老革革“、“抄手“、“堂客“等也都是湖广方言

郫县豆瓣。清朝初年,福建省汀州永定县孝感乡翠享村的陈氏小伙子(陈逸仙的祖父),在移民入蜀途中,赖以充饥的胡豆因进川后受到盆地潮气的侵蚀,发霉腐烂,不能食用。如果把生霉胡豆扔了,长途跋涉的途中将断绝口粮。陈氏便把生霉胡豆置于田埂晾晒,又以鲜海椒拌而食之,无意间发现它色鲜味美。后来陈氏家族最终落户于郫县。而郫县及周边地区盛产胡豆和海椒,陈氏家族便年年如法炮制,于是有了郫县豆瓣,也为回锅肉提供了鲜美的调料。

回锅肉就是清初时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们发明的。清初之际,湖广填四川而来的背井离乡之民,每逢年节要煮大块肉祭祖。祭过了,东西不能浪费,煮肉汤里下点萝卜白菜,肉块切片回锅快炒,就成了一道美食。

火锅。移民入川时,沿途条件有限,吃饭就将所有的食材放在一锅里煮,这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火锅。

川菜麻辣香鲜的风味也是在“湖广填四川“的基础上形成的。湖广籍移民长于“红烧“和北方移民长于“火爆“的烹饪方式传入四川,才有了红烧肉、宫保鸡丁等菜肴。

“宝器“原意不是指“傻儿“,说的是来自宝庆府。宝器开始源自湖南宝庆府,其时宝庆府当地人因发音疑问,常将宝庆读作“宝器“;所以开始的“宝器“,特指来自宝庆府的人。

移民涌入,不但给四川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甘蔗、烟草、玉米、洋芋和甘薯等新品种,并推广。康熙九年即1670年,福建汀州府商人曾达一从家乡来巴蜀贩卖珠宝,发现巴蜀没有甘蔗。1671年,当他再次前来的时候,不仅带上了珠宝,还带来了甘蔗种子,并将种子播种到四川内江龙门镇,三年后,成片的甘蔗出现在龙门镇。这种新兴作物因为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就连山地都能播种,而且还能熬制出蔗糖,远近的地主闻讯后,以高价购买种子,最终将甘蔗种遍了巴蜀大地。而内江因甘蔗和蔗糖技术的引进而号称“甜城“。

雍正七年(1729年),从江西瑞金迁到巴蜀的傅仕和,从家乡带来了烟草种子和种植的方法。随着烟草种植成功,傅仕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随后,烟草种植在巴蜀普及,经过长期栽培种植,成为了当地重要的产业。除了甘蔗、烟草之外,玉米、洋芋和甘薯也被移民们带入了巴蜀,成为一些人的主食。

“湖广填四川“初期,主要还是以移民之间互婚、特别是同源地移民之间互婚为主。到了中后期,才渐渐有了移民与土著结婚,而且移民往往先与同族姓的土著结亲。通过结亲,促进了族群认同和族群融合,也是移民强大和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孝帕子。四川人喜欢在头上扎白帕子,也是派于湖广填四川,移民入川时,路途遥远艰险,移民中常有人死于途中,扎白帕子是为了向死者表示哀悼,但死于途中的人太多了,经常头缠孝布,天长日久,便逐步演变成多用途的头巾,以至于白帕子一度成为四川人的一种习惯并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