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什么地方叫湖广呢(历史上的湖广行省)(1)

湖北长江三峡

以前什么地方叫湖广呢(历史上的湖广行省)(2)

湖南长沙

“湖广”一词多出现在和清朝有关的历史中,自古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作为地名,古代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楚地)。其实湖广一词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元朝。元代始设行省制度,湖广行省是元朝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和明朝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为元朝和明朝时期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一级行政区。一直到康熙三年分置,前后历经400年左右的时间。

湖广行省的设立,对于湖南湖北两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元代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的一级行政区,简称“湖广行省”或“湖广省”,辖地为今湖北、湖南、广西以及贵州(大部)和四川的一部分。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鄂州行省、潭州行省、湖广行省。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十二年(1275)置荆湖行省治江陵路,同年徙鄂州路,十三年(1276)徙潭州路,同年徙鄂州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江陵改置荆湖北道宣慰司,同年置湖广行省于潭州路,治所长沙。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

明代

以前什么地方叫湖广呢(历史上的湖广行省)(3)

湖广布政使司,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为明朝15个“布政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即当时的2京13省)之一,辖地为今湖北、湖南全境,下辖16个府。(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辰州府、德安府、岳州府、荆州府、襄阳府、宝庆府、郧阳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黎平府 )。

清代

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后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省会长沙;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湖北领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安陆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8府。湖南领长沙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常德府、岳州府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