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绥德石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绥德石雕大胆开拓创新,用象征、含蓄、寓意深刻的笔触,古朴粗犷的笔触,精雕细刻的刀法和博大磅礴的气势,为全世界所瞩目。2003年绥德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石雕艺术之乡"。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3)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4)

绥德地理位置特殊,商贸业繁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旱码头”之称,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绥德摩崖石刻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石刻艺术不胜枚举。位于无定河东石崖上的大型摩崖石刻,共30块,不仅是一处靓丽的文化景观,也反映了绥德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5)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6)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7)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8)

“秦汉名邦”,是清康熙的题词。秦汉时绥德为上郡,系陕北政治、军事、文化和交通中心,帝王、太子、重臣名将往来不息,大型战争时有发生,皇帝的诏书频频传来。靓女昭君出塞和才女蔡琰归汉都经过这里。又有《山海经》所载:“上郡有疏属。二负之臣曰危,危与二负杀窫窳,帝梏之疏属之山。”疏属山在今绥德城内。当时的上郡是北方军事重镇,是非常有名气的。“邦”本指“国”,康熙颂称绥德为“邦”,确实是对绥德赞誉有加。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9)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0)

“早码头”是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题的词。他的题词,是对绥德发达的交通最好的形容和赞扬。绥德地处陕北中心,包头至西安铁路与太原至宁夏铁路在此交会,210国道与307国道也于此交会。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确实是四省(晋、陕、宁、蒙)通衢,陕北交通枢纽,从而促进了商贸和运输的发展,大量的货物在绥德周转,不停地运入送出,是陕北物资的集散地。每日大批旅客往来不息,走西去东,南来北往,途经绥德或在绥德换乘,故绥德素有“旱码头”的誉称。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1)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2)

“绥德自古多俊秀”是原全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笔迹刚健铁硬,功夫老道,是非常宝贵的书法艺术珍品。其词意更深远:绥德,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教育早兴,人文蔚起,英才辈出,俊彦迭现。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3)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4)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5)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6)

“延绥重镇”是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题词。绥德历为塞北军事要地,兵家必争。绥德城三面临水,易守难攻。兵家认为:要夺陕北,必先攻绥德,占据绥德,则陕北可控。由此可见绥德军事地位的重要性。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7)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8)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19)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0)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1)

“自强不息”是国民党陆军中将高桂滋所题。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2)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3)

“无定河桥”四个端庄的隶字,是汤恩伯的题词。汤于1936年任国民军13军军长驻防绥德,并和国民军84师师长高桂滋、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共同主持于绥德城东修建了无定河上第一座石拱大桥。此桥成为陕北的交通要道。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4)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5)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6)

“秦风汉韵”是全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题词。绥德继承秦风汉韵,女子风度高雅、风韵长存,男子气质典雅、风度翩翩。民风淳雅,石雕剪纸具有神韵。唢呐高亢乐韵,民歌悠扬音入韵声留韵,秧歌精彩形带韵步有韵。陈忠实对绥德的褒扬确实到位。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7)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8)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29)

摩崖石刻上题词的还有原中央委员、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原青海省委书记黄静波,解放军总参测绘局长、少将崔世芳,全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等。也有国民党蒋中正,五代华山名道士陈抟、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明代名道士张三丰等。影星唐国强、著名青年电影美术家霍廷霄等的题词也在摩崖石刻上展现。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30)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31)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32)

四大石雕之乡(34天下名州)(33)

绥德摩崖石刻的题词者兼涉古今,既有古代帝王将相、官员,也有革命领袖、党政军高级领导以及作家、书法家、艺术家和各界名人,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之称。绥德摩崖石刻不仅是一处靓丽的文化景观,更反映了绥德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