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倭刀流行甚至一度成为时尚的明代,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武艺家也以非凡的气度学习和接受倭刀,戚继光和程冲斗是那个时代的先行者,尤其是程冲斗,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那个时代倭刀的技术原貌或者说是中日刀法融会之后的技术形态。

苗刀一路分解动作(苗刀之步法)(1)

而在步法上,当时的武艺家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亦是倭刀的优势。当然倭刀的锋利和双手执握亦是鲜明的优点,而充沛的武士精神更是增加了刀的威力和杀伤力,所谓“刀好,人凶”。

戚继光对于倭刀的步法有着精到的描述:

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

程冲斗对于倭刀的步法更为细腻:

左右跳跃,奇诈诡秘。

随后他根据“浙人刘云峰”的传授之后,对于出刀的步法用了四个字:儇佻超距。

那么“儇佻”即是跃步和纵跳,不但步法轻快迅疾,距离远,而且灵活多变。

而另一位文人来自广东番禺的屈大均却是对于倭刀的形制和步法描述十分传神,马明达先生认为他可能学习了这种来自日本的“岛中之绝技”,和一般的文人笔墨有所不同。

屈大均的描述和戚继光还有程冲斗不同,前面两位武艺家描述的倭刀皆是“以双手用一刀”的单刀,而屈描述的则是双刀,即一长一短的刀法组合,是否和宫本武藏的“二刀流”相关,留待考证。

在屈大均对倭刀的描述中,显然是十分专业:

横行疾斗,飘忽如风。

蹲以为步,退以为伐。

而且在形容倭寇冲杀状态时用了一个词“豕突蟹奔”,我们从今天日本刀法的快速移动中依然可以看到这种“豕突”的影子,即埋头直往和毫无退缩的气势,我想应该是以“埋头刀势”或“入洞刀势”的步法进行“豕突”。而后面的“蟹奔”则是极为传神,在苗刀和独流通臂拳中亦有“蟹子步”的讲究,这种步法一是稳定,利于移动和纵跳,二是可以左右兼顾,同时利于快速出击和发力。

那么,这样的步法上的“蹲”和“退”还有“蟹奔”显然是为了配合双刀的刀法,即“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这样就可以理解了一长一短两把刀并非是像吴殳在《双刀歌》中所说的“用如一”,而是“左右并用”,同时做到“手眼清利身足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把刀的威力。

再读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他对于刀法中的步法表达亦是精辟,他所选用的步法有“浮步”、“跳步”和“踏步”等。

对比一下和苗刀中的步法,颇为有趣。

苗刀一路分解动作(苗刀之步法)(2)

我们且不说宫本武藏的“浮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形态,但从字面理解,“浮”带有“漂浮”之意,显然是在地面轻快移动,而且带有“飘忽”的意思,随机而动,刀无定势,和阿里的“蝴蝶步”颇有几分神似之处。

苗刀中用了劈挂拳的“拖拉步”和“拐子步”解决了移动的问题,尤其是“拐子步”在技术形态上和“蟹奔”有些相似,目的是“左右兼顾”,而“激绞连环步”的融入使得苗刀之步法变化上更加迅疾和灵便,亦有几分“豕突”的感觉,亦使得苗刀在冲杀中可以“通身如雪”,“无间可击”。

“蹲”和“退”,苗刀中则以身法和步法相融的方式来完成,身法上是来自独流通臂拳的”起伏拧转”,步法上则是有几分吴殳特别倚重的“蹲坐”,而且程冲斗用了一个极为传神的词——偷步,显然超过了简单的一个“退”。

当然,步法和身法一样,都是服务于刀法,目的是让刀法便捷轻快,迅猛凌厉,还是马明达先生的四个字更为精绝——漂疾湍悍。

故而,在苗刀的一路中,强调一步一刀,稳扎稳打,亦有变换,却是“谨遵倭法”中的智慧。

而“二路”则是步法灵活,迅疾多变,倏忽纵横,飘点拧转,尽显刀法之威仪与神意。

老先生说苗刀遇上了独流通臂拳的步法,乃天意,天作之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