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因斯坦(陈冠宇)

20世纪前的世界主流是“黄金分割”,它却经常在艺术评价美与不美当中作为和谐性的数学依据。不懂按这个比例做事的人估计不认识毕达哥拉斯吧,不过有点奇怪的是,“黄金分割”是欧洲人发明的,毕达哥拉斯是正宗的欧洲人,但是却在500年前,大概是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加工”后回传到欧洲,欧洲人开始喜欢了。后来意大利产生了很多高水平的美术家,如达芬奇创作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法国人哥特式(Goth)建筑,都在那个时代被“割”过的。

双象杀王口诀国际象棋(学术谈黄割和)(1)

蒙娜丽莎的脸符合黄金矩形

国际象棋进入学校教育也是快进入21世纪的事情,惯例上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生物、化学等课程都设有一名课代表,国际象棋是一种课程,就会有课代表的,我认为国际象棋属于体育,由体育课代表兼顾。国际象棋比“黄金分割”晚了一千年“问世”,也就是差不多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后,欧洲人创造了新规则并变成现在的形式,整整定型到今天没有变动过。国际象棋外观立体的棋子大小是根据“黄金比例”高度做成的。比如王和马、象放在一块,根据1:1.618的高度设计,怎么看都是赏心悦目的,如果王和后放在一块去看就显得不协调,按现在的话来说是没有“最萌身高差”。国际象棋拿出来摆摆看,之所以耐看是因为整个棋盘上的棋子有高有矮,高度都是根据黄金比例设计出来的(德国设计师迈克尔和安东·埃德尔也制作了类似多层蛋糕的瓷制棋子,把“王”或“后”放置在了高高的底座之上。由于这些精致的设计往往难以大规模生产,因此所存的版本尤其珍贵。)。那么数量内容上,黄金比例数字1.618与国际象棋关系非常密切,1,就是一个王的意思,另一个1是一个后的意思;6,六种棋子;8,八个兵。那么根据“黄金分割”的特点,国际象棋一个班,如果需要协调艺术和存在美,1个老师,1个课代表,6副棋或6个学生,8副棋或8个学生。

双象杀王口诀国际象棋(学术谈黄割和)(2)

马塞尔·杜尚和他设计的国际象棋

100年前意大利人发明了一种定理,这个定理不是什么白金定理,却以自己的名字称呼,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或者每一种事物越美,在一个领域当中会占有20%,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世界上最聪明的十个人,国际象棋强势占了两席,也就是20%。国际象棋换另一种说法是一个比谁犯错误少的智力运动,基本上谁犯错就会向一方倾斜,很难有翻盘的机会,遇到高手,棋盘上损失20%的力量,那么剩余的那部分是几乎没有用的。这个定理有另外一个通俗的名字叫“二八定律”。

双象杀王口诀国际象棋(学术谈黄割和)(3)

二八定理的图形

“二八现象”竟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在人力HR资源管理中,同样也遵循这个规律,20%是领导层,控制着80%的员工。下棋的时候,自己就是20%,80%是棋子,犯一次错这20%就是致命的。我们可以经过科学发现规律运用到国际象棋班级管理中,充分调动20%的精英力量,课代表就是这精英、用课代表的能量,让这20%的力量去影响80%的学生,以点带面,轻松管理。大概列举部分优秀的国际象棋课代表的做法如下:

一、课前

1.联系老师,落实上课准备的棋具,帮老师拿需要的资料;(课后拿走)

2.把上课同学需准备的物品写在黑板上;

3.老师来后提醒同学摆棋,确定两两对弈。

二、课中

1.协助老师并完成传帮带任务;

2.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同学参与课堂活动;

3.处理棋盘上突发事件和副裁判职责。

三、课后

1.督促同学清点统计棋子并核对(重点教会新同学摆棋子)

2.了解国际象棋的新闻并把重要信息提供给老师;

3.向老师反映作业难易程度;

4.在课后组织同学做题;

5.每星期查错题本、笔记本,并公示结果(优、良、差等);

6. 多与老师沟通新内容。

双象杀王口诀国际象棋(学术谈黄割和)(4)

棋子之间数学关系的距离美

课代表在国际象棋课程里不再是发作业、维持纪律的学生,在国际象棋课堂里,更多想大师兄/大师姐的辈分,只有不断培养好,才让学国际象棋的学生进步得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