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计划#户外有毒植物科普:梅豆角

小时候常见有毒植物(户外有毒植物科普)(1)

学名及别名:

梅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别名菜豆、芸豆、四季豆、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刀豆、架豆、肉豆、玉豆等。名称不一,成都本地称呼为四季(jī)豆儿。

小时候常见有毒植物(户外有毒植物科普)(2)

来源:

梅豆角系豆科-菜豆属植物之嫩豆荚,品种甚多,经调查西安市秋季,9-10月发生的豆角中毒以架生白梅豆为多,冬季1-2月发生中毒的多为矮生菜豆(Phaseolus humilis Hassk)。

小时候常见有毒植物(户外有毒植物科普)(3)

成分:

中毒之梅豆角样品检查,皂素反应呈阳性。益可入药: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内服:煎汤,15~30克;或入丸、散。

小时候常见有毒植物(户外有毒植物科普)(4)

毒理作用:

梅豆角中毒问题,就已有资料综合,多认为各种菜豆均含豆素(Phasin),系一种有毒蛋白质,经长时间煮沸可遭致破坏,其鲜品或未经煮熟的则能引起恶心呕吐,及出血性肠炎。还认为此种植物性毒蛋白,一部分凝聚血球,另一部分则可溶解血球,还可以引起免疫现象。有人认为上述有溶血作用的物质,可能即是溶血性皂素。而从发生中毒的菜豆中已检出皂素反应阳性,故此类食物,如食前未充分煮熟破坏,进入消化道后,即会引起粘膜刺激症状,如唾液分泌,胃液分泌增多,肠胃蠕动增强,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方面,主要见引起头晕。其中毒发病急,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小时候常见有毒植物(户外有毒植物科普)(5)

临床中毒表现:

一般都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部分病人还见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悲痛、畏寒等。

血象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中毒反应轻者一天内症状可消失,少数患者在两天以上。中毒预后,一般均良好,尚未见有死亡病例的报导。

小时候常见有毒植物(户外有毒植物科普)(6)

急救处理:

急性中毒出现症状时,先催吐、继而灌肠,尽可能减少毒物的吸收,再视病情需要可给予补液,或对症治疗。

PS:预防

①注意,不吃已经有霉坏的豆角;

②梅豆角应炒或煮熟,使之变色,已无哭硬感,使毒素充分破坏后才食用。这样可以防止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