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文明里,明朝不算一个很牛的朝代,但却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朝代。明朝有很多牛人,王阳明、于谦、解缙、张居正、刘伯温,个个都不简单,本期要和大家说的就是这刘伯温。

刘伯温背图内容(刘伯温年轻时赏姜太公钓鱼图)(1)

民间一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可见在世人眼中刘伯温是如神一般地存在着。刘伯温是大明王朝的第一谋臣,以神机妙算著称。他出生于浙江的武阳村,12岁考中秀才,17岁时就已经对诸子百家无一不通,后来更是潜心钻研天文和数学,这为他将来的出仕打下了基础。

在诗词领域,刘伯温也颇有建树,一生写下了不少诗词作品,其中不乏经典。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刘伯温年轻时的一首题画诗,诗名《题太公钓渭图》。据《金元明清词选》记载当时年轻的刘伯温和众多才子们一起赏着一幅姜太公钓鱼图,并随手在画上写下了这首妙诗,众人读完无不叫绝。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刘伯温背图内容(刘伯温年轻时赏姜太公钓鱼图)(2)

《题太公钓渭图》

明.刘伯温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刘伯温就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联“璇室群酣夜”写的是纣王的昏庸,当纣王在歌舞升平时,姜太公正璜溪独钓。这两句不但交代了姜太公当年隐居时的时局,也表明了君子不与昏君为伍的清高。

刘伯温背图内容(刘伯温年轻时赏姜太公钓鱼图)(3)

次联写的是姜太公当时的心态,把富贵当成浮去,须眉间藏着流水般的淡泊。以“浮云”对“流水”,以“富贵”对“须眉”,不但对仗工整,而且颇有新意。看得出来年纪不大的刘伯温对姜太公是充满了敬意。他以姜太公为自比,也透露出一股少年的自信之气。

颈联“偶应非熊兆”是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周文王出行打猎时,有人给个占了一把,称他此次会有大的收获。但这个收获不是打到了熊虎之类的猛兽,而是会有奇才相佐。后一句“尊为帝者师”是指姜公后来受到重用,周文王以他为师。

刘伯温背图内容(刘伯温年轻时赏姜太公钓鱼图)(4)

cloud - sky

最后的落笔,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轩为车,裳为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姜太公的境遇看起来很奇幻,但一切都是如轩裳般自然,像他这样的金子不论藏得多深最后都会有用武之地的。在众人面前写这样的诗,其实就是在告诉所有人:我刘伯温也有一样的才学,虽然现在没有受到重用,但总会有闪光时。

刘伯温背图内容(刘伯温年轻时赏姜太公钓鱼图)(5)

纵观这首诗,其实写得并不复杂,结构和意思也简单明了。但诗人仅是看着一幅画,就能将画中景和自己的志向融为一体,看似句句在写画中人,却又句句在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令人佩服不已。可惜这幅姜太公钓鱼图没能流传下来,不然我们还能一览刘伯温的真迹。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