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鲸漫君十年前完结的推理悬疑漫画神作《死亡笔记》的影响可以说至今仍未退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死亡笔记夜神月名场面?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死亡笔记夜神月名场面(死亡笔记电影里夜神月死于刻板的东方文化)

死亡笔记夜神月名场面

文/鲸漫君

十年前完结的推理悬疑漫画神作《死亡笔记》的影响可以说至今仍未退散。

这或许是因为故事本身已经超越了推理悬疑题材框架与二次元形象设定的范畴,折射出了我们这颗星球上起起落落的文明社会中所存在的“善恶是非”观念的模糊界限,世人有时只能“两恶相权取其轻”,抑或难以做出抉择,唯有任其发生而不闻不问。

《死亡笔记》最近一次的冲击辐射来自美国Netflix在去年夏天推出的同名美国版漫改电影。相较于日本2006年版推出的上、下篇漫改电影,这一版的电影早已脱胎于原著漫画以及日版电影,它只抽取了故事最精髓的部分“死亡笔记本(道具与使用规则)、死神琉克、三大主角人设(夜神月、L、弥海砂)”,并重构了一个全新的恐怖悬疑犯罪故事。

虽然这部影片的评价在IMDB、豆瓣等平台上评价不高,但相信大部分点评的观众都是曾受日版漫画、动画和电影版熏陶过的二次元人群,加之又比较年轻,恐怕仍未能突破“次元壁垒”,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新版的电影。

实际上,鲸漫君看了这版后却觉得,老美版的《死亡笔记》不仅突破了“次元壁”,能令从未接触过《死亡笔记》日版原著和电影的年轻观众,乃至被成年观众所接受,更拍出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用一句话来评价的话,那就是——

“夜神月在东方文化的语境里被杀死了,但在西方文化的语境里却得到了重生,抑或根本就没有死!”

在日版原著漫画与电影里,主角夜神月获得笔记能力即对罪犯实施“私刑”制裁,这既违反了普世的“法律”规则体系,又有悖于东方儒家文化潜意识里的“仁爱宽恕”原则,再加上他不断利用身边对他有好感者、崇拜者去实施“恶(被扭曲的极端正义)”的行为,试图在L君与警方的围追堵截下,盘活自己的死局。

最终,阿月还是死了,甚至相较于原著漫画还死在了L君之前。然而,令人困惑是,故事开初探讨的“谁是正义”问题,到最后竟变为分别代表各自不同“正义理念”(阿月认为“神力即为正义化身”,L君认为“社会准则程序正义”)的两个卫道士因“正义的内斗”而双双死亡——于是,这个世界上与“邪恶”作战的力量被重重削弱了,默然存在于世的邪恶却变得又强大了……

实际上,无论是日版漫画、动画,还是真人电影,都在本作的立意取舍上显得模棱两可,最后给出了一个既不皆大欢喜,又无法令人满意的答案。

回过头来看美版电影,与故作深奥、立场不坚的东方文化不同,美版电影给出的态度更加清晰,也更显“人性”,那就是电影主旨没有对特纳(夜神月人设)一角宣判死刑,小黑(L君人设)在得知特纳为“基拉”真相后也没有死。

美版电影的结局是一个既在悬疑推理上烧脑,又在主旨立意上明晰的开放式结局。

电影中特纳与小黑在街头追逐的一段戏中,特纳曾故意透露给小黑真相就在一本“数学微积分笔记”里/于是到了影片尾声,小黑不顾已遭停职破案行为的上司口头警告、私下来返回撞破特纳家的大门(在无逮捕令情况下私闯民宅已属犯罪),翻出了微积分笔记里的一页“死亡笔记残页”,上面密密码码写着曾遭阿月制裁死亡的罪犯名字,小黑这一刻终于明白特纳是如何杀人的了。

而当他拿起笔并盯着台桌上特纳的照片时,他的内心是动摇的,因为一旦他写下对方的名字——岂不是一个“基拉”死了,又一个越过“正义程序”用私刑制裁“罪犯夜神月”的“新基拉”诞生了?这让信仰“法律程序正义”的小黑L君如何是好呢……这一幕逻辑上的烧脑梗相当耐人寻味。

另一方面,美版电影无疑也给西方文化语境里的“夜神月”特纳一条活路!他既没有死,甚至重获了“死亡笔记”,因此仍然是制裁邪恶之徒的“基拉”大神。

这一结局显示本地化后的美版电影,显然更懂得把握西方文化语境下的观众心态和主流文化意识,它得益于西方《圣经》文化中留下的一条千百年来惩戒恶人时常被提及的人性观念信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出自《旧约全书·申命记》)。

由此看来,《死亡笔记》两版电影里不同结局的背后均所反映的是各自不同的主流文化意识。

最后,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无论是遵从内心绝对正义的“基拉”夜神月,还是遵从执行法律程序正义的L君,这两类人在现实中永远都不可或缺。因为一旦没有他们,那邪恶势力就会对这个世界得逞,从此新世界的大门就再也不会开启了……

文/鲸漫君,未经“鲸娱动漫”授权允许,禁止一切转载。

【鲸娱动漫】最懂你的二次元宇宙

订阅小鲸,为你精选二次元内容。

期待各位点赞、分享,留下神点评,让更多人为你的情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