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1)

步骤1:图上作业(布局优化)

核心要点:精益布局规划、车间连线、设备连线、减少搬运、一个流。

企业在开展5S管理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布局的问题,要从精益布局的角度来考虑车间、设备、物品放置的合理性。布局是一个组织为实现其工作目标、效益最大化,对其工艺、部门、设施设备和工作区进行的规划和实际定位、定置。所谓“结构决定功能”,每一种产品由于产品设计结构的差别,所具备的功能也不一样。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架构,就不会具备相应的业务功能,达不到相应的效率和相应的产出效益。因此,工厂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就不可能造就高效的生产系统。精益工厂布局是指从产品、人、机、料、法、环、管理等方面,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设计企业内部布局,使企业布局具有前瞻性、流动性、柔性、安全性等优点,确保物流顺畅,搬运距离最小,空间充分被利用等精益原则的布局方法。

精益工厂布局能够做到生产车间各单位的使用面积最大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优化作业之间的关系。例如把关系紧密的作业单位尽可能地安排在一起,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能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在时间上缩短生产周期,空间上减少占地,物料上减少停留,才能减少投入,降低运行费用。在布局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合理预留发展空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改建与扩建。刘老师的另外一本书籍《200张图表学精益管理》里面有对精益布局进行详细的说明。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2)

步骤2:培训5S(整理、整顿、清扫)

核心要点:先培训从认知层面打通改变的意愿。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3)

在开展5S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分开进行培训。首先,中层管理干部先进行培训一次,让管理干部认知5S管理实施的好处与经营业绩的关系;其次,班组长和一线员工一起进行培训一次,要让全员对5S管理有一个新的认知,尤其是一线员工在接受5S管理知识的时候,必须要让员工将他们日常工作过程中的负担、不满意的地方提出来,这些地方就是5S开展的重点工作。将员工的负担、不满意的地方整改之后,由一些员工带动另外一些员工开展5S,这样5S管理活动就能持续开展下去,由积极份子带动中立份子,中立份子变成积极份子,由中立份子带动消极份子,最后演变成全员开展5S管理活动,这样的5S管理活动才是成功的5S活动。

步骤3:红牌作战

核心要点:从主动性层面解决三现主义认识问题。

红牌作战是一个主动发现问题的工具,通过红牌作战活动让全员参与5S活动中来,去触摸现场物品、设备、工具,提升全员现场问题的意识。在刚开始推行红牌作战的时候,一定要将红牌贴的方式、红牌填写的要求和员工讲解清楚,让员工能够清楚的认识贴红牌能够提升大家的问题意识,当员工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红牌作战意味着初步成功了。

在红牌作战的时候,一定要输出2个表单,分别是《不要物清单》和《两源清单》,《不要物清单》是针对5S管理中的“整理”活动遗留下来的物品进行张贴的对象,通过《不要物清单》消除不要的物品,确保现场留下来的都是必需品。《两源清单》是针对设备开展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设备的清扫、加油、点检的困难源和污染、不良、故障的发生源。通过《两源清单》解决设备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产品不良、设备泄露等问题。《不要物清单》和《两源清单》里面的内容恰恰就是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的不满、负担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4)

步骤4:制定计划

核心要点:时间把控、团队协作、目标达成、过程管控。

通过红牌作战贴出来很多的问题点,这些问题点就是接下来以组为单位进行全员改善的内容。通过制定计划,让班组长学习掌握甘特图制作的核心内容和转动PDCA的逻辑,培育班组长制定计划的能力。一个完整的计划能够显现出班组长日常工作安排的是否恰当。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5)

步骤5:会议发布

核心要点:时间把控、团队协作、目标达成、过程管控。

在红牌张贴之后,针对红牌的内容要进行发表,在会议中讲解贴红牌的数量、类别,通过会议发布,锻炼班组长核心的登台演讲能力和快速总结能力。通过红牌,也可以看出班组长对现场问题的掌握程度。会议发布要体现全员贴红牌的数量、体现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对于贴红牌的数量是否达成,要进行说明。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6)

步骤6:改善实施

核心要点:浪费排除、效率提升、品质改善。

在开展现场改善的时候,一切的5S改善活动都要和浪费、效率、品质改善等挂钩,要让员工和公司高层都必须了解到现场开展的5S改善活动是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的,是能够真实的计算出效益的,这样员工的参与度才会更高,高层的支持度也会更高。当一切的5S改善活动都是以效率、品质为基调的时候,改善的收益、改善的氛围、改善的成果才会越来越大。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7)

步骤7:整理清扫基准

核心要点:标准我拟定、标准我执行、标准我改善。

通过贴红牌,贴出问题,整改问题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改善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标准拟定,在拟定标准的时候,这个标准是谁负责拟定呢?可能有人说是IE工程师进行拟定或者车间主管进行拟定,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标准的拟定是由区域的责任人进行拟定的,也就是现场负责的班组长进行拟定的,只有自己拟定的标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去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依据工作中变化的环境,持续的优化标准,这样的整理清扫基准才能够实施下去。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8)

步骤8:5S责任地图

核心要点:明确区域 、明确责任 、明确标准。

5S责任地图的意思就是这个区域是谁负责的问题,一般在改善实施标准拟定之后,要将车间的每一块区域都拟定好负责人,无责任不承担,只有给响应的区域赋予一定的责任人后,责任人才有意识去维护好自己负责区域的现场管理。也只有这样,5S管理活动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在5S责任地图划分的时候,切记一定不要遗漏公司的任何一个角落,因为公司的任何一个角度都需要开展5S改善活动。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9)

步骤9:5S稽核检查

核心要点:明确检查的重要性,明确评比的重要性。

拟定了责任地图之后,如果缺乏一定的检查评比机制的话,即使确定了区域责任,也难以按照标准进行维持。美国IBM公司总裁郭士纳曾说:“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检查与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只检不考,缺乏力度;只考不检,失去行使依据。强有力的检查与考核。是推进企业5S管理执行力的锐利武器。同时,检查又是考核的基础,为考核提供了信息和数据,为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提供事实依据。员工永远只会做检查的事情,嘴上要求万遍,不如行动检查一遍,没有检查,就没有现场5S改善的执行力。

在5S稽核检查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好检查的频率,前期可以每天都检查,规定好时间进行检查,后期可以2-3天检查一次,采取突击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检查后的内容进行汇总,并及时的进行公示。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10)

步骤10:5S会议召开

核心要点:会议定时召开、会议问题展示、问题持续改善。

前期依据5S检查的标准和检查的频率进行检查后,每个月要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的内容是上个月各个区域5S管理维持的结果,反思的是有多少个标准不能够被维持,需要进行改进。针对连续扣分的现场问点,班组长要拟定改善措施与计划,彻底解决遗漏的问题点,帮助员工从困惑中解救出来。

日常生活中的精益5s管理(精益思维下开展5S的十大步骤)(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