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1)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70周年了,现如今的中国已经和70年前的中国大不相同,人民幸福安康,经济欣欣向荣。越来越多的的人在自身经济情况充裕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捐款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各种各样的慈善机构、捐款组织如雨后春笋。而今天要提的这位,相信众学子一定听过他的名字,那就是邵逸夫

邵逸夫出生于上海,后迁居于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也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和慈善家。从1985年开始,到2014年邵逸夫逝世,在此期间,邵逸夫曾捐款金额达到47.5亿港元,慈善事务超1000亿港元。捐赠的教学楼就有6000多座,但后人却在某些教学楼上发现邵逸夫的"逸"少了一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2)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对于慈善的捐赠却无人可及。邵逸夫是在晚年时才开始他的慈善事业,而且在香港,邵逸夫的"小气"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到就是这样一个"吝啬"的人,对于公益事业的奉献确实无人能及的。

家道,另辟蹊径,与家中兄弟一起闯娱乐圈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点在邵逸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见证。早些年的时候,邵氏家族也是一个兴盛的家族,然而在邵逸夫成年之际却衰落了。邵逸夫也在兄长的带领下走上了娱乐圈的道路。

事实见证,邵逸夫确实有一定的潜质。1932年,有邵逸夫制作和导演的有声电影《白金龙》使他成为了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在电影的制作上他亦有着独到的见地。他在娱乐圈中如鱼得水,邵氏兄弟拍摄的一千多部电影不仅让公司在香港电影届了地位,捧红了一大批明星,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青春回忆。

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3)

突如其来的一件事,引起了邵逸夫对人生的思索

事业上的成功是邵逸夫做慈善事业的一个基石,而三哥邵山客的经历则是点醒了邵逸夫。众所周知,邵逸夫并不是一个"慷慨"的人,邵逸夫小气的名声在香港街人尽皆知。例如他说的20元100个的生煎包不如食堂一毛钱一个的馒头、给养老院寄500港元支票反被退回、还有给公司旗下艺人的片酬过低导致艺人纷纷出走等等一系列的事迹。

就在1983年时,邵逸夫的三哥患了中风,药石无医,只能简单靠一些药物维持生命。邵逸夫看到三哥的这番景象心中对人生有读无限的感慨,而且当他知道邵山客在新加坡对员工的作为后就决心走一个与三哥不同的人生路。同年,邵逸夫创立了"邵氏基金会",长此以往,对文化、医疗、科技等提供慈善帮助。

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4)

为保护敦煌画展他捐款1000万元,在故乡宁波出资建造的图书馆、教学楼、剧院已经医院都还屹立。邵逸夫不仅仅在教育上、科技上、医疗上投资颇多,在灾难来临之时,邵逸夫也当仁不让。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款了一亿港元,2013年雅安地震他亦同样捐款了一亿港元。

1966年,香港红十字会面临资金匮乏又没有足够血源的危机,在组委会委员都十分绝望之际,有人提议请邵逸夫进行帮忙。邵逸夫确实不负众望,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了一场电影慈善首映晚会,当晚募集的资金就解决了红十字会的资金问题

为了解决血源问题,邵逸夫发动身边的朋友,亲人,下属加入到献血队伍中去,改变了大部分人传统的思想观念。1983年,为传扬邵逸夫的人道主义精神,英国红十字会向他颁发了"女皇荣誉奖章"

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5)

就是这样一位说吝啬却又格外仁慈的邵逸夫,用自己的影响力日积月累的慈善事业做出贡献。但是却出现了教学楼字少一个点的问题,按道理来说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的,究竟是因为什么导致这一点少了的呢?有人耐不住好奇心便去问了邵逸夫。

原来,那些少了一点的教学楼并不是全资由邵逸夫兴建的。邵逸夫在资助兴建教学楼时都是捐赠固定数额资金的,但如果兴建之中超出了邵逸夫的捐赠金额,那么就会由一些其他组织或机构进行补充。

但是这样一来,这些教学楼不能算是完全由邵逸夫捐赠并兴建的,因此邵逸夫在得知此事后就向各地的学校提议,以后不是全资由他兴建的教学楼,不能以"逸夫楼"冠名,因此各地学校就想出了在"逸"字上少一点的想法,这也得到了邵逸夫的同意。

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6)

赠他人以玫瑰,手留其芬芳

邵逸夫的后半生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一直让后人所传扬。在1990年时,中国科学院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以此纪念邵逸夫在科学教育上面的功效,而且邵逸夫创立的"邵逸夫奖"至今仍然为广大学子提供资助。

邵逸夫的后半生可以说就是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实写照了吧。在2014年,邵逸夫去世后,主席也曾寄语表达对邵逸夫的哀悼。在邵逸夫的追思会上,梁振英、杨振宁、刘德华、张学友等各界人士也纷纷到场表达追思。

邵逸夫的前半生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后半生不遗余力地造福于公益,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科技、教育、医疗多方面的步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正是邵逸夫这样的人为新中国的迅速成长注入了活力。大丈夫贵兼济,或许说的正是邵逸夫的这种情怀吧。

邵逸夫为什么捐造逸夫楼(邵逸夫捐6000多座逸夫楼)(7)

像邵逸夫一般致力于慈善的人从来都不止一人,亦如现在娱乐圈中的韩红,韩红慈善基金会做出的公益也不在少数,每次灾难降临之时,韩红总是第一时间筹集基金物资,送往困难地区。

邵逸夫逝去了,但慈善的心一直在感染着他人。

往期精选:

17年前,那个生完孩子“一夜变老”的80后女孩,如今过得好吗?

史上最强越狱之王!给他一碗味噌汤,他就能原地消失

"中国辣王"李永志,一天吃5斤辣椒还配白酒、大蒜,如今身体咋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