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网络

魏晋至隋唐著名大族有哪些(魏晋至隋唐著名大族)(1)

赵郡李氏,赵郡李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是广武君李左车的后代西晋时期,左车十七世孙 司农丞李楷定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 后世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支系 ,族人活跃于赵郡诸县(平棘、高邑、柏人、元氏、赞皇、栾城、临城等地)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 ,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 ,共有9人出任宰相 ,唐末五代走向衰落族源

赵郡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

李牧是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中最为杰出的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作为赵相,他足智多谋,治国有方,又长于用兵,抵匈奴,打东胡,屡有战功,甚得军心。

多次率军伐燕破秦,使秦国不敢轻易侵伐赵国。

公元前233年(肥之战)与前232年(番吾之战),李牧两次大破秦军。

秦国惧怕李牧,就收买赵王嬖臣郭开,诬陷李牧造反,赵王迁优柔寡断,听信谗言,终于在公元前229年杀害了李牧。

李牧一死,秦始皇的大将王翦立刻率大军消灭了赵国,可见李牧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牧战绩卓越,有着崇高的威望,被后世赵郡李氏族人尊为先祖。

一世祖

李楷,字雄方,为李牧后人李左车的十七世孙

在西晋先后任司农丞、治书侍御史

时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自称皇帝,引起宗室诸王的兵讨,战乱空前。李楷为避战乱,带领全家徙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

即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述赵郡李氏旧宅所在,亦称“三祖宅巷”

郡望

赵郡李氏祖居平棘县,属赵郡管辖,因西晋李楷居平棘南时,此地依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赵国,所以赵郡李氏的后人也常称为“赵国李氏”,即沿用士族形成初期祖居之地的区划名称做为籍贯

《北朝赵郡李氏的迁徙分布及其与李唐先世之关系》中的考证 ,北朝时赵郡李氏以平棘县为主轴,不断向西南太行山麓周围各地辐射,先后迁徙到柏仁、元氏、高邑、赞皇等县,呈扇形分布状态,宗族庞大,支系繁盛,如《北史》记载:“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

张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赵郡李氏活动略论》指出:“在北朝和隋唐前期,赵郡李氏家族势力始终盘踞周旋在赵郡常山一带,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房支

李楷定居赵郡常山平棘后,生有五子

李辑

李晃

李棨

李劲

李睿

后来五个兄弟分居

老五李睿的儿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东

老四李劲的儿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棨一家,居住在巷西

老大李辑与老二李晃两房子孙,则南徙故垒

以此三个方位,将赵郡李氏分为三大支系。

定著房

赵郡李氏定著六房

一曰南祖

二曰东祖

三曰西祖

四曰辽东

五曰江夏

六曰汉中

宰相十七人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 ,赵郡李氏东、南、西三祖为西晋李楷的后人,都被列入禁婚家的范畴,博文约礼,门第清华,冠于卿族。

魏晋至隋唐著名大族有哪些(魏晋至隋唐著名大族)(2)

唐朝宰相

李绛,出自东祖,唐宪宗宰相

李珏,出自东祖,唐文宗宰相

李藩,出自南祖,唐宪宗宰相

李固言,出自南祖,唐武宗宰相

李怀远,出自西祖,唐中宗宰相

李游道,出自南祖,武则天宰相

李吉甫,出自西祖,唐宪宗宰相

李峤,出自东祖,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宰相

李德裕,出自西祖,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魏晋至隋唐著名大族有哪些(魏晋至隋唐著名大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