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振捣工艺

混凝土振捣作业做不好的话,混凝土结构就会因为振捣不匀、漏振等原因,出现面层疏松、缺损、露筋或裂缝等情况,造成构件断面的削弱,降低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另外,使得外部的水分和气体很容易侵入内部腐蚀钢筋,导致结构过早地破坏。

振捣没做好而导致的蜂窝麻面实例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1)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2)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混凝土振捣器就是机械化捣实混凝土的机具。混凝土振捣器主要有四种: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振动台。

1、内部振动器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3)

2、表面振动器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4)

3、外部振动器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5)

4、振动台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6)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外部振动器和振动台使用比较少,本文仅针对工地上常用的内部振动器和表面振动器进行介绍。

1 内部振动器

内部振动器也叫“振捣棒”,可以插入到浇筑混凝土的内部进行振捣,使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使用最普遍的工具。振捣棒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柱、梁、墙、厚度较大的板、预制构件等。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7)

“振捣棒”又分为偏心式和行星式两种方式:前者是利用振捣棒中心安装的具有偏心质量的转轴,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轴承传递给振捣壳体,从而使振捣棒产生圆周振动;后者是利用振捣棒中一端空悬的转轴,在它旋转时,其下垂端的圆锥部分沿棒壳内的圆锥面滚动,从而形成滚动体的行星运动以驱动棒体产生圆周振动。

混凝土振捣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8)

操作工艺要点:

1.振捣方法有垂直振捣(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和斜向振捣(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两种。

2.振捣棒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3.对于硬性混凝土,有的时候还要在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将振捣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

4.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为抽动,宜使上下振捣均匀。

5.混凝土分层灌注时,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10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6.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现场,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小于10s,但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7.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以采用行列式和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8.振捣棒使用时,振捣棒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0.7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吊环、预埋件等。

2 表面振动器

1.表面振动器在每一个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连续振动时间为25-40s,但是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2.移动时应成排依此振动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3-5cm,防止漏振。

3.表面式振捣器的作用厚度有限,一般来讲,无筋或单筋平板的有效厚度为20cm,在双筋平板中有效厚度大约为12cm。

4.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可采用两台振动器,以同一方向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混凝土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