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君最近看乾隆的后宫看腻了,打算来看看我们圣祖爷的后宫情况;虽然都是清朝皇帝,但是对待后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从上一篇文章中,蛋蛋君对翊坤宫住过的女子颇感兴趣,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翊坤宫曾经的一位主人--宜妃。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1)

《康熙王朝》

康熙朝的宜妃,最为人熟知的形象大概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那位了~~那在剧中,宜妃是深受宠爱,康熙走哪都带着她,能不受宠吗?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圣祖甚爱

宜妃,郭络罗氏。满洲 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子。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册郭络罗氏为宜嫔,"圣祖甚爱之" 。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2)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

以上是宜妃的一段简单背景描述,因为清朝圣祖其实也只是入关的第二位皇帝而已,且他爹顺治24岁就死了,也没多少年,等到他的时候其实还处于清初期平定天下的时期,相对于乾隆时期比较完善的后宫制度来说,康熙朝也是比较粗略的,至少前期比较简单;

我们先来看下咱们的圣祖爷有多少后妃,史学家都没有具体的给出答案。根据《康熙全传》中的记载,册封的后妃在册的67人,贵人以上者49位,而那些身份比较低的如答应之流200余人。(蛋蛋:啊,真是后宫佳丽三千啊!!皇上你要偏偏宠我一人啊~~)

咱们就别看那几百人了,光贵人以上49位,这竞争力度绝对大过最近的大猪蹄子乾隆的后宫。

那么宜妃,在这众多后妃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3)

《清史稿》对宜妃深受康熙帝宠爱亦有记载:"圣祖甚爱之",在《永宪录》中亦同有记载:"眷顾最深"。

很明显了,既然都可以被史官以文字记录皇帝很喜欢的,那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宜妃生平,翊坤主位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4)

《寂寞空庭春欲晚》

已知清朝三年一选秀,康熙四年册封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应该在同一年也选了一些秀女入宫,与之一起入宫的康熙早期妃嫔可能也比较少,因为皇帝也不大嘛,后来的孝昭皇后可能在此时入宫;那按照三年的规律,应该康熙七年、十年、十三年都会选秀;已知在康熙九年就有皇子承庆出生,生母为惠妃,那么惠妃很可能在七年就入宫了;按照宜妃在康熙十六年册封为嫔,看宜妃的出身背景也不是特别高,不会一入宫就是嫔,则有可能是在康熙十三年左右的时间入宫的。

我们再看一下康熙的册封,其实康熙特别喜欢大批量的集体加薪;例如康熙十六年大封后宫;康熙二十年大封后宫;康熙三十九年大封后宫;康熙五十七年大封后宫;那么在这些年份里,有没有宜妃呢?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是康熙册封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的日子,连带着他封了七个嫔,宜妃也在其中之一,但排名是第六。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玄烨派遣尚书吴正治 、侍郎额星格等人,持节授册,封李氏为 安嫔 、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 赫舍里氏为僖嫔 。这7位女子是康熙朝皇后、贵妃以下最早受封的后宫主位。

以上是七嫔的排名顺序,而已知安嫔在康熙四年就入宫了,且安嫔李氏是汉将抚西额驸李永芳 的孙女,身份贵重(这个以后说),按照资历与身份位居当时的七嫔之首,敬嫔王佳氏是护军参领华善之女,为第二位嫔位;这两位可能都是因为身份和年资的关系排名靠前,而且在此之后她们很神奇的在历史上消失了,就是说后续一直没有生育,但也没有死后下葬的记录,就这样凭空消失了;接下来的董氏、马佳氏、那拉氏三位都有生育过了,之后第六位就是还没有生育的宜嫔郭络罗氏以及赫舍里氏僖嫔;所以六七两位很可能就是康熙自身还比较喜欢中意的后妃。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5)

《寂寞空庭春欲晚》

自此,宜嫔入住翊坤宫,且是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位,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有近半个世纪之久。康熙皇帝出征在外时,会命人向翊坤宫书信报平安,还会捎回当地特产,这虽不是独一份的恩宠,但在后宫妃嫔里也不多见。

后妃姐妹花

康熙朝的后妃群里比较出名的还有姐妹同为后妃的案例,比如孝诚仁皇后和平妃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与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比如孝懿仁皇后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最后一对就是宜妃和郭贵人郭络罗氏;

宜妃姐妹虽然同为康熙后妃,但从晋封的程度看来,宜妃陪伴康熙的时间更长,也可能更得圣心,但在姐妹入宫的前期,两姐妹也都比较受宠的,因为宜妃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在嫔位上生了第一个孩子,同年妹妹也生下了皇四女;之后康熙二十二年姐妹两又同年生了孩子,可以说康熙那时候对两姐妹可能都还不错,但妹妹终其一生都是贵人,哪怕在她生育皇四女之后的康熙二十年大封中也没有她,可能说明康熙更喜欢姐姐一些,且后来的记载也不甚详细,很有可能是早逝了有关系;

而宜妃则更为幸运,如果从生孩子的角度来说,她接连生子,且各个都是皇子也是非常厉害的了。

接连生子,圣祖爱妾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四,生皇五子胤祺。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晋封为宜妃,在四妃中居位第二,仅次于惠妃 。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子胤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皇十一子胤禌。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6)

皇九子

宜妃本身就比较受宠,且接连生子,自家妹妹同年生子也没有在康熙二十年大封时获得什么别的晋封;自己却在生了皇五子之后两年就晋封为妃,排名仅此于资历较深,且生育皇长子的惠妃之后,居住所在又是意味辅佐之意的翊坤宫内,可以说宜妃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了。

接下来康熙二十二年,重要的皇九子出生了。那么在这些年里,除了四妃之外,还有就是当时为皇贵妃的孝懿仁皇后,以及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应该是这两位出身世家的妃嫔在打理后宫,那么一直到康熙三十三年,这两位都过世不在了,那么后宫事务有谁处理呢?

康熙三十五年,曾给自己的后妃写过书信,他在书信中排列他的后妃的顺序为: 延禧宫妃、翊坤宫妃、永和宫妃及钟粹宫妃。根据四妃的排位顺序"惠宜德荣",惠妃居首,康熙帝又是个严格按照长幼、地位高低排位来书写的人,因此可以推断惠妃在康熙朝居延禧宫,荣妃为钟粹宫 妃。

又令延禧宫妃为当时随扈出征的年轻低级嫔妃徐常在等人制作衣物,那么可以判断出惠妃当是后宫中主事的后妃,再加上她是皇长子生母,年纪资历家世亦深厚,因此在后宫中地位较高。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也没有其他的贵妃,应该是由四妃之首的惠妃主理后宫事务,而宜妃呢?

另外康熙帝在三十五年的信里,曾点名给延禧宫妃、翊坤宫妃(宜妃)宫里赠送小礼物,可见康熙帝对这两名后妃的眷顾。

那么惠妃很可能是在代行管理后宫之职收到康熙的眷顾,而宜妃则真的比较像是宠妃的一种存在。

九子夺嫡,结局惨淡

康熙晚年时期九子夺嫡事件非常轰动,且党派之争剧烈,而皇九子就是作为八爷党,最后大家也都清楚,皇四子雍正继位,雍正帝最终将胤禟革除宗籍,改名为塞斯黑(满语,讨厌的人)后赐死。最后宜妃是胤禛政敌生母,又值病重无法行走,便命人抬着她乘软榻奔丧,雍正帝因此乘机斥责宜妃乘软榻出席举哀。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7)

大事方出,朕悲痛切至,心神恍惚,仪文所在,未曾传知。但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挟腋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此等处,尔总管理当禀阻,乃并无一言道及,亦难免罪。朕若不传,恐于国体乖违,所关重大。自传之后,若仍前不改,定按国法治尔等之罪。

上述为雍正继位时对宜妃乘软榻出席举哀之事不满苛责的原文记载。

宜妃作为雍正帝政敌胤禟生母,雍正帝及日后乾隆帝在尊封先朝妃嫔为太妃时,都将宜妃排除在外。康熙晚年,其实就有后妃随成年皇子居住的恩赏,雍正元年(1723年)宜妃迁居儿子胤祺府邸。雍正四年(1726年),宜妃目睹了自己的次子胤禟圈禁而死。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长子胤祺病死,自己又一回白发人送黑发人,至此,宜妃所有的儿子都已离开了自己。(小儿子年仅12岁就夭亡了),所以宜妃在郁郁寡欢中熬过了一年,雍正十一年八月,郁郁而终。

曾经在康熙朝宠眷优渥的宜妃,晚年生活并不如意,最终凄惨落幕。

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到底好不好(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妃真的深受康熙的宠爱吗)(8)

康熙画像

(蛋蛋说:感觉住过翊坤宫的都是前面受宠,结局惨淡,有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