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1)

秦岭终南山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背靠这座福地,古代的长安、现在的西安,有着令人艳羡的自然禀赋,而温泉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八水绕长安”让西安这座古城灵动而活跃,那么那一眼眼温泉就让西安温润而更有活力,更能被人们称为“福地”。一年四季,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把自己浸泡在温泉中,洗去一身的尘埃与疲惫,满血复活。

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2)

在西安的众多温泉中,以临潼骊山华清池温泉最为有名。华清池温泉共有4处泉源,在一石券洞内,现有的圆形水池,半径约1米,水清澈见底,蒸汽徐升,脚下暗道潺潺有声,温泉出水量每小时达113吨,水无色透明,水温常年稳定在43℃左右。四处水源眼中的一处发现于西周时期,其中三处是解放后开发的。

追溯历史,6000多年前姜寨先民就在此聚集生活。西周末年周幽王建骊宫,沐浴处“上无尺栋,下无环墙”,以树为篱,以竹为扉,昂首见星辰,名曰“星辰汤”;秦始皇“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别苑;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并亲书“温泉铭”以记之;唐玄宗更是“修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定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3)

唐朝皇家对于温泉沐浴更是十分讲究,不同品级的王公大臣、后妃佳丽使用不同的汤池。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这么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就是这生动写照。这也从考古发掘上得到了佐证:华清池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三彩脊兽、莲花纹砖和新石器、秦、汉等时期的文物3000余件。难怪骊山温泉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御泉”。

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4)

唐以后,长安失去了国都地位,骊山华清池温泉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仍受达官贵人们喜爱。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华清池,沐浴洗尘。1936年,蒋介石两次亲临西安,都在华清池设立“行辕”,边享受温泉的滋润,边指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剿共”,从而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5)

骊山温泉,自古奉为神泉、御泉。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初步揭开了其秘密:“在骊山的北麓存在着一条近于东西方向延伸、断层面向北倾斜、倾斜角为55~57度的正断层。这一断层的破碎带为深部地下水上升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这成了骊山温泉的涌水口,这就是泉水的来路。”据地质学家论证,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每小时放出的热量,相当于烧掉6000万吨优质煤所产生的热量。骊山温泉至少在千米的深处循环,获得了热量而上升溢出成泉。

“从这样的深层断裂中溢出来的水温应为89.2℃以上,而目前水温仅为43℃,足见它上升过程中有冷的地下水混入。”由于地下水循环是不间断地进行,地下热水就源源不断地涌出,这也就是唐太宗《温泉铭》所说的那样:“与日月同流,无霄无旦,不盈不虚,将天地而齐固。”

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6)

骊山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石灰、碳酸钠、二氧化硅、氧化铝、硫磺、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和有机物质,不仅适于洗澡沐浴,同时对关节炎、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是“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它的医疗功效在2000年前的秦代就被人们发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温泉赋》、北魏元苌的《温泉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温泉铭》等都对在温泉沐浴能医病疗疾方面作了记述。

泡温泉就选黄帝宫御温泉(骊山温泉:流淌千年的皇家御温泉)(7)

千百年来,临潼骊山温泉自然而流,静静流淌。现今的华清池及其周边建成了许多园林特色的温泉疗养院和酒店等,将昔日皇家贵胄和王公大臣的“禁脔”,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享受的平民温泉。

(悦鉴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