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上
淡雅的笔调勾勒出清晨的凤凰湖一角
——樱花树、亭阁长廊、
小桥流水、少女翩翩起舞……
写意的笔触将人带入到樱花盛开时节
凤凰湖风光旖旎、
游人如织的梦幻场景
这幅名为《樱花时节》的国画
出自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唐玲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这位从四川化工厂走出来的职工画家
有梦不怕晚
唐玲是土生土长的青白江人,她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但从来没有机会去系统学过。作为川化厂子弟,技校毕业后她进入川化厂化验室上班,但学画画的火苗依然在心底燃烧。
唐玲在写生
时间来到2004年夏天,借着女儿学画画的契机,年届不惑的唐玲也跟着拿起画笔。学着学着,唐玲渐渐找到了感觉、悟出了门道,画作也常常得到老师们的赞赏。2005年的一个周末,唐玲来到成都,经朋友介绍她找到了成都画院原副院长姚思敏老师,听唐玲说明来意后,姚老师说道:“我还没有教过零基础的学生呢!你可以试一下。”
就这样,每隔一周的休息日,唐玲就从青白江赶到成都市区去上课。“姚老师基本不会教学生怎么去画,而是讲理论、讲传统、讲创新,用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教学生如何去审美,如何依据每个学生自己特点去表达自己艺术的主张。”唐玲很勤奋,除了上课,她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工笔画,技艺也一天天成熟、丰满起来。她也遵照老师的指点进行创作,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好画不怕慢
参加绘画比赛是检验学画成果、考查绘画能力的一种途径。姚老师的国画班里很多学员都有很强的参赛意识。2006年初夏的一个周末,唐玲一进画室就听到师兄师姐们在说全国青年画展的事情。
“唐玲,你也画一幅拿去参展嘛!”“我才学了一年,区级的画展都没参加过,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去参加国展呢。”然而,经不起大家的一再鼓励,唐玲心动了。她详细了解了这次画展的具体要求后,第一次画了一幅6尺整纸的竖幅工笔画。她画的是自己家里栽种的绣球花,几经老师的点拨、修改,这幅名为《初夏》的作品寄到了北京的组委会。令唐玲意想不到的是,这幅作品不仅入围了,还获得了铜奖。
唐玲的首战之作《初夏》
首战告捷,让唐玲对学画更有信心,创作的劲头也更足了。为了掌握更多技法,在姚老师处学习了三年后,她又拜师他人继续学习人物和山水画。
唐玲创作的《春生若溪水》
唐玲创作的《豳风·七月》
2013年,45岁的唐玲从“川化”内退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创作。在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邓枫老师的指导下,唐玲的创作观念更现代、思维更开放,运用色彩更大胆、丰富。后来,其原创国画《春生若溪水》《豳风•七月》《近山知鸟音》等作品在国家级美术展均取得好成绩,唐玲也顺利地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有爱不怕繁
作为青白江的本土画家,唐玲想用自己的画笔赞美家乡,她积极参加区文联组织的文化交流和采风活动,为本地区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2019年,区美术家协会成立,她被大家推选为主席。
当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向祖国母亲献礼,唐玲和其他两位教师画家合作,准备完成一幅展示青白江发展成果的长卷。他们利用暑假时段,顶着烈日到川化厂、城厢古城、成都国际铁路港、欧州产业城等地去采风、写生。经过前期准备后,唐玲确定了整个长卷的结构和风格,然后三人分段进行创作。一个月后,这幅倾注着三位画家心血和情感的长卷终于完成。
唐玲在川化写生
这幅名为《丝路新港图》的20米全景长卷,以写意山水的表现形式,将青白江全景浓缩在图画中,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中环绕着城市森林和特色地标建筑,使青白江美景和发展成就尽收眼底,令观者大为振奋。
唐玲创作的《丝路新港图》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人民都在为抗击疫情而积极努力。唐玲响应区委、区文联号召,动员区内画家,拿起画笔创作,为抗击疫情助力。她创作了国画《战疫》,生动展现医务工作者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场景,以此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唐玲创作的国画《战疫》
当疫情平稳后,唐玲又创作国画《蓉欧》,为建区60周年献礼。“画面上一列呼啸而出的中欧班列,预示着青白江区不断向前奔跑。”唐玲道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该画作特邀入展了第十届“画意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唐玲还深入大凉山采风,创作的国画《索玛花开》入展“把大凉山寄给世界”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唐玲创作的国画《蓉欧》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唐玲创作了国画《川化记忆》。画中,由高塔、厂房、烟囱等构成的山峰,宛如一座丰碑屹立在大地上,象征着“川化精神”永远激励着青白江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奋进。
唐玲创作的国画《川化记忆》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近20年来,唐玲努力学习、潜心创作,以一幅又一幅优秀作品致敬初心。今年四月,她被评选为青白江区第四届“蓉欧工匠”。她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将团结带领本区的美术工作者们,不断交流学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画作。”
记者:邹世进
文编:曾好
美编:汪艳梅
编委:陈军德、兰国华、彭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