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看妈妈和面妈妈先往盆里放些面,然后往里面兑水,边兑边和,硬了再加点水,软了再添点面,根据所做面食的不同,恰当把握面的软硬、放置时间长短和形状仔细想来,这和面里头还有不少生活的智慧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洗碗的人生道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洗碗的人生道理(和面里的生活智慧)

洗碗的人生道理

小时候,经常看妈妈和面。妈妈先往盆里放些面,然后往里面兑水,边兑边和,硬了再加点水,软了再添点面,根据所做面食的不同,恰当把握面的软硬、放置时间长短和形状。仔细想来,这和面里头还有不少生活的智慧呢!

一、要软硬适度。妈妈说,面的软硬要区别对待:做面条和饺子皮的面要硬一点,做馒头和烙馍的面可以软一点,做面汤和煎饼的面最软,要和成糊状。

看来为人处世与和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要把握主次。硬是主、软是次,硬是原则、软是变通。比如,做人应该有原则有底线,硬是原则和底线,倘若没有原则和底线,一味地软,就容易出问题。二是要因事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宜硬则硬,宜软则软。比如,做群众工作要态度温和、耐心细致,这是软;对侵害大家利益的不法行为要理直气壮、坚决斗争,这是硬。三是要软硬兼施。软中有硬、硬中有软,时而软、时而硬。比如,思想工作中,在动之以情的同时,也要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不能无原则地迁就。

二、要把握时机。要根据面食的不同,将和好的面放置适宜的时段,这叫醒。做面汤和煎饼的面糊只需醒片刻就行;做面条的面要多醒一会儿,多揉几次,这样做成的面条有韧劲;做馒头的面要醒到完成发酵,若醒的时间过短馒头就发硬,醒的时间过长馒头会发酸。

办事情也与和面一样,需把握时机,该急的时候要急不可待、只争朝夕;不该急的时候要平心静气、耐心等待。生活中错失良机的现象不少,如,一些项目发展前景很好,本应尽快落地,但有关部门却慢慢悠悠,等到审批手续全部完成,已经几年过去了,项目早被耽误了。有的人面对机遇不急不躁,认为明天行动也可以,后天行动也不迟,结果蹉跎了岁月,失去了机遇。不该急的例子也不少,如:小孩要十个月才能分娩,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酒要窖藏一定的时间才好喝,这些都不能急。“揠苗助长”就是讽刺那些急于求成的行为。

三、要善于变化。可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做成面条、馍、油条、煎饼、饺子、面汤等。面条又分为焖面、捞面、拉面、烩面、炝锅面、刀削面、牛杂面、油泼面等;馍又分为包子、馒头、油卷馍、烙馍、白面馍、花卷馍、甜馍、咸馍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变化。变不仅是处世技巧,更是生存之道。《周易》中说“与时偕行”,意思是要及时变通以适应时代。《周易》还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情到了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就要想法去改变,改变了就能行得通,行得通才可以长久。因此,唯有主动改变自己,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时代。不过变也有规矩,就是要在不变中求变,所谓不变指的是原则,变指的是方式方法。比如,客人想吃面条,厨师只能在面条的粗细、长短、稀稠、味道等方面求变化,如果端给客人一碗米饭,就是没有原则的乱变。

刘瑞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