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词随便说出一个都会使兵团人打开记忆的闸门,从而使得当年亲历的酸甜苦辣生活奔涌而出。比如“戈壁”,比如“祁连山”、“疏勒河”等等。

1、军垦战士

兵团人称自己为军垦战士,军垦战士从事的农垦事业和现在的农垦人从事的事业没有区别,从本质上说,军垦也是属于农垦的范畴,农垦是个大概念,包含军垦。

产生联想的一个词(能够引起兵团人回忆和联想的几个词)(1)

祁连山脉

军垦在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方面采用的是军队模式,区别只在形式上,内容没变。

军垦这一称谓对应的是一段特殊历史阶段,约定俗成,习惯自然。和其它农垦时期仅有形式上区别,所以就叫军垦更准确,更具备时代特征。

甘肃军垦时期专指63年至74年十年间,包括甘肃农建十一师和兰州军区一师、二师阶段。

2、戈壁滩

英语Gobi,汉语的戈壁来自蒙语音译、古汉文称大漠、瀚海。

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戈壁在风蚀作用进一步的侵蚀下就会演变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即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

“戈壁”一词蒙古语的意思是“难生草木的土地”。

戈壁沙漠地区气候环境恶劣,降雨量少,昼夜温差悬殊,风沙大,风速快且持续时间长。

戈壁,表层以砾石为主,看不见沙和土壤,有耐旱、耐碱的小型植物生长。

产生联想的一个词(能够引起兵团人回忆和联想的几个词)(2)

戈壁滩

甘肃农建十一师绝大部分团场是在戈壁滩上生存发展的,安西和西湖农场有点区别,接近沙漠环境。

3祁连山

“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名称。

广义的祁连山脉,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在青海境内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茶卡——沙珠玉盆地,黄河干流一线之北,北至省界,西起当金山口,东至青海省界。

狭义的祁连山是指祁连山脉最北的一支山岭(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

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如张掖宝瓶河牧场就在祁连山中段,还有当年的兵团的鱼儿红牧场也在祁连山脚下,现鱼儿红牧场已归入亚盛集团。

4疏勒河

疏勒河一词来自蒙语,意为“水草丰美之地”。

疏勒河水源发自祁连山。祁连山有大小3066条冰川,是造就河西走廊绿洲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唯一水源。

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古名籍端水。

全长540公里,流域面积20197平方公里。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托来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西北流经肃北县的高山草地,贯穿大雪山到托来南山间峡谷,过昌马盆地。出昌马峡以前为上游,水丰流急,出昌马峡至走廊平地为中游,至安西双塔堡水库以下为下游。全流域已建成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5座,其中以双塔堡、党河及赤金峡水库较大。

产生联想的一个词(能够引起兵团人回忆和联想的几个词)(3)

疏勒河

十一师初建,李正肃师长就主张把垦荒重点放在疏勒河流域沿岸,当时的黄花、饮马、蘑菇滩农场所在区域被作为重点开发之地。

5、黑河

如果不知道黑河,一定听说过弱水,如果不清楚弱水,那你一定谈过恋爱,只要谈过恋爱一定知道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

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水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也叫额济纳河,就是党项语“黑水”、“黑河”的意思。

该河总长约800余公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至湖西新村以北分为两支,西支称西河、木林河,北流注入嘎顺诺尔;东支称东河,也叫纳林河,北流注入苏古诺尔。两湖合称居延海。1970年以来,由于水量不断减少,最近几年也接近干涸。

兵团一师七团生地湾农场就在黑河流域。

关于弱水流传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八百里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浮不起,芦花定沉底”;

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是弱水第一次与具体的数字连用。

产生联想的一个词(能够引起兵团人回忆和联想的几个词)(4)

黑河流域

5农垦

秦汉以后各代延续的“屯田”制度,延续至现代称之为“农垦”。“农垦精神”的概念最早来源于,1991年2月11日的《新华日报》一篇文章,其农垦精神表述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

2000年前全国农垦职工占全国人口1%,土地占全国3.8%,产值占全国的1%。2019年全国农垦总产值达8653亿元。农垦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沙枣树

兵团人对沙枣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深入灵魂。

沙枣树伴随着兵团人十多年时光。兵团人大都吃过沙枣果,把它作为缓解饥饿的应急食物。

沙枣树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沙漠树种,属于落叶乔木,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为落叶乔木。别名有银柳,香柳,桂香柳,七里香。

沙枣树生命力极强,具有抗旱,防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

该特点极像扎根于大西北的甘肃兵团人。

十一师战友大都会唱:

“盛上一杯清凉的雪山水,

泡上那六月的沙枣花,

亲爱的新战友,

请喝杯戈壁滩上的茶……”这首歌。

几十年以后,至今唱起这首歌还能使人思绪万千,泪流满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词能让当年的兵团人浮想联翩,如“红柳”、“骆驼”“地窝子”,还有奔跑飞快的黄羊,“黄羊窜一窜,马跑一身汗”。

如果继续联想下去,就没完没了了。比如还可以联想到唐朝时期,将士在西域的征战和“屯田”,描绘记录这些场景的有,唐诗中的“边塞诗”部分,著名的如李白的一首,记一位妇人思念在甘肃河西地区征战和屯田的丈夫的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兵团文化博大精深,说也说不完,就此暂时打住吧,再说就有掉书袋之嫌了。

本文部分资料数据由侯志春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