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剧本杀的诞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若追忆童年,我们会发现推理解谜类文字作品早已伴随我们多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剧本杀的雏形,直到今天依然被很多粉丝视若至宝。

二十年前,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齐纳发售了自己的新书《冒险小虎队》他的这套作品堪称初代互动解谜图书,算上中文,被同期译制成了20多种语言。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1)

刚一发售时,这套图书只不过是普通的畅销书,在托马斯的主场——德语儿童文学市场当中,《冒险小虎队》被《Three Investigators》(三个小神探)和《The Famous Five》(世界第一少年侦探团)两部作品压得抬不起头。但随后发生的事,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2)

《冒险小虎队》在国内的风靡

在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中,有种战术让玩家津津乐道,那就是“偷家”。这种战术的核心,就是放弃原本的己方阵地,去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辟新战场。《三个小神探》和《冒险小虎队》显然都很得其中真意。

《三个小神探》是罗伯特·阿瑟于196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的一套青少年书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提到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他只是作为赞助人出现,为三位调查员提供了他们的第一个案件,却让《三个小神探》在美国陷入了版权纠纷。最终于1990年,《三个小神探》在出版了58部以后,在美国被迫停产。

此时罗伯特·阿瑟早已不在乎对《三个小神探》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美国市场了,早在1968年《三个小神探》初来德国时,就售出了超过1650万本。直至2005年期间,关于IP的法律纠纷才再一次找上这部作品,让其暂时停止了更新,2007年该问题解决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段时间里,《冒险小虎队》在德国与《三个小神探》相比,毫无竞争力。

于是,《冒险小虎队》做出了和前辈一样的决定——卷不过,那就换个地。2002年,《冒险小虎队》在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偷家”之旅。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3)

(别误会,虽然用了黑白照片,但托马斯还没死)

尽管本世纪初,中国本土的青少年冒险文学堪称一片空白,但《冒险小虎队》还是有两个“小对手”,它们分别是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前者借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上映大红大紫,后者则在央视《笑傲江湖》的推波助澜下如日中天。当时业内一位图书评论家说,“今后五年的青少年图书市场,将是单纯的《哈利波特》与金庸两强争霸,绝无其他可能。”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4)

(那会全国得有一半孩子等着猫头鹰送录取通知书,剩下的一半,则到处寻找独孤九剑的剑诀)

无声处起惊雷,暗街里挨闷棍,2003年,托马斯与他的《冒险小虎队》用800多万册的销量夺走了原本一直属于《哈利·波特》的冠军宝座。榜单第4、5、8、9位,也全都是小虎队系列,完全当得起“半壁江山”的称号。那会的《冒险小虎队》宛如不讲武德的年轻人,打的文坛预言家们满脸淤青。

后来《冒险小虎队》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销量高达4000万册,中国读者贡献了9成的销量。该系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那张用摩尔纹原理制作而成的解谜卡。当时售卖《冒险小虎队》的书店往往会把解谜卡单独放在前台,只有买完书后才会给顾客,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白嫖”的效果。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5)

(不过效果并不显著,我那会去书店白嫖《冒险小虎队》之前会自己准备一张解谜卡)

百家争鸣,推理解谜读物的繁荣与没落

《冒险小虎队》系列每个故事从头到尾都在隐晦的暗示读者是“小虎队的第四名成员”,再加上小虎队系列的互动机制,这份特别的沉浸感是当时绝大多数书籍无法带来的。不过作为一部太过特化的儿童向作品,《冒险小虎队》系列的上限注定不会太高。

《冒险小虎队》曾尝试过像哈利波特系列那样在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可惜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游戏和电影制作得非常差,特别是电影,放着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不拍,选了最差的“千龙山”进行拍摄,一系列错误的决定让《冒险小虎队》最终没能实现跨界出圈。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6)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7)

在《冒险小虎队》风靡的同时,国内图书市场也曾出现过诸如“鸡皮疙瘩系列”、“查理九世系列”、“动脑筋神秘历险故事大森林系列”和“大宇神秘惊奇系列”等互动冒险小说。

其中,晨光出版社的“动脑筋神秘历险故事大森林系列”是漫画作品,相比小说,它可以穿插更多的迷宫配图,让娱乐性提高了不少。美中不足的是,这部作品的很多谜题都是英文密码,翻译成中文给小孩子看,基本上不可能看懂。(遇到这种我都是直接看文末答案)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8)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自然是本土作家张韧创作的“大宇神秘惊奇系列”,这个系列在千禧年前后曾风靡国内各地校园,很多读者也是通过这个系列第一次接触惊悚悬疑小说。

作为青少年读物,“大宇神秘惊奇系列”的质量并不算很高,也有一些对国外竞品的模仿痕迹,但很多巧思还是给国内读者做了一次“科普”。该系列我印象最深的几个作品,就是读者可以根据不同选择跳转到不同的页码,这也算是一种早期的多支线、多结局作品吧。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9)

从质量上说,以上解谜作品都很不错,很多也曾红极一时,成为孩子们手里的畅销读物。它们在内容主题上和《冒险小虎队》并无太大不同,其缺点自然也和《冒险小虎队》如出一辙。毕竟受制于载体和时代,初代的互动冒险小说极其雷同,这让读者的兴趣逐年降低。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10)

(鸡皮疙瘩系列简直是我童年阴影。)

千禧年后,电脑在国内逐渐普及。随着flash技术的成熟,互动解谜游戏逐渐取代了互动解谜书的地位,“梦游先生”、“米勒山庄疑案系列”等游戏完全可以看作是《冒险小虎队》等互动书的全面升级。后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还诞生了诸如“机械迷城”、“地狱边境”等互动解谜游戏佳作。在这些新事物的冲击下,纸质的互动解谜书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游戏在互动性和沉浸感上肯定比书籍强,作为少儿读物,互动解谜书的信息量不大,在内容上也无法胜过游戏太多,唯一比游戏强的地方,大概就是不会被家长盲目反对吧。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11)

(米勒山庄疑案,堪称4399恐怖片)

剧本杀兴起,又一场新的轮回

时间是流逝的,曾经的新事物终究会变成老古董,flash互动解谜游戏在新引擎的冲击下很快出现了颓势。面对3A大作,它也出现了和《冒险小虎队》一样的窘境,承载的内容太少,曾经最核心的“互动性”,也变成了乏味的“操作简单”。到了这一阶段,解谜类游戏玩家的核心诉求则从获取参与感变成了看更好的故事。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12)

文本内容此时就又一次有了发挥的空间,经过各类产品的筛选以后,愿意继续尝试解谜的玩家都会有耐心阅读海量的文本内容。随着剧本杀的兴起,一些优质的单人剧本杀完美取代了当年《冒险小虎队》的生态位,多人剧本杀更是在社交属性上取代了电子游戏,成为了玩家们的新宠。

目前,K的游戏、惊人院、推理大师等剧本杀发行团队均推出过单人剧本杀。尽管单人剧本杀与早期的互动解谜书有着很大差别,但不管是内容还是玩法,都能看到前辈们的影子。

冒险小虎队细思极恐(从冒险小虎队到单人剧本杀)(13)

虽然现在多人剧本杀才是主流,但你肯定也会怀念那个独自推理解谜的时代吧。下次推送,我们就为大家推荐几部优质的单人剧本杀。

文章作者:大海里的针、大番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