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我的意思吧什么意思(你懂我的意思吗)(1)

不知为何,每每这句话出现在我耳边的时候,都会让我多少有点不舒服,尽管这句话不是对我说。

因为我觉得当这句话出来的时候,代表对话双方的位置已经失衡,其中已经有人摆错了自己的位置,通俗点叫不尊重对方。

位置都不同了,对话怎会顺利?

有人会说其中一个人可能是领导,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当领导的口气就可以高人一等?

难道高人一等的对话效果会更好?我看不见得。

其实这一切都可以用易经来进行解释,因为人们始终摆脱不了自然规律的束缚,而易经说的就是把自然规律引申到人们的为人处事。

你懂我的意思吧什么意思(你懂我的意思吗)(2)

我们应该都听过“否极泰来”这个词,意思是差到了尽头,好事就来了,“否”代表差、代表低迷,“泰”代表好,而“否”和“泰”分别是易经的第十二卦和第十一卦。

“泰”其实是排在“否”的前面,人们喜欢说否极泰来而不说泰极否来,目的是鼓励人们碰到困境不要失去信心,再忍忍,坏到极点的时候好事就来了。

“泰”和“否”也代表两个人互相沟通的结果。

对话顺畅就叫“泰”,对话不通就叫“否”。

我先科普一个自然规律,冷气往下行,热气往上走,冷热二气相遇会产生雨,继而滋润万物,如果有一天冷气下不来或者热气上不去,雨没了,地面干旱,河水枯竭,灾难降临。

“泰”代表的正是冷气在上,热气在下,也叫做天地相交,因为冷气往下走,热气往上走。

“否”代表的是热气在上,冷气在下,叫天地不交,热气往上,冷气往下,冷热碰不到一块。

这样大家就懂了,对话过程中,当你只管自己而不顾对方感受的时候,就是“否”,结果只能收效甚微。

大家对话顺畅,做到互相体谅,就是天地相交,就是“泰”。

而要做到泰,就要双方都做到心平气和,即使是领导也要做到位置高,身段低。

你懂我的意思吧什么意思(你懂我的意思吗)(3)

我们的《孙子兵法》就特别注重上下相通的概念,始计篇提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谋功篇提出“上下同欲者胜”,意思是如果大家心意想通就所向披靡,心意不通则百战不胜。

齐国名将田单在即墨之战中,大破燕军,夺回失地七十余城,公元前279年,田单准备攻打狄邑,于是去拜访齐国谋士鲁仲连,鲁仲连对田单说,这次你是打不赢的,田单觉得很可笑,当初即墨之战,我用老弱残兵尚且能打败强大的燕国,小小的狄邑怎么可能打不赢。

结果正如鲁仲连所说,三个月都没有攻下城来。

于是田单再次去请教鲁仲连原因,鲁仲连回复道,当日将军虽贵为主帅,但是坐下来能和士兵编织草袋,站起来能和士兵一起干活,将军有必死的决心,士兵同样有,听到你的命令没有不挥泪请战的,上下同心,所以无往不利。

而现如今将军身居高位,金袋围腰,已无昔日决死的雄心,和将士们的心已经不在一起了,所以不能打胜仗。

田单拜谢后,犹如换了一个人,亲自巡视城防,站在箭雨处指挥,挥锤打鼓激励士兵,士兵勇气大增,很快就攻下了狄邑。

可见上下相交谓之泰的效果,在兵法上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则,上下不通则百战必殆。

你懂我的意思吧什么意思(你懂我的意思吗)(4)

《史记》中有记载,周幽王登位的时候(烽火戏诸侯的主角),西周附近的泾水、渭水、洛水所在地区皆发生了地震,有人说西周即将灭亡,因为地震的原因是阳气上不来,被阴气所压,最终会导致水源堵塞,而水源堵塞,国家就灭亡了,结果没过多久,西周果真灭亡,此前伊水、洛水干涸时夏朝灭亡,黄河枯竭时商朝灭亡。

当然,这种说法无法考证,只能说明从古代起,古人已经相当重视阴阳调和,天地相交的概念。

关注我,分享国学,一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