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jié】,一足夔,鸲鹆对【qú yù】鹭鸶半池红菡萏【hàn dàn】,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声律启蒙四支全文注音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注音版(声律启蒙原文及解析)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注音版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jié】,一足夔,鸲鹆对【qú yù】鹭鸶。半池红菡萏【hàn dàn】,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1、【四目颉】指仓颉(亦作苍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

2、【一足夔】《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於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重黎举 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於人,舜 曰:“……若 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

3、【国士吞变形之炭】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战国时, 韩 、 赵 、 魏 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吞炭,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后来用以指代忍辱含垢,矢志复仇。

4、【邑人竖堕泪之碑】《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xiǎng)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fén】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pí】。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yà】,渔舟正向雪中移。

1、【去妇因探邻舍枣】《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2、【出妻为种后园葵】《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后以“拔葵去织”为居官不与民争利的典故。

戈【gē】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1、【李苦】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青眼】《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3、【白眉】《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4、【三弄笛】《世说新语》: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5、【杜陵不作海棠诗】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6、【一斑之豹】出自《世说新语》: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chū)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7、【五总之龟】唐殷践猷博学多文,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