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1)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2)


我爱吃肉。也爱吃油炸的东西。这源于幼时成长经历中饥渴的胃对油脂的奢望,以至于烙成一种习惯固执地存在于味觉中。


所以到了武汉,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边厚中空,色黄诱人,外糯软而内脆香的油炸的面窝了。


记得那是一个早上,朋友带我在武汉的一个老居民区过早,说是带我吃一样叫面窝的小吃。小区里有一个小小的菜市场,来买菜的人很多,菜场旁边有很多卖早点的摊贩,过早的人,也很是多,隔着老远的就看到有个小摊,立着一口火光莹莹的炉子,上面放着一口油烟升腾的大锅,等到近了,看到油锅里热油翻滚,油沸如珠,锅里炸着一个个圆圆的中间却有个圆孔的饼子一样的食物。朋友说,这就是面窝。说这面窝的历史,比热干面还要早,传说是清朝光绪年间,由一位卖烧饼的小贩创的。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3)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4)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5)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6)


朋友是熟知武汉美食的,各种典故讲究都讲的很透,他说,这面窝虽叫面窝,但并非是麦面的,而是用粳米和黄豆磨成混合米浆,再加上葱花精盐调味。据说稻米和黄豆亦有比例,恪守传统的老师傅做面窝,会严格遵守七米三豆的规矩。黄豆少则面窝味不香;黄豆多而面窝吃油折本。而且大米黄豆浸泡的时间亦有学问,夏季要三个小时,冬季要留小时,春秋的时候要四个小时。真是讲究呀!


做面窝要用一把窝形中凸的特制的铁勺,四周下凹有槽,中央凸起若半球。生炉火,架油锅,油鼎沸,将米浆舀入铁勺内,中间一刮,露出凸处,将铁勺下入油中,顿时油沸如珠,轻轻晃动,面窝飘起,在油中酥炸,待金黄灿然,便可出锅。看其做法,我觉得米浆浇入凹勺,该叫面凹才对,一问之下,还真是有此说法,不过武汉人更喜欢叫面窝罢了。


朋友告诉我,面窝入口,要有酥、脆、软三种感觉,先是外表的油炸的酥感,再是下凹处因米浆多,所以肥厚的松软,最后是中间米浆薄处的焦脆感。朋友说,一个面窝有此三种口感,才称得上是一个好的面窝。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7)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8)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9)


更讲究的师傅,还会炸焦软程度不同的面窝。有适合老年人的没有中间的焦脆部分的泡软面窝,俗称“圈圈”,还有给喜欢吃焦脆口感,就薄浆多炸,炸成焦片,俗称“片子”。还有一种“夹面窝”,将炸好的“面窝”再涂抹上一层生浆,投入油锅复炸。外软内酥,老少咸宜。


吃面窝,可以配热干面,配蛋酒,配米粉或者汤面,但窃以为,配一碗糊汤粉最妙,胡椒辛辣的味道可以解去面窝稍微的油腻,米粉的细滑又与面窝的酥脆相得益彰,而且将面窝掰碎泡入糊汤粉中,滋味更妙。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10)


福州有一样吃食,叫海蛎饼,做法和这武汉的面窝颇为相似,也是稻米磨浆,在勺子底加入米浆,再加鲜肉丝,海蛎子,卷心菜丝,其上再抹一层米浆,加几粒花生碎,放入热油锅内,炸至表面金黄即可,配一碗锅边糊,滋味也是绝妙。


在扬州吃过的萝卜丝油端子,和这面窝也像,我在一个小巷曾经见过一个做油端子的,一把小勺,抹一层粉糊,夹一筷子调味拌好的萝卜丝儿,再抹一层粉糊,然后放在油锅中汆炸,炸得金黄灿然,吃起来呢,外表酥酥的,里面粉粉的,油润中又夹杂着萝卜丝儿的清香,挺不错的。对了,和这面窝像的还有老北京的焦圈,配一碗豆汁儿。也妙。


油炸的吃食。我都爱。有位章必钢先生在《新武汉竹枝词》中写道:“糍粑面窝焦又黄,糊汤米酒醉人香”,这个早上,朋友带着吃面窝,配一碗糊汤粉,好吃好吃。这个早,过的好。


武汉。你早。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11)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12)

武汉早餐吃什么面窝(吃一个香酥的面窝)(13)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