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1)

特摄作品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喜爱特摄的朋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摄仍然是属于小众的,甚至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说我们走在大街上随便询问一个路人的话,估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特摄是什么,就算有,对于大部分路人来说,特摄也是与奥特曼和假面骑士划等号的,尤其是奥特曼,毕竟想当初《迪迦奥特曼》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所以对于路人来说,更会有辨识度。

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2)

很显然,奥特曼,或者是假面骑士,它们都是特摄代表作品,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与特摄直接划等号,特摄只不过是一种影视拍摄手段而已,至于你想要用这种手段来拍摄什么,那完全是自己的意愿,所以特摄不等于是奥特曼,不等于是假面骑士,更不等于是幼稚,但可惜的是,依然有很多人对特摄持有异样的眼光,我相信也有不少朋友会给人科普,比如说去看某某骑士,或者是某某某奥特曼,希望以此来让路人对于特摄有更深的了解。

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3)

假面骑士THE系列 第一部算是正常的青年向作品,第二部恐怖元素增加过多导致评价褒贬不一

然而这其中往往会有一个逻辑性的错误,那就是即使是特摄粉,当然了,有人可能也只是奥迷,或者是骑士粉而已,在给常人介绍特摄作品的时候,往往也会把某部作品来举例,无意间也会给人一种某某作品等于特摄的感觉,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我们都太着急让人们来理解特摄,而且有时候,即使是你告诉其他人应该看什么作品,人家也未必会当成一回事,或者说即使是看了,也不会有很大兴趣去深入挖掘,这使得特摄始终都是很尴尬的位置。

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4)

而且实话实说,大部分作品确实也是子供向作品,只不过子供向不代表幼稚,无论是奥特曼系列还是假面骑士系列,也都会有青年向的作品,但始终都是冰山一角,并且特摄主要获得利益的手段就是后产品开发,也就是手办和卖玩具等等,所以无论怎样改变,尤其是商业化的今天,可玩性是很重要的,不可避免的会给人感觉造型上更加花里胡哨的感觉,对于许多人来说,光是看到这样的画风就打算退出去了,根本不会有兴趣再去进一步观赏。

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5)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牙狼》之类的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固然是制作精良,但要看到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说,这是给特摄粉丝的礼物,可对于路人来说却不是非常友好,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改变才会让人对特摄的印象加以改变呢?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两点,只不过这两点无非是近十年之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第一是剧情无所谓,但是特效要跟得上,举个例子来说,《变形金刚》系列在电影版出现之前也不是那么脍炙人口,很多人也无非是当作童年往事而已。

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6)

为什么电影版出现后,大家改变了这样的印象呢?《变形金刚》的故事很复杂吗?而且平心而论,在我个人看来,除了前两部还有剧情之外,剩下的就只是在轰炸了。完全不如动画版来得深刻,可电影版就是成功了。主要原因就是特效削弱了剧情,同时刺激成年人的神经,让人感觉畅快这就够了。如果说这些故事以传统特摄的方式呈现的话,那么一定不会有那么多人接受,不过即使是日本有雄厚的资金来启动这样的项目,也要必须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难题,那就是怎样在特摄中融入CG,这个问题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圆谷还是东映,依然在摸索之中。

奥特曼空想特摄有什么不好(如何改变才能摆脱幼稚这个标签)(7)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剧情的深入,也不要像《牙狼》一样用力过猛,以至于到了很难普及的地步,在我看来削弱“唯心主义”就好,因为大部分人对于所谓的“深刻”,其实理解并不复杂,那就是不要过多的唯心主义就好,如果可以的话,人物角色的设计也可以简单化处理,不要让人在视觉上感受到花里胡哨的感觉,剧情设计上偏向于电视剧的概念,这不是没有先例,像是昭和时期的杰克奥特曼,平成时代的空我骑士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只不过这样做的话,无疑是会提高制作成本以及市场的风险,所以就短时间来说,特摄作品是不会走这样的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