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能没有音乐

音乐能治愈一切文案(生活不能没有音乐)(1)

早上一大早就开始写毛笔字,一边写赵孟頫临的王羲之圣教序。一边听音乐。听的是《禅韵》一首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好来好往好聚首,春去秋来再团圆,苦尽甘来人自省,平平淡淡悟一生

这首歌是桑吉平措演唱的佛教音乐《禅韵》,一段段美丽的景象映入心境。震撼耳畔直入我的内心世界。“好来好往好聚首”,一切都是那样和睦与温暖。“苦尽甘来人自省,平平淡淡悟一生”,人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去淡淡生活。让我们继续淡淡的感悟人生的放下。前半部分是无门禅师的绝世佳作流传千古,后一段则由桑吉平措感悟巧妙填词,浑然一体的与古人相应,融入当今我们对待人生的参悟与放下。

生命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音乐伴随我们成长。当一首歌曲响起的时候,我们便回到那个美好的时代。歌声伴随我们成长,歌声抚慰我们的心灵。

小时候,夏天晚上,父亲在院子里教我唱《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们谋幸福,呼儿嘿呦,他是人民大救星。满满的幸福。

小时候,父亲买了一台小收音机,每周一歌是我最喜欢听的节目。《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失的岁月…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黄土高原高亢的音乐,振奋人心。

小时候,全村只有大队部有电视,每天下午一放学,我就拿着小板凳,到大队部占座位,晚上看电视。那时候播放的是《西游记》,全村人挤在大队部看电视,听西游记的《云宫迅音》

一起唱《西游记的》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那时候,虽然穷,但是老百姓内心是幸福快乐的。

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迭彩峰岭……让人热血沸腾。

后来,村里有的人家买了电视,晚上放学我们不再去大队部看电视,而是去好朋友家里去看电视,都是黑白电视,那时候播放的是《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依稀往梦似曾见,心里波澜现,抛开世事断愁怨,相伴到天边……《铁血丹心》的前奏一出来就是连续急促上行的弦乐和铺天盖地黄沙般的和声,家国爱情,都在歌声里……

电视连续剧《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婉转奔放,一开唱就把人听醉了。

上初中,大哥买了一台录音机,父亲在村里学校教学,我把录音机拿到学校里面听音乐,当时流行的是台湾歌手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激情四射的音乐,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每当唱起,“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就会想起大哥教我这首歌的场景,大哥一边打着土坯砖,一边教我唱这首歌《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记得上初三那一年,班里有一位同学,演唱电影《红高粱》的主题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那高亢的声音,余音绕梁,感觉那位同学就是一位歌星。受那位同学影响,我也学习唱歌,《娜鲁湾情歌》《天凉好个秋》《少年壮志不言愁》都是那个时候学会的。也经常在同学们面前表演。

后来家里终于也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那时候播放的是《还珠格格》,一到晚上就是,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初中毕业那一年,我想要学习音乐,二哥给我找了学校里的一名师范生老师,教我学习简谱,弹电子琴。记得弹奏的是最简单的《粉刷匠》,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高。

《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

简单的和弦伴奏,简单的八度伴奏。让我每天都那么充实快乐。

上初中自学口琴,流行的歌曲都能用口琴吹奏下来。

为了学习笛子,跑到同学葡萄地找他父亲学习吹笛子。那时候对音乐的热爱,可以是如痴如醉。

电视连续剧《渴望》主题曲,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

为了学习这首歌的简谱,我晚上跑到村里师范毕业的一个老师家里请教学艺。

后来,我也考上了师范学校。学校里面有专门的音乐老师和音乐课。我更加如鱼得水,每天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那时候,就是一首简谱,听不到音乐。所以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不像现在这样方便,随便一首歌曲,即使不会唱,网上一搜就可以倾听。那时候,想要听歌曲,听音乐要买磁带,买CD光盘。为了学习音乐,家里买了许多磁带,CD光盘。

在学校,我认真的学习音乐。

师范一年级暑假,我想要跟着张管勤老师学习弹琴,在村里买了一大包李子给张管勤老师送去,张老师把李子收了,也答应暑假教我弹琴。哪里知道,暑假再找他的时候,竟然说,我哪里有时间?现在想想也是,一大包李子,就想让人家教我弹琴。确实有点少。后来,掏钱去运城幼师的一个老师家里学习弹风琴,一个小时50块钱,100块钱学习了一个《小奏鸣曲》。要知道,那个时候,父亲每个星期给我10块钱的零花钱,那可是我赞的零花钱啊。

那个时候,流行红歌,我学习了大量的红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摇篮曲》《长征组歌》《妈妈教我一首歌》《绣红旗》《瑶族舞曲》《绣金匾》《红梅赞》等等,太多太多的歌曲,都是那时候学会的。

那时候,很羡慕人家拿着吉他,边弹边唱。于是,放假,我也给父母亲要了100块钱,学习弹吉他,50块钱学费,50块钱买了平生第一把吉他。

崔健的摇滚音乐《一无所有》,我曾经问个不休……开启了中国的摇滚音乐之路。

郑智化的《水手》历经人生的沧桑,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忧郁悲伤:一年过了一年,啊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在师范我被评为音乐之秀。

在师范上学,每天晚上,我弹着风琴,给同学们唱歌伴奏。

在师范,为了学习音乐,我参加了学习的管乐队,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往管乐队跑,我吹的是大号,后来也吹小号。学校管乐队经常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活动,有时候还能挣钱。

后来,参加工作,我花了300块钱买了一个葫芦丝,自己也可以吹奏,具有云南傣族风味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2002年六一儿童节,中心校举行节目汇演,我演唱了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那是青春的记忆。

还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我演唱了《神奇的九寨》这首歌。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那是无忧无虑的岁月。

还有一次,教师节,我演唱了伍佰的《突然的自我》:听见你说,朝阳起又落,晴雨难测道路是脚步多,我已习惯,你突然间的自我,挥挥洒洒,将自然看通透……人生是那样美好!可惜再也回不到过去。

在运城高专进修英语的那两年,我选修了英语歌曲这门功课。学会了很多英语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集市),Green sleeves(绿袖子),

你鼓舞了我you raise me up, 《let it go》冰雪奇缘主题曲,

我心永恒(电影泰坦尼克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Do Re Mi》是奥斯卡经典电影《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的主题曲之一,也是著名的音乐启蒙歌,被收入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本。

《Edelweiss》(雪绒花)是《 音乐之声》中的插曲。

在英语课堂上,我除了教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还教学生们唱英语歌曲。通过唱英语歌曲,学习英语,这是另外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

工作之余,我教女儿学习音乐,视唱简谱,教女儿学习五线谱,教女儿弹电子琴,教女儿吹葫芦丝。女儿初中毕业,我又教女儿弹吉他。现在女儿也会唱简谱,喜欢唱歌,常常在歌曲软件上发表自己唱的一些歌曲。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耳边传来《天下第一情》的歌声:

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永远与你相伴的是那天下的父母心

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词。又让我回到过去的美好岁月……

生活不能没有音乐,生命不能没有音乐。

没有音乐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

没有音乐的生命是无源之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这里的诗应该包括一切艺术的浪漫和热爱。

看到一个退休的老大妈,3000块钱买一个二胡,从头学习音乐。我为她们这种精神点赞!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生活会给你满满的幸福感,热爱音乐,音乐会让你的情绪很好的调节。

学习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有大小调的区别,大调给人的感觉更加明亮开阔,小调给人的感觉相对要柔和忧郁一些。

要理解大小调的概念,有一个原则要先明白:先有音乐,后有乐理。

这个逻辑关系就和“先有语言,后有语法”一样。

你想要心情愉快,就听一些大调歌曲,欢快的,活波的音乐,比如《我们走在大路上》。你的心情比较悲伤,就听一些小调音乐,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无论大、小调歌曲都用145和弦伴奏。

如果你想要写出具有民族风味的歌曲,就要运用中国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作曲。香港著名作曲家黄霑的《沧海一声笑》就是一首典型的民族风歌曲。

掌握一些乐理知识你也可以学习自己作词作曲,创作自己的歌曲。如果你也可以为这个世界贡献写出美好的音乐,人们倾听着你的音乐,那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想想就激动,生命是多么美好!

现在最可欣慰的是,我学会了简谱,会弹电子琴。出来一些流行歌曲,我都能够自弹自唱,这是我自以为豪的事,当然学无止境,我还要不断学习,争取自己也能够作词作曲,创作自己的音乐。

当然,有些歌曲,就是昙花一现,想要写出经典传世音乐,还是需要深厚的音乐积累和文化积累。

音乐除了歌曲,还有纯音乐

国宝级音乐《梁祝》,凄美缠绵,千古绝唱,让人潸然泪下。

萨克斯世界名曲《回家》,醉人的音乐,浓浓的亲情,心都听化了。这首根据Kenny G自身情感经历创作的曲子,饱含着失去爱情的忧伤和对情感回归的渴望。而曲中的“家”,是一座名为希尔拉的山,那是曾让他忘记世俗生活寻得内心平静的地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称,“其实每个人都会在心灵中有一个归宿存在,当你身临其境时,你知道:这就是你的家,你回家了。”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了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痛苦绝望情绪后的决心-“我要同命运抗争,绝不能被它征服。”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他悲苦一生的生动写照。这就是,音乐和人生的相融合。没有对生命的深层次的思考,是不会写出这样深刻的音乐作品。当然,音乐是艺术,一切艺术都是需要天赋,需要天才,才能创作出经典传世作品。

音乐家是用音乐书写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作家是用文字,书写人类的文明史。

画家是用线条勾勒人世间的美丽。

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天赋一般,但是,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音乐,我仍然要大声的歌唱,歌唱这个美好的时代。

又是一年春有百花,在这花儿绽放的季节,让我们敞开心扉,倾听音乐,歌唱音乐,融入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吧!

音乐不会白学,乐器也不会白练。感谢音乐赋予生命的意义,感谢音乐带给人间的美好。

2022年2月9日于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