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1)

燕燕——人生自古伤离别

【原文】

燕燕于飞①,

差池其羽②。

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

颉之颃之③。

之子于归,

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

仁立以泣!

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

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④,

其心塞渊⑤。

终温且惠⑥,

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⑦!

【注释】

①燕燕:燕子燕子。②差池: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③颉(Xie):鸟飞向上。颃(hang):鸟飞向下。④仲;排行第二。氏:姓氏。任:信任。只: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⑤塞:秉性诚实。渊:用心深长。⑥终:究竟,毕竟。⑦勋(xu):勉励。

【译文】

燕子燕子飞呀飞,

羽毛长短不整齐。

姑娘就要出嫁了,

远送姑娘到郊外。

遥望不见姑娘影,

泪如雨下流满面!

燕子燕子飞呀飞,

上上下下来回转。

姑娘就要出嫁了,

运送姑娘道别离。

遥望不见姑娘影,

久久站立泪涟涟!

燕子燕子飞呀飞,

上上下下细语怨。

姑娘就要出嫁了,

运送姑娘到南边。

遥望不见姑娘影,

心里伤悲柔肠断!

仲氏诚实重情义,

敦厚深情知人心。

性情温柔又和善,

拥淑谨慎重修身。

不忘先君常思念,

勉励寡人心赤诚!

【读解】

人生离别在所难免,如何离别,却显现出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人生态度。

最让人心荡神牵的是诗意的离别。一步三回头,牵衣泪满襟,柔肠寸寸断,捶胸仰面叹,伫立寒风中,不觉心怅然。这是何等的感人肺腑!维系着双方心灵的,是形同骨肉、亲如手足的情义。

这种情景和体验,实际上是语言无法描述和传达的,因为语言的表现力实在太有限了。一个小小的形体动作,一个无限惆怅的眼神,默默长流的泪水,都是无限广阔和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任何词语在这些直接表达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空洞乏味的,毫无诗意可言的。

离别以主观化的心境去映照对象、风物、环境,把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把没有人格的事物赋予人格,把他人化作自我,把细微末节夸大凸现出来。这时,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和心直接碰撞和交融。

我们的祖先赋予了离别以特殊的意味。生离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风啸啸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离别中,人们将内心深藏的真情升华、外化,将悔恨与内疚镌刻进骨髓之中,将留恋感怀化作长久的伫立和无言的泪水,将庸俗卑琐换成高尚圣洁。

这样,别离成了人生的一种仪式,一种净化心灵的方式。如果上帝有眼,定会对这种仪式赞许有加。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2)

凯风——永恒的母爱亲情

【原文】

凯风自南①,

吹彼棘心②。

棘心夭夭③,

母氏劳劳④。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⑤。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③。

有子七人,

母氏劳苦。

晛序黄鸟⑦,

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注释】

①凯风;催生万物的南风。②棘:酸枣树。③夭夭:茁壮茂盛样子.④劬(qu):辛苦、劬劳。⑤令;善,美好。⑥浚:卫国的地名。⑦结睆(xuanhuan):鸟儿婉转鸣叫的声音。

【译文】

和风吹自南方来,

吹拂酸枣小树苗。

树苗长得壮又壮,

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

吹拂枣树长成柴。

母亲贤惠又慈祥,

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

就在浚城墙外边。

养育儿子七个人,

母亲养子多辛劳。

清脆婉转黄鸟叫,

黄鸟叫来似歌唱。

养育儿子七个人,

无谁能安母亲心。

【读解】

由血缘关系推演出一套社会道德伦理关系、政治体制等,是政治家和理论家们事。

由亲身体验到血缘关系中的母爱亲情,表达对母爱亲情的感念和内心的愧疚,是

普通人出于天性的表现。前者用规则来约束个人的言行举止,后者则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千百年来,人们对母爱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以各种方式礼赞它,讴歌它。重视血缘关系的中国人是这样,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也不例外。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丹麦王子复仇时的犹豫不决,同母子余情大有关系。后来弗洛伊德竟想出“恋母情结”来解释母子亲情,让人在开眼界之时有些惊异。

不管怎么说,母爱亲情是人类当中永恒的、不可磨灭的主题之一。它与其它东西不

一样的是,我们每个人自幼时起都有切身的体验,而用不着别人的说教开导。它也是

人与人之间联结得最为牢不可破的纽带。常言说,虎毒不食子。这是由天性决定的。

传说中固然有种种大义灭亲、恩将仇报的故事,应当看作是例外的异常现象。血总是浓于水,可以说是千古不易的,所以有“儿不嫌母丑”的说法。对于母亲来说也一样,“娃娃总是自己的乖”。

但愿天地间永恒的母爱亲情,真正能够不随时而变地永恒下去。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3)

雄雉——嫁鸡随鸡的恋情

【原文】

雄雉于飞①,

泄泄其羽②。

我之怀矣,

自詒伊阻③。

雄雉于飞,

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④,

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

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⑤,

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⑥,

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⑦,

何用不臧⑧。

【注释】

①雉(Zhi):野鸡。②泄泄:慢慢飞的样子。③詒:同“贻’,遗留、伊:语气助同,没有实义。阻:隔离。④展:诚实。⑤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⑥百:全部,所有。⑦忮(zhi):嫉妒。求:贪心。⑧臧:善,好。

【译文】

雄野鸡飞向远方,

缓缓扇动花翅膀。

我心怀念远行人,

阻隔独自守空房。

雄野鸡飞向远方,

四处响起叫欢唱。

诚实可爱的亲人,

思念悲苦我的心。

遥望大陽和月亮,

思念悠悠天地长。

路途漫漫多遥远,

何时才能返故乡。

君子老爷多又多,

不知什么是德行。

不去害人不贪婪,

为何没有好结果。

【读解】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夫君人,死是夫君鬼。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循着这条既定的轨迹往前走,走得惯了,成了传统,成了心理习惯,就不会再去想东想西,而是安于现状,习惯成自然。

我们现在常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正如没有灵魂的肉体,注定要死亡。或名存实亡。这不过是今天的观念。我们很难设想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年代,人们是怎么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

其实,事情完全可以颠倒过来:没有爱情也可以结婚成家,也就是先结婚后恋爱,这样的关系或许更加稳定。结婚按照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进行,新郎新娘未曾谋面就进了洞房,没有任何挑选和商讨的余地。两人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不断磨合,渐入佳境,产生出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恋情来。

考虑到这样的实际生存状态,完全可以说,前代流传下来的征夫怨妇表达思念的歌诗,便是一类特殊的情诗。先人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特殊的依恋之情。

特殊就特殊在它不似纯情的少男少女的恋情。少年不识愁知味,天真烂漫确乎可贵可爱,但却少了几分厚度和深度,难以经得起生活中的坎坷、甚至油盐柴米的琐碎的考验。浪漫天真的激情消退之后,便是赤裸直露的生活现实,反差强烈得让人难以接受。征夫怨妇的恋情,恰好把这个过程颠倒了过来。经历过坎坷波折、琐屑沉闷、平淡无奇之后,才发现由此产生的依恋竟会强烈地爆发出来。朝夕相处的体验,为思念中的想象提供了无数的触媒和内涵,因此坚实而厚重。分别越久,思念和想象就越强烈,也越加确信情感和心灵的归依。

这样来读征夫怨妇的诗,可能就进入了其境界。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4)

匏有苦叶——等待是一个大悬念

【原文】

匏有苦叶(1),济有深涉(2)。

深则厉(3),浅则揭(4)。

有弥济盈(5),有鷕雉鸣(6)。

济盈不濡轨(7),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8),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9)。

招招舟子(10),人涉卬否(11)。

人涉印否,卬须我友(12)。

【注释】

(1)匏(Pao):葫芦瓜,挖空后可以绑在人身上漂浮渡河.(2)济:河的名称。涉:可以踏着水渡过的地方。(3)厉:穿着衣服渡河。(4)揭(qi):牵着衣服渡河。(5)弥:水满的样子。盈:满。(6)鷕(wui)雌野鸡的叫声。(7)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濡:被水浸湿。轨:大车的轴头。(8)雝雝(yong):鸟的叫声和谐。(9)迨:及时。泮(Pan);冰已融化。(10)招招:船摇动的样子。舟子:摇船的人。(11)卬(dno):我。卬否:我不愿走。(12)友:指爱侣。

【译文】

葫芦有叶叶味苦,济水深深也能渡。

水深连衣渡过去,水浅提衣淌着过。

济河水满白茫茫,雌野鸡叫声咯咯。

济河虽深不湿轴,野鸡鸣叫为求偶。

大雁鸣叫声谐和,东方天明日初升。

你若真心来娶我,趁冰未化先过河。

船夫摇船摆渡过,别人过河我不过。

别人过河我不过,要等好友来找我。

【读解】

妙龄女郎到了出嫁年龄,满心盼望如意郎君前来求婚,全部的期望和幸福的想象伴随着她的等待。

如今的我们或许会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等待,为什么要折磨自己,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大胆过河去追求自己的心上人?

其中的原因,恐怕是人类心理中最微妙,又最富有诗意的。

谁曾见过动物之中有雌性追逐雄性的?雄野鸡的美丽羽毛是向雌野鸡展示的;雌野鸡的婉转鸣叫是告诉雄野鸡前来求偶的。这是天性。人的异性间的求偶,也得遵循这种天地之道:女子等持,男子主动出击。即使是在今天,这种合乎天性的特点,依然表现出来。

然而,人类的心理远比动物复杂得多。女子的被动等待,除了是天性的表现之外,可能还有更多别的考虑;对方是否潇洒英俊,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诚实专一,是否有地位名气,是否有财富金钱,双方性格脾气是否相投等等,等等。

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纯情企盼,肯定是让人感动和沉醉的;但是,任何纯情表现的背后都会潜伏着或多或少的功利要求,否则,纯情是难以持久的。纯情初露,至诚可爱;而它的深化,则要靠功利考虑中诸多因素的契合。

因此,等待是一个巨大的悬念,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结果即将出现,却不可预知。时间马上就要到来,而眼下的分分秒秒都无比漫长难熬。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激情和力量,但并没有可以赋予的对象。这情景,像即将跃出地平线的初日,像含苞欲放的鲜花,像晶莹欲滴的露珠,像守在洞口准备扑向老鼠的猫,像即将出现的奇迹……

一旦结果出现,一切都肯定明确,可能性消失了,诗意和想象也就消失了。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5)

谷风——堡垒最容易从外部攻破

【原文】

习习谷风(1)以陰以雨。黾勉同心(2),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3),无以下体(4)。德音莫违(5),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6),中心有违(7)。不远伊迩(8),薄送我畿(9)。

谁谓茶苦(10),其甘如荠(11)。宴尔新婚(12),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13),湜湜其沚(14)。宴尔新婚,不我屑以(15)。

毋逝我梁(16),毋发我笱(17)。我躬不阅(18),遑恤我后(19)。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20)。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龟勉求之。凡民有丧(21),匍匐救之(22)。

不我能慉(23),反以我为讎(24)。既阻我德(25),贾用不售(26)。

昔育恐育鞠(27),及尔颠覆(28)。既生既育,比予于毒(29)。

我有旨蓄(30),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31),既诒我肄(32)。不念昔者,伊余来墍(33)。

【注释】

(1)习习:和暖舒适的样子。谷风:东风。(2)黾(min)勉:努力,勤奋。(3)葑、菲:蔓菁、萝卜一类的菜.(4)不以:不用。下体:根部。(5)德音:指夫妻间的誓言。违:背,背弃.(6)迟迟:缓慢的样子。(7)中心;心中。违:恨,怨恨。(8)伊:是。迩:近。(9)薄:语气助词,没有实义。畿(ji):门坎。(10)荼(tu):苦菜。(11)荠(ji):芥菜,味甜。(12)宴:乐,安乐。(13)泾:泾水,其水清澈。渭:渭水,其水浑浊。(14)湜湜(Shi):水清见底的样子。沚:止,沉淀。(15)不我屑以:不愿意同我亲近。(16)梁:河中为捕鱼垒成的石堤。(17)发:打开。笱(gou):捕鱼的竹笼。(18)躬:自身。阅:容纳。(19)遑:空闲。恤:忧,顾念。(20)方:用木筏渡河。舟;用船渡河。(21)丧:灾祸。(22)匍匐(pufu):爬行。这里的意思是尽力而为。(23)慉(xu):好,爱。(24)讎(chou):同“仇”。(25)阻:拒绝。(26)贾(gu):卖。不售:卖不掉.(27)育恐:生活在恐惧中。育鞠:生活在贫穷中。(28)颠覆:艰难,患难。(29)毒;害人之物。(30)旨蓄:储藏的美味蔬菜。(31)洸(guang):粗暴。溃:发怒。(32)既:尽.诒:遗留,留下。肄(yi):辛劳。(23)伊:惟,只有。余:我。来: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墍:爱。

【译文】

和熙东风轻轻吹,陰云到来雨凄凄。同心协力苦相处,不该动辄就发怒。

采摘蔓菁和萝卜,怎能抛弃其根部。相约誓言不能忘,与你相伴直到死。

出门行路慢慢走,心中满怀怨和愁。路途不远不相送,只到门前就止步。

谁说苦菜味道苦,和我相比甜如荠。你们新婚乐融融,亲热相待如弟兄。

有了渭河泾河浑,泾河停流也会清。你们新婚乐融融,从此不再亲近我。

不要去我鱼梁上,不要打开我鱼笼。我身尚且不能安,哪里还能顾今后。

过河遇到水深处,乘坐竹筏和木舟。过河遇到水浅处,下水游泳把河渡。

家中东西有与无,尽心尽力去谋求。亲朋邻里有危难,全力以赴去救助。

你已不会再爱我,反而把我当敌仇。你已拒绝我善意,就如货物卖不出。

从前惊恐又贫困,与你共同渡艰难。如今丰衣又足食,你却把我当害虫。

我处存有美菜肴,留到天寒好过冬。你们新婚乐融融,却让我去挡贫穷。

对我粗暴发怒火,辛苦活儿全给我。从前恩情全不顾,你曾对我情独钟。

【读解】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是一个获得平衡的问题。正如时髦话说的,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少了另一半,这一半就失去平衡垮掉了。夫妻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夫妻各撑半边天,“人”字就树立起来了,家也就有了。

问题在于,取得平衡容易,保持平衡长久不变困难。建立家庭容易,维持家庭生活正常运转困难。追求尽善尽美,追求永恒,是人皆有之的共同理想。现实可以朝理想前进,却难以完全到达。中途转向或中途偏航是常有的事,完全达到理想境地却很少见。

常言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夫妻的争吵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在具体的、有形的、物质的层面上争吵,比如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抚养子女孝敬公婆之类;在。。理的、无形的、精神的局面上争吵,比如为性格冲突、观念差异、精神追求之类。可以说,这两个层面大的任何一种争吵,都有可能导致夫妻反目,分道扬镳,形同路人,视若仇敌,至死不相往来,甚至加害于曾经亲女。手足的对方。

也可以说,天下最亲密的关系是夫妻关系,而天下最危险、最脆弱的关系也是夫妻关系。

然而,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不一样的是,对夫妻关系最大的威胁和危险是来自外部,来自外部力量的诱惑。夫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争吵导致“人”字解体、平衡丧失,需要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多次的重复。一两次争吵不足以构成威胁,两三次、三五次甚至也不会有根本的妨碍,都还有妥协、缓和、补救、修好的回旋余地,都还可以退后一步天地宽。来自外部的威胁和诱惑,可以迅速地从根本上瓦解“人”字的平衡。这种致命的炸弹,常常就是另外一个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的异性。他或她出现在夫和妻之外,从外部吸引着妇或夫,先形成三角形,然后是一个“人”字垮掉,另一个“人”字搭起来。如今,这已是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的情形。对此无论是褒是贬,反正在一天天发生,还一天天多起来,地球也照样在运转。这些都是后话。时光倒流百年、千年,与如今应当有很大的差别。那时,人与人之间,夫与妻之间有种种维护其间关系的规则,也就是被称为“道德”的东西。这些规则不能说不严格,但却不能说是平等的。比如妻子,她不是独立的,要依赖于丈夫。而丈夫可以不依赖妻子,甚至可以拥有妻子之外的妾。这样一来,规则对丈夫移情别恋网开一面,为夫妻关系遭受威胁和危害留下了一道不设防的地段。关系焉有不失去平衡的保证。

唯一剩下的东西,就是内在的“良心”了。可是,良心也是非常脆弱的,即使有朝夕相处建立起来的“一日夫妻百日恩”,也难以抵御新人的诱惑。

所以,昔日的妻子被抛弃,道德规则本身就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播下了悲剧的种子。弃妇诗,便是由这种子开出的幽怨的花朵。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6)

式微——小人物的牢骚

【原文】

式微式微①,

胡不归②?

微君之故③,

胡为乎中露④?

式微式微,

故不归?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注释】

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②胡:为什么。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译文】

暮色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官家事,

怎会顶风又饮露!

暮色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老爷们,

怎会污泥沾满身!

【读解】

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骚的小诗,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个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广大民众得到命令去修筑长城,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遥远得难以想象,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长城,反正不得不修。

这篇寓言式的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处境,大概适合于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小人物没有大多的奢望,没有无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饱穿暖居安。他们的纯朴忠厚与愚昧无知并存,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着。他们只管“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所以鲁迅说他之所以写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现在来看,身为小人物而敢于发牢骚,并且牢騷之辞竟可录入书中,成为经典,来教育后代,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它让人想到,千方百计要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把不满自己统治的言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究竟是愚昧还是一种权谋?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7)

简兮——审美与寻求知音

【原文】

简兮简兮(1),方将万物(2)。

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4)。

硕人俣俣(5),公庭万舞(6)。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7)。

左手执籥(8),右手秉翟(9)。

赫如渥赭(10)公言锡爵(11)。

山有榛(12),隰有苓(13)。

云谁之思(14),西方美人(15)。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1)简;鼓声。(2)方将:将要。万舞:一种大规模的舞蹈,分为文舞、武舞两部分。(3)方中:正中。(4)在前上处:在行列前方。(5)硕人:身材高大魁梧的人.俣俣:大而美的样子。(6)公庭:国君朝堂之庭、(7)辔(pei):马缰绳。纽:用丝织成的宽带子(8)籥(yue)古时一种管乐器的名称。(9)秉:持。翟(di)野鸡尾巴的毛。(10)赫:红色。渥:厚。赭(Ze):红褐色的土。(11)公:指卫国国君。锡:赐。爵:古时的酒器。(12)榛:树名,一种落叶乔木,果仁可食。(13)隰(Xi):低湿的地方。苓:药名。(14)云;语气词.没有实义。(15)西方美人:指舞师。

【译文】

鼓声咚咚擂得响,舞师将要演万舞。

日头高照正当顶,舞师正在排前头。

身材高大又魁梧,公庭里面当众舞。

强壮有力如猛虎,手执缰绳真英武。

左手拿着六孔笛,右手挥动雉尾毛。

面色通红如褐土,国君赐他一杯酒。

榛树生长在山上,苦苓长在低湿地。

心里思念是谁人,正是西方那美人。

西方美人真英俊,他是西方来的人。

【读解】

一位旁观者,以赞赏的目光欣赏一位舞蹈者的英姿,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从语气来看,显得像是一位很有素养的女性对英武的男子汉的赏识,似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慨。

其实,这是一种审美。当人处在旁观者的地位,同对象保持着一种距离,只把对象当作观照的对象之时,他实际上对对象采取的是一种审美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功利目的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倘若他一心想到的是占有对象,那么他所持的就已经不是审美的态度了。

审美要求保持距离,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欣赏;寻求知音则要消除距离,与对象相互交融,寻找共鸣点。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审美可以使人超脱,精神得到净化;知音可以让人感奋,情感得到激发。

在两性关系里,亲密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审美态度和寻求知音的态度。把对方当作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可以使人确信自己的选择和情感投向,充分看到对方的魁力。深入了解对方的特点,理解对方的愿望和要求,让双方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便会加深亲密的程度。

把握好这两种态度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运用。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使亲密关系和谐地发展,是一门生活的艺术。讲明其中的道理很容易,而要真正掌握,还得自己去体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恋爱中学会恋爱。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8)

泉水——出嫁女的思乡曲

【原文】

毖彼泉水(1),亦流于淇(2)。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3)。

娈彼诸姬(4),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5),饮饯于祢(6)。

女子有行(7),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8)。

出宿于于(9),饮饯于言(10)。

载脂载舝(11),还车言迈(12)。

遄臻于卫(13),不遐有害(14)。

我思肥泉(15),兹之永叹(16)。

思须与漕(17),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18)。

【注释】

(1)毖:泉水流淌的样子。(2)淇:河的名称。(3)靡:无。(4)娈(luan):美好的样子。诸姬;随嫁的姬姓女子。(5)泲(JT):地名。(6)饯:饯行。祢(ni):地名。(7)有行:出嫁。(8)伯姊;大姐。(9)干:地名。(10)言:地名。(11)载:语气助词,没有实义。脂:涂在车轴上的油脂。舝(xia)车轴上的金属键。(12)还:返回,回转。还车:掉转车头。迈:行。(13)遄(chuan):迅速。臻:至,到达。(14)不遐:不无,不何。(15)肥泉;卫国的水名。(16)兹:滋,更加。(17)须、漕:都是卫国地名。(18)写:用作“泻”,意思是宣泄。

【译文】

泉水清清汩汩流,一直流到淇水里。

思念卫国我故土,没有一天不相思。

同嫁姬姓好姑娘,要和她们细商量。

出门曾在泲地住,还在祢地饯过行。

姑娘出嫁到远方,远离父母和兄弟。

回家问候姑姑们,还有我的大姐姐。

出门曾在干地住,还在言地钱过行。

涂上车油上好轴,坐上大车回家里。

很快就能到卫国,应当不会有意外。

思念卫国的肥泉,不禁抚心长感叹。

思念故乡须和漕,心中愁思剪不断。

驾上大车去出游,聊以宣泄心中愁。

【读解】

这是一首出嫁女子的思乡曲。

思乡是对家园的依恋。谁都会说家乡好。这是人类普遍的心态。衡量家乡好的标准,显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那份梦绕魂牵的亲情。家乡完全可能很穷,很落后,很寒伧,没有丰富的物产和妩媚的山水,但这些对思乡人来说都不重要,都可以被忽略。

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铭刻在心灵深处的人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这些体验和亲情对个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既不可重复,也不可替代。哪怕是一些极小的细节,比如曾经采摘邻居的花朵而遭到责骂,背着父母下河洗澡,爬上屋顶恶作剧,放学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和东张西望,都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在脑海里突现出来,变成思乡恋情中的一部分。

家园感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和强烈的冲动的来源。久居家园不容易体验到这种冲动的强烈程度,也难以对思乡愁绪有深切的感触。一旦脱离家园,或者丧失家园,方才体会到家园的可亲可爱。游子思家,古今中外皆然,也是文学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失去家园,既是失去了肉体的寄居之所,同时也是失去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归依。犹太民族为重建失去的家园,忍辱负重,历尽坎坷,奋斗了三千年,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可见,无论对一个民族来说,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不可能一日无家园。即使没有实际存在的家园,必定会有心目中既神圣又可亲的家园。

有家不能回的忧愁,丝毫都不亚于无家可归的悲哀。在人遭受痛苦磨难的时候,家园家乡常常取代神灵上帝而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支柱和依靠,成为人们在痛苦磨难中坚持下去、与之抗争的力量源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是可贵的。

诗经全集与译文(诗经全文译文三)(9)

喜欢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