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打造文化强磁场)(1)

佛山市文化企业三十强发布会现场。戴嘉信 姚佳铄 摄

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再迎里程碑。6月28日,佛山市文化企业三十强榜单正式出炉,佛山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广东盈香生态园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入选。这是佛山首次进行全市文化企业评选,旨在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全市文化企业三十强既反映了佛山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规模实力,也提振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华刚表示,这些企业在把握大势、提振信心、创新发展等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大力弘扬。

●撰文:刘明 易云鹃

“三十强”营收总额超百亿

贡献全市文化产业营收11%

“多年来精鹰传媒在电视包装领域稳居全国前三。”

“毅丰电器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娱乐和舞台照明制造商之一。”

“可儿文化打造的动画片《东方可儿之摩登学园》曾在200多个电视频道播出,互联网点击率超3亿。”

“鋐利电子是联想、戴尔、索尼、惠普、东芝等全球著名笔记型计算机的音箱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5%。”

……

28日公布的佛山市文化企业三十强名单中,每一家都实力强劲。

这份名单历时半年出炉。去年12月,在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佛山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佛山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结合佛山近3年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重点,在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规模实力、产业创新、品牌效应五大指标,通过数据分析、走访企业、专家评审、信用审核等程序,最终形成三十强榜单。

入选榜单的企业涵盖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9个大类,包括内容创作生产(6家)、文化消费终端生产(6家)、创意设计服务(5家)、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5家)、文化娱乐休闲服务(3家)、文化装备生产(2家)、新闻信息服务(1家)、文化传播渠道(1家)、文化投资运营(1家)。

纵观榜单,上榜企业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市场竞争力,都取得了新的突破。近年来,佛山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不断增长,实现营收近千亿元,其中三十强文化企业营收为101.78亿元,贡献了11%的营收。当中,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5.6亿元;佛山鋐利电子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市增长,主营收入由2019年的3.2亿元增长至2020年4.3亿元、2021年4.8亿元。

探索“文化 ”模式

跨界创新领行业之先

经济、社会效益的共同取得,背后离不开“三十强”文化企业多年来的“文化 ”转型探索。他们通过理念、模式和业态创新,注重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不仅为佛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还为其他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范本,并把佛山文化和城市形象更好地传播出去。

内容为王是文化企业的经营之道和发展之本。“三十强”文化企业中,内容创作生产商占了很大比重。以精鹰传媒集团为例,自2007年成立以来,该企业从单一的电视包装业务,成长为聚焦网络视听“内容服务 IP运营”新生态的综合集团。当前,该企业累计出品约300部网络电影和网络剧作品,累计票房收入约20亿元,已贯通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综艺、短视频、游戏、音乐等多种IP形态。

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精鹰传媒集团近几年还围绕优质IP进行多维度开发运营,推动内容产业与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等业态跨界融合,实现IP盈利模式多元化。

“我们还是佛山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文化企业,陆续获得天星资本、东兴证券、中银国际证券等多家机构投资,年营收从原来的每年几百万元到2018年首次破亿元。”精鹰传媒集团副总裁谭志新介绍,“文化 金融”的创新思路不仅让公司获得了发展所需资金,还无形中赋予了公司更大的品牌价值,目前企业上市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这样的“文化 ”跨界转型在“三十强”中并非孤例。佛山市毅丰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毅丰电器”)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娱乐和舞台照明制造商之一,曾为北京冬奥会、央视春晚以及周杰伦、陈奕迅音乐会巡演等大型活动提供舞台设备。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陷入困境,但毅丰电器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同时开拓景点亮化、户外实景演出等新项目和欧美等新市场,成为“文化 科技 旅游”转型路径的新标杆。

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为了转型升级,用文化赋能传统制造,专门成立了广东可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动画片《东方可儿之摩登学园》大受欢迎,打造的“东方可儿”IP更是已实现日用品、游戏、图书、食品、服饰、文具等品类的授权及联名合作。此外,该司还打造了时装娃娃艺术馆,为市民游客提供文旅新体验。未来,该司还将整合多家玩具企业以及众多童装、文具制造企业资源,推进全产业链开发。

新业态与新集聚

助全市文化产业上新台阶

“三十强”文化企业只是佛山近年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侧面。非遗文创、电子竞技、电音等新业态的涌现和九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都为佛山文化产业攀新阶提供强劲支撑。

最近,在适安里古民居群的非遗集市上,融合佛山彩灯、佛山剪纸、石湾陶塑、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的文创、手信、潮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其中一款醒狮彩灯引得很多小朋友围观。这是佛山彩灯市级非遗传承人黄宏宇融合醒狮元素创作的“醒狮彩灯”。

“近几年我们的文创开发偏向跨界合作,并使用新型材料,跟随时代审美,旨在融入现代生活。”黄宏宇说,他们已经设计开发了多款DIY彩灯,从“醒狮彩灯”到端午节前推出的DIY龙舟灯,都很受欢迎,“第一批醒狮彩灯已经售出6000多份,最近的DIY龙舟灯没几天也差不多售了上万份”。

如今,包括佛山彩灯在内,佛山全市15项国家级非遗、56项省级非遗,大部分已经实现了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运作,陶艺、香云纱、剪纸、灯色、藤编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除了文创产业,佛山影视也正阔步走近全国舞台中央。自2016年南方影视中心落户佛山以来,佛山先后举办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功夫电影周等重大活动,影视企业从65家增长到1750多家,增长近30倍,影视产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电子竞技、电音等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则成为佛山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的新亮点。其中电竞产业从无到有,不仅承办了一系列大型赛事,还逐步聚集赛事场馆、产业园区、青训基地、电竞娱乐等上下游产业,有了产业集聚的势头。

得益于此,“十三五”期间,佛山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旅游业总收入5年累计3360亿元、接待游客2.47亿人次。再加上佛山出台了《佛山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佛山市全域旅游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2021年佛山累计发放文旅产业扶持资金超1亿元,而且2021年实施文体娱乐、住宿业“倍增计划”,新增规模以上文体娱乐、住宿企业134家,完成目标任务的111.7%,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电竞文创产业集聚区、陶瓷创意产业集聚区、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平洲玉器产业集聚区等九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结合此前佛山已有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7个,省级乡村民宿示范点7个,以及超3000家中小文化企业,这些都成为佛山文经相促的重要抓手。

扬帆奋进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作为广东省唯一入围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的候选城市,接下来佛山将紧抓机遇,用已形成的文化“强磁场”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