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回马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1)

楼台入池半边悬,

台下碧波流不断。

唐将当年惊回首,

马蹄落处涌此泉。

注:回马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五龙潭东南。泉池以料石砌成,面积约50平方米。水自池底多孔喷涌,串串如珠,碧波涵漾,锦鱼嬉游。相传五龙潭内建有唐朝武将秦琼府邸,一日秦琼在此遛马,战马腾空,马蹄落地处出现泉眼,故取名为回马泉。

38.虬溪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2)

月牙泉东有深潭,

虬龙卧底吐清泉。

小溪淙淙穿竹林,

泉声悠扬伴鸣蝉。

  注:虬溪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部,月牙泉北侧。泉池呈不规则形,以自然石驳岸,层垒叠出,突兀错落。池长、宽各约7米,深1.4米。北壁石上镌“虬溪泉”3字。泉水状如虬龙的岩石空穴涌出,哗然有声,如龙吐水,故名。水南流入溪,穿过竹林,注入西护城河。

39.玉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3)

白石幽洞涌玉泉,蔷薇好奇探头看。

泉击白石泉声喧,汲水烹茶值万钱。

注:玉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余乐池北侧。水自岩石洞穴中涌出,顺自然石驳岸的小溪蜿蜒东流。水质清冽甘甜,当地居民经常来此汲水烹茶。

40.濂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4)

泉水遍地流,人在石上走。

儿童水中戏,此间无三伏。

濂轩连玉亭,翠竹接岸柳。

举杯品香茗,忘记愁与忧。

注:濂泉位于五龙潭公园西北隅,贤清泉南侧。泉池呈不规则形,长、宽各约20米,深2米。池上架平台,建寒玉亭,有曲廊连接濂轩。曲廊两侧,巧石秀立,修竹滴翠,花木葱茏。轩前地面开阔,铺以青石板,泉水由石板缝中渗涌,漫溢其上,成为夏日儿童戏水之乐园。

41.华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5)

一山孤秀华不住,

万荷争艳广平湖。

华阳宫前有碧泉,

山光荷影一潭收。

  注:华泉位于华山(古称华不注山)南麓。泉水东流注入华山湖,即旧称之广平湖。湖中植有荷莲,碧波涵荡,华山倒映其中,颇富诗情画意。

42.浆水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6)

回龙山下平湖前,

依山面水有清泉。

水质甘冽如琼浆,

烹茶煮饭格外鲜。

  注:浆水泉位于历城区姚家镇回龙山西麓,面对浆水泉水库,泉水自洞穴中涌流,常年不涸,甘甜如米汁,故名。

43.砚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7)

天下第一砚,

墨池碧如渊。

砚山作巨笔,

画布是苍天。

注:砚池位于历城区姚家镇砚池山北麓,因山而得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开矿,触动泉脉,水涌而成池,常年不涸。池水面积4000余平方米,深达20余米,澄澈空明,涵养泛荡。池岸陡崖峭立,巨石垒叠。砚山即砚池山,砚泉即在砚池山脚下。山光水影,红亭绿树,景色美不胜收。

44.甘露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8)

开元古寺有幽泉,

泉眼倒挂峭壁间。

青崖滴翠入碧潭,

恰似珍珠落玉盘。

注:甘露泉位于历城区姚家镇佛慧山开元寺遗址南侧石崖下。因水味甘甜如露而得名。水自崖壁渗出,淋漓如滴露,故又称“滴露泉”。

45.林汲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9)

古寺藏神泉,泉眼壁上悬。

名号曰林汲,当年隐士选。

泉水冽且甘,四季流不断。

游人争相品,倦乏立消散。

  注:林汲泉位于龙洞(东佛峪)风景区钓鱼台东崖壁上。泉水自崖壁石穴中涌出,常年不竭;盛水时期,倾泻而成飞瀑,如银练飘舞,跌落崖下石潭,喷珠溅玉,溢而为溪,蜿蜒于幽谷之中。溪畔磐石上,镌清乾隆年间所书隶体“玉佛池”三个大字。周围奇峰深涧,怪石嶙峋,林木丰茂,百鸟啾鸣。清代著名学者、邑人周永年曾筑“林汲山房”,读书于此,晚年请人绘“林汲山房图”以资纪念。

46.斗母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10)

城南有泉浮云端,

栖身崇山断崖间。

古木饮泉更苍翠,

斗母故事代代传。

  注:斗母泉位于十六里河镇斗母村北石崖下。泉水自岩壁洞穴中流出,汇聚于池,供村民饮用。池畔有连根同生之车梁木与刺楸古树,为济南地区同类树中最大之树。临泉建斗母宫。

47.无影潭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11)

半顷碧潭闹市居,

水静波宁杨柳依。

问潭那得清如许?

为有万泉涌水底。

注:无影潭位于天桥区无影山下。此山岩石间多有泉源,泉水汇注而成潭,面积约5000平方米,最深处达2.65米,水质清澈,常年不涸。潭周石砌两层护岸,绿树繁茂,碧草如茵。

48.白泉

七绝绿水钟灵映碧空(济南七十二泉诗)(12)

平地起波澜,

千年流不断。

当年喷白沙,

如今润良田。

  注:白泉位于历城区王舍人镇纸坊村北。《历城县志》载云:“白泉出纸坊庄北,方十亩,中有大泉,间数刻一发,声如隐雷,多涌白沙,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