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10大危险(房颤危险如此之大拿什么拯救它)(1)

■作者简介 刘 旭 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大领军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中国的房颤患者高达1300万。这种常见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脑中风的发生率。

房颤初发的时候,人们往往不重视,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房颤虽然不像某些心脏疾病会让人晕厥或猝死,但它算是一个‘温柔杀手’,最终有可能导致中风,心功能减退,以及生活质量下降。”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旭和房颤打了二十多年交道,他深知这一疾病的危害。

有些患者不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从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房颤,而且还容易伴有肺动脉高压,错失手术治疗的机会,最终只能用药物维持。刘旭主任一直强调房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是在阵发性房颤往持续性房颤发展的时候。当然房颤作为“缓病”,可以允许患者有一定的犹豫期,先尝试着采用药物治疗。但这个疾病是进展性的,它一定会越来越重,不可能自愈。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由于病情比较局限,所以导管消融的成功率相对高,不易复发。如果不及时治疗,也许3-5年后,很多患者就不能再实行手术了。尤其是不少患者是在中风之后,迫切地想要通过手术治疗房颤,控制卒中,但中风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此时再来治疗意义已经不大。

还有很多患者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房颤发作几次之后,症状减轻了,会以为房颤好转了。其实这恰恰是病情加重了,房颤患者在阵发性阶段,发病时心跳一会快,一会慢,症状十分明显。当这些患者的房颤从阵发转变为持续性房颤时,因患者对这个情况的长期耐受和持续性房颤时心跳相对缓慢,实则说明病情加重,更需要及时治疗。

其实消融手术只是一个微创手术,术中出现生命危险的比例也只有千分之一。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就是通过静脉穿刺的方法,送进一根直径只有3—4毫米的管子(心导管),进入心脏房颤的病灶部位,消融和祛除房颤病灶。你所看到的这个活动的黑影,正是在清除病灶。等到清除完毕之后,再把这根心导管从穿刺的部位撤出体外,进行局部止血。体外是看不到任何疤痕的,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患者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3月16日上午8:30,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举办的房颤疾病患宣教活动将在胸科医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241号)5号楼13层多媒体教室举行,由刘旭教授及领衔的心内科专家团,将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