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著名小说和译著(小说精读郑振铎)(1)

编者寄语

有些记忆是身临其境感受所得,有些记忆是别人口口传递而得,不管哪种能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背后都有不同寻常的故事。生活本身就是很好的故事,能用文学语言将生活演绎为文学作品、升华生活的韵味就是一种艺术。作家郑振铎这篇短篇小说,用细腻、真实、亲切的文笔,生动地刻画了他年幼而早夭的五叔形象。为什么年幼的五叔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如此刻骨铭心?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会勾起读者哪些亲情的回忆?一起品味。

文本研读

五叔春荆

作者:郑振铎

祖母生了好几个男孩子,父亲最大,五叔春荆最小。(几个中略去其他,表明五叔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为下文做铺垫。)

当五叔夭死时,我还不到七岁。到了现在,自然已记不得他是如何的一个样子了。可不知怎的,这位不大认识的叔父,却时时系住了我的心,成为我心中最忆念的人。(七岁早夭,却成了“我”最忆念的人。看似平淡的文字里蕴含着波澜,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总写“成为我心中最忆念的人”,引出下文。

这个忆念,祖母至今还时常叹息着把我挑动。她每每微叹着说,五叔是你几个叔父中最听话的,三叔常常挨打,二叔更不用说,只有他,从小起,便不曾给她打过骂过。五叔读书又用功,常常几个哥哥都出去玩了,他还独坐在书房里看书,一定要等到天黑了,方才肯放下书本。也写得一手好楷书,那些字,个个工整异常,他记账也是这个样子的,慢慢的一笔笔的写下来,从没有写过一个潦草的字,也没有做过一件潦草的事。那个时候,家里的杂事,没人管,要不是五叔在家,她真是对付不了。二叔有时还打丫头,三叔也偶有生气的时候,只有五叔从没有对丫头、对老妈子、对当差的说过一句粗重的话,他对他们都是一副笑笑的脸儿。在他死时,家里哪一个人不伤心,连小丫头也落泪了。唉,你这样好的五叔,可惜死得太早!每当回忆起伤心的情景,祖母总是默默的不言一会儿,沉着脸,似乎心里很凄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祖母的叙述正面表现五叔的听话、好读书、楷书好、善管事、对人和善的特点。通过五叔死时家里人的伤心及祖母的语言及表情描写,侧面突出五叔的优秀。这些是“我”对五叔“忆念”的深刻的缘由。)

每到夜晚,祖母便在烟铺上坐着,慢慢的烧着烟,嗤、嗤、嗤的吸着。她是最喜欢我在这时陪伴着她的。在烟兴半酣时,她有了一点感触,又对我说起五叔的事来。(“每到夜晚”“又对我说起”,表现祖母对五叔深深的思念,更加深了“我”对五叔的印象。)

祖母道:“唉,你不晓得你五叔当初怎样的疼爱你!(直接抒情。引出下文“疼爱”的具体内容。)他常常把你抱着,在天井里打圈子,他抱得又稳又有姿势。你那时也很喜欢他呢,见了你五叔走来,便从奶娘的身上伸出一双小小的又肥又白的手来。叫道‘五叔,抱,抱’,你五叔便接了你过来抱着。你在他怀抱里从不曾哭过。我们都说他比奶娘还会哄孩子呢。像你二叔,他未抱你上手,你便先哭起来了。全家都说,你和你五叔缘分特别的好。有一年,你出天花,你五叔真是着急,书也无心念了,天天拜菩萨,请医生,取药,就是煎药,也亲自动手。你现在都不记得了罢?”(写五叔对“我”的“疼爱”。直接引用祖母的话,抒情、议论、细节描写相结合,更加真实可信,更加感人。)

真的,我如今是再也回想不起五叔的面貌和态度了,然而祖母屡次的叙述,却使我依稀认识了一位温厚仁爱的叔父。

>>>第二部分:写“最忆念”的原因——五叔的“温厚仁爱”。

祖母曾把五叔病死的原因,很详细的告诉过我们,而且不止告诉过一次。她凄楚地述说着,我们也黯然的静听着。夜间悄悄无声,如豆的烟灯,在床上放着微光。(用词准确,强调祖母对失去五叔的伤心。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凄凉的内心。)

那一年,祖母回故乡,五叔跟随着。她在家里住了几个月。恰好祖姨新死了丈夫,心里郁郁不快。祖母怕她生出病来,便劝她搬到我们家里来同住。她踌躇了几时,便同意了。她把房子和重笨的器具卖掉,然而随身带着的还有好几十只皮箱。这样多的行李,当然不能由旱路走。五叔便专雇了一只闽船,护送着祖姨从水路走。祖母则由五老爹伴随着从旱路走。哪想到,那条船途中触了礁。祖姨只得带了些重要的细软,和五叔上了舢板。不想岸边沙滩上水很浅,舢板靠不上岸。五叔便把长衫卷了起来,脱了鞋袜,负着祖姨,在水中走上了岸。(写五叔护送祖姨的连续动作。小小年纪,遇到危险时,负责任、有担当,突出了五叔形象的高大。为五叔的生病埋下伏笔。)

五叔身体本来很细弱,自涉水上岸之后,便觉得不大舒服,时时在夜间发热,但他怕祖母担心,一句话也不敢说。(写五叔的懂事,也为病情严重埋下祸根。)病一天天的加重,以至于卧床不能起。祖母忙请医生给他诊看,这病已是一个不治的症候了。临死时,他除了说自己辜负了养育的深恩而不能报,劝祖母不要为他悲愁,一句别的吩咐也没有。他平安而镇定的死去。在五叔安静的躺在床上、微微的断了最后的一口呼吸时,祖母的心碎了!她整整地哭了好几天。到了一年两年后,想起来还是哭。到了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还是常说:“唉,你五叔,可惜死得太早!”(写五叔病情加重的过程、五叔的懂事以及祖母二十多年来的伤心、惋惜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写五叔死亡的原因。

前几年,我和三叔归到故乡扫墓,我们立在阴沉沉的松柏林下,面前是一个圆形墓,墓石上的字,已为风雨所磨损,但还依稀地认得出是“亡儿春荆之墓”几个大字。我黯然的站在那里,山中无比的寂静,乌鸦呀呀的由这株树飞到那株树上去。

>>>第四部分:写“我”对五叔的祭奠。重点写坟地的阴沉、寂静的环境,寄托“我”的沉痛的哀思。

(有删改)

知识建构

//衬托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除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外,还可以用周围的环境、其他人物来衬托人物外貌的美丑或品质的优劣。本小说主要通过祖母的叙述表现五叔春荆的良好品质及五叔对“我”的关心爱护,从而表达“我”对五叔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作者在塑造五叔形象时,与三叔和二叔对比,侧面表现五叔的听话、和善的特点;又通过五叔去世时家里下人流泪的情节,进一步突出五叔和善的品质。正侧面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