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刘伯温的墓碑,其中的“文成”就是他的谥号)
古代的统治阶级最看重什么?生前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死后青史留名,千古歌颂。在世时他们权势滔天,过得自然逍遥无比,而死后朝廷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还会给予哀荣,这哀荣便是今天给您介绍的“谥号”。
(最早的谥号就是为了表彰周公和姜太公这两位功勋彪炳的大臣)
谥号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由于周公旦和太公望对周王室有大功(周公辅佐成王,奠定王朝基础;姜太公在牧野大败纣王军队,开创王朝篇章),所以周天子在他们死后给予谥号作为褒奖,这就是谥号的起源:“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睳谥法。谥者,行之夡;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 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逸周书》详细介绍了有哪些谥号,谥号背后的具体意义)
《逸周书·谥法解》中对谥号也解释的很清楚,就是古代立有大功的臣子死后赐给他们“善号”来表彰功绩。早期皇帝和大臣都用谥号,后来皇帝采用庙号,谥号就逐渐成为大臣的死后荣誉,谥号用字极为考究简短,可谓是汉字注解的精华,毕竟一个字或数个字就浓缩概括了死者的一生,每一个字都意义深远。而且大臣们也把这谥号当成终极荣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臣们对谥号如此追捧?
(范仲淹谥号为“文正”,所以人们称呼他为“文正公”,“文正”是封建时代文人谥号的最高荣誉)
首先谥号稀有,谥号一般来说分为私谥和公谥,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或士大夫死后,他的同僚、门生们私人拟定的谥号;而公谥则是朝廷颁发,皇帝认证,以后要载入史籍,从重要性来说就天差地别,而且私谥不为官方所承认,所以古代提谥号均以公谥为准。
但公谥不好拿,只有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在汉朝和晋初,只有侯以上的爵位才资格获得谥号,这也是李广虽然战功卓著,但依旧没有谥号的原因。唐朝时期三品官以上才能定谥号,明清时期将标准提升到了一品,除非你官至宰辅,这谥号的事儿就不用想了)所以谥号也代表着咖位和朝廷地位,这也就难怪官员们对此眼热羡慕不已了。
其次谥号是朝廷对官员这一生功绩的评价和总结(谥号会载入史册,甚至会影响到后世对你的看法)。既然是总结,那么就有可能是表扬(美谥)也可能是批评(下谥),所以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都为了这一荣誉大动心思,不但想要谥号,还要个流芳千古的美谥。
(为什么曾国藩谥号为“文正”左宗棠和张之洞会不满?因为这谥号给了你,我们就没有了!)
更何况谥号不但有其特定的涵义,而且还排了等级,根据个人生前的贡献和成就不同,谥号同样有高低上下之分,诸位大人是既希望自己得到美谥流芳千古,又私底下较劲生怕落后他人。比如晚清名臣张之洞,这位大爷自恃功冠群僚,结果得知曾国藩死后获谥“文正”大为不爽,愤愤的说:“如涤生者(曾国藩字涤生),也能谥'文正’,那我又该得谥如何?”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像曾国藩这样的人也能得如此尊贵的谥号?不平之意溢于言表。张之洞还留了几分面子,脾气直爽的左宗棠老爷子就没这么好说话了,他冷笑一声说:“他能得'文正’,那我们岂不是要谥‘武反’?”
别人得了美谥为啥这两位如此眼红呢?还不是因为“文正”是文官谥号最高等级,一般绝不轻易授予,曾国藩得了,那就代表张之洞和左宗棠没机会了,而且以后的谥号肯定要比曾国藩低,这让两个眼高于顶的大臣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可见这谥号既关系到千秋万载之后的荣誉,又关系到尊严、脸面,也就难怪官员们一个个如同饿急了的狼一般盯着,生怕这好谥号被别人抢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克复中原,“忠武”一词是对丞相的最好谥号)
一般来说,在唐以前对君主的谥号很讲究,但对臣子却没这么多弯弯绕,在文官和武官定义也很模糊,唐以前就是根据大臣的功绩、职业和性格对着谥法表选择合适的就行了。咱们举个例子,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的谥号只有一个字“文”,文字在谥法表上的解释为“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赐民爵位曰文。”单从“经天纬地”、“道德博闻”这几点来看“文”字是个妥妥的美谥。
咱们所熟知的诸葛亮谥号为“忠武”,按照谥法解释为“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同样是对诸葛丞相一生最好的写照。
(魏征是历史上第一个谥号为“文贞”的臣子,唐时“文贞”也发展成为了最高级的谥号)
而东晋名臣王导的谥号是“文献”,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高级的谥号,献字的解释为“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尽管整个东晋名臣武将众多,但只有奠基人王导才有这个殊荣,可见这一时期谥号就已经开始出现垄断性,谥号也存在了一定的优劣之分。
到了唐朝时期,谥号一方面仍保持文武混用,另一方面君主和大臣们所青睐的谥号又发生了改变,“文献”开始变得不那么高级,取而代之的则是“文贞”,按照谥法解释为“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在皇帝有意识的引导及其御用文人的鼓吹下,“忠君爱国”成为士大夫们的最高行为准则,于是“文贞”也被赋予最特殊的意义,著名诤臣魏征死后就被授予“文贞”,随后名臣陆象先、宋璟、张柬之等人也得到了“文贞”的荣誉。玄宗时期大臣张说死后谥号定为“文贞”,按理来说给别人定谥号事不关己,但“文贞”实在是太诱人,太稀有,你要是拿走了我们就没有了!于是有些眼红的大臣就质疑以张说的能力功绩给这个谥号实在是太抬举他了,最后还是皇帝亲自下诏才结束了朝臣们的争论。可见为了谥号,大臣们也顾不得什么同僚之情,大家都对“文贞”虎视眈眈,凭什么就你能够得到?
(司马光以“文正”为最高,而他最终也如愿以偿得到了“文正”这个谥号)
宋承唐制,所以依然以“文贞”为最高,早期的几个名臣李昉、王旦等都被谥为文贞。宋仁宗时期皇帝的名字叫赵祯,为了避讳便将“文贞”改为“文正”,等到北宋名臣夏竦被皇帝定谥为“文正”时,旧党领袖司马光第一次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在他看来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如果能被谥为“文正”,那真是大臣们最顶级的荣誉啊!经过文坛大佬司马光的这一番吹嘘,文正从此以后便成为人臣至高的谥号,皇帝轻易不给,大臣们想的发疯,北宋加南宋数百年时间,得“文正”谥号的不过也区区九人: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宋中期,谥号已经开始有了系统的定义法则,不再从《谥法表》上挑选,文官武将统一用文、武开头,“文”以“正”为美,后跟忠、恭、成、端、恪、襄、顺等字;而武以“忠”为美,后面跟勇、穆、刚、德、烈、恭、壮等字。
(尽管岳飞的谥号应当为“忠武”,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地称呼他为岳武穆)
由于谥号是文官制定,所以武将的谥号在重要性和文采性上比文官要差,不过封建王朝还有一种文武大臣通用的谥号来表彰特殊贡献的大臣,这类谥号被称为通谥。通谥则以忠武为最高,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等。忠武起源于汉丞相诸葛亮的谥号忠武侯,诸葛丞相“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得到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高度赞美,所以他的谥号就成为了后世对臣子的最高评价之一。后世得“忠武”者也都是叱咤风云,有定国安邦之功的伟人。比如唐朝名将郭子仪,宋朝的韩世忠,岳飞(本来岳飞谥号为“武穆”,在武将谥号中排名第三,而平冤昭雪后改谥为“忠武”,以示皇帝对他的愧疚和褒奖)。明朝开国双壁之一的常遇春,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之下也给他定谥号为“忠武”。
到了明朝,谥号的优先等级又发生了变化,文官的最高谥号为“文正”不变,后跟贞(宋朝灭亡,所以贞字不用避讳,成为了次一级的谥号)、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等字;武将以“武宁”为美(开国大将徐达的谥号就为最高的“武宁”),而后跟毅、敏、惠、襄、顺、肃、靖、等字。
(李善长和刘伯温,老哥俩谁也没捞到一个“文正”)
不过任凭朝代如何变化,“文正”始终是大臣们心中的那抹白月光,无他,这谥号实在是太稀少也太诱人了!元朝享国九十八年,得“文正”者不过区区六人(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到了明朝就更抠门了,皇帝把这“文正”都给捂热了也不愿意给大臣们,开国宰相李善长没有,刘伯温没有(文成),解缙没有(文毅),于谦也没有(忠肃),内阁三杨更没有,到正德时帝国已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竟没有一个大臣的谥号为“文正”!
(得知自己的谥号是“文正”,将死的李东阳甚至跪下给杨一清磕头)
正德时期大学士李东阳忍辱负重将权阉刘瑾斗倒,给混乱的朝廷以平静,这位从先帝孝宗时期就享誉天下的大臣个人声望更达到了顶峰,在他病重时大学士杨一清去看望李东阳,见李东阳正在为自己的谥号担忧,杨一清拍着胸脯发誓将为李东阳争取“文正”,这可是帝国第一个“文正”!李东阳不顾自己重病将死,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向杨一清磕头,您就知道“文正”在文人心中何其重要!
不过明朝也的确抠门,两百多年的历史,得“文正”者不过区区四人: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其中方孝孺还是南明时期追赠的,等于只有三人。
(汤斌,清朝“文正”第一人,由乾隆打开了这个口子)
清朝得“文正”谥号者就比明要多得多了,一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本来康熙雍正口子把的很紧,但架不住儿孙败家啊,这八个获得“文正”殊荣的大臣中,汤斌理学名臣,刘统勋、曹振镛、曾国藩确实劳苦功高,谥号“文正”实至名归,但其他像朱珪等人不过是以以帝师之尊谥文正,朱珪为嘉庆帝师,杜受田为咸丰帝师,李鸿藻为同治帝师,孙家鼐为光绪帝师,这就颇有些滥觞,不足为贵的意思了。
(中兴四名臣,这四位老爷子互相不服,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曾国藩得了“文正”,其他人是啥表情)
不过再怎么不足为贵,这可是“文正”啊!古往今来能得文正的不超过二十个,自己要是得了这个谥号祖坟都得冒青烟!三朝元老又如何?张廷玉照样只谥“文和”,皇亲国戚又如何?索尼死了不是照样只谥“文忠”?再看看林则徐、陈廷敬、李光地,这些名臣更没这个福分,如果你得到了“文正”,那就说明在朝廷、皇帝心中你已经超越了他们,但凡有点野心的大臣哪个不是对“文正”垂涎三尺?湘军的曾国藩,楚军的左宗棠,淮军的李鸿章,还有刘坤一、张之洞,这些大臣赶上乱世平定太平军和捻军,黄马褂、双眼花翎是得了不少,但对着至高荣誉“文正”却都无法染指,于是哥几个在同一起跑线,共同为了谥号而努力。
(左宗棠不是进士出身,所以他的谥号为“文襄”还是皇帝特别恩赐,左大人,您赚啦!)
但让所有人都大失所望的是曾国藩先死而且还率先得了“文正”这个称号!按照清朝惯例,下一个“文正”得等到新君继位再说,老哥几个年纪都一大把了,谁能等得到?所以张之洞愤愤不平,左宗棠冷笑连连,李鸿章也是有苦说不出,毕竟这几个都是眼高于顶的人物,输给曾国藩他们不服啊!
(张之洞就比较惨了,据说他的遗折触怒了庆亲王,所以谥号被有意打压)
最后这几位结果如何呢?李鸿章死后得谥号“文忠”(排名第四,不怎么高),而张之洞和左宗棠就比较惨了,这哥俩一个得罪了庆亲王,一个压根就没考上进士,死后都谥号为“文襄”,文襄在谥号等级中排在二十二名…….简直低到了千里之外,您两位也别嫉妒曾国藩了,就连李鸿章也比您要领先个十几级啊!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文襄在清朝往往授予既有学士背景又有军功的大臣,所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低。但对比一下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荣禄谥号同样为“文忠”),再不济看看刘坤一(刘坤一谥号为“忠诚”,等级也比“文襄”要高上许多)、胡林翼,同为封疆大吏的张之洞这谥号实在是太寒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