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读完之后点赞、关注。如果能够留言评论,更是感激不尽,我会尽量回复。您的支持就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同时期待您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谢谢!

应该说,是露天电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童年的眼睛里,不再仅仅是塔子山,不再仅仅是阴河水,不再仅仅是庄稼地,也不再仅仅是牛和羊、猪和鸡。

更多地看见了童年之外的风景,看见了比童年更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露天电影因此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成长的轨迹。那些电影里的对白、情节,那些激情的音乐背景、那些顶天立地的豪言壮语、那些朴素的生活方式、那些腥风血雨的时代壮行,无一不在熏陶着童年稚嫩的心灵,左右着童年纯洁的理想模式。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1)

可以说,露天电影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记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露天电影始终是丰富生活的重要娱乐项目。

尤其在广大农村,两根木头杆子,一面宽大的白色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或站或坐的仰着脖子的人群,几乎构成了露天电影院的全部要素。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2)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3)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4)

进入八十年代初,大庙公社的露天电影突然变得少了很多,原来每个月至少四五场的电影,变成了两三个月才有一场。

原因在于公社的大礼堂经过翻建整修后,变成了电影院,里面摆满了一排排的椅子,比在大街上看露天电影舒服多了,当然,看电影也需要花钱了。

在电影院的门口,焊上了两道一米半高的铁护栏,在铁护栏的中间是一条仅供两人通过的通道,只有买了票的人才有资格通过通道进入电影院看电影。

长久以来养成的看电影不花钱的习惯,让很多人花钱买票看电影不痛快。最初票价两毛钱,可时间不长便涨到了五毛钱,这更加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有时候,电影院前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因没买票进不了电影院骂骂咧咧,更有少数自觉比较牛逼的人物,不买票硬往里闯,使得每天的电影院前呜闹喊叫,吵骂声不断。

而东西街的一些年纪轻轻的“街溜子”们,仨一群、俩一伙地在电影院前晃荡,或是趁乱浑水摸鱼进入电影院白看一场电影,或是见到穿戴洋气、长相漂亮的女人“嗷嗷”起哄。

近在咫尺的派出所的警察们也是疲于应付,直到电影正式开演了,乱哄哄的局面才慢慢地结束。

看到大人千方百计地逃票,我们小孩子也琢磨着不花钱看电影的路子。因为只要混进了电影院,就有座位,舒舒服服地享受几个小时。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5)

起先是狗剩同学发现了别人逃票的秘密,就是检票员验过票以后,会随手将收来的票扔到身后的一个纸箱子里。电影院大礼堂的门口是十几层的水泥台阶子,检票员站在最高那层,检票的时候光注意前边的人,不注意后边的废票纸箱子。

于是,在检票到快要结束前的十几分钟里,我们趁检票员不注意,用在棍子头抹了浆糊的长木棍儿,偷偷地从铁护栏的缝隙中伸进去,从纸箱子里往外粘检过的票,然后再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大摇大摆地持票入场。

刚开始的时候,心虚得很,怕被检票员认出来,可走过几次以后,检票员只看票不看人,我们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自由出入了。

由于电影院内的座位经常坐不满,所以就没有对号入座一说,谁先进去,谁就能抢到前边的好座。

如此不花钱看电影的日子很是悠哉,可惜好景不长,没过两个月,我们用木棍儿粘票被东街的永民发现了。于是,这家伙如法炮制,也玩上了这个路子。

但这小子不讲究,粘了票自己白看电影就挺好个事儿,结果,有一天,他一下子粘出来了四五张票,自己用不了,便动了歪心思,想着把多余的票卖出去。

看着电影院门口哄哄嚷嚷的人,他便把价值每张五毛钱的电影票以每张三毛钱的价格出售了。

一下子挣了一块多钱,永民挺高兴,瞅冷子又去粘票,结果恰好被回头咳嗽打喷嚏的检票员看见了,吓得永民撒腿就跑。

虽然检票员没追,但如此不花钱白看电影的好事儿算是到此为止了,因为检票员再收回票直接撕了。为此,小伙伴们没少将永民的祖宗八代进行了经典的问候。

这个路子不通了,开始研究别的办法。大礼堂的门都是木质的,门口有七八扇门,检票只用了一扇门。

一天,二蛋在检票口边儿上的台阶子溜达,忽然发现从一扇门的缝隙中塞出了一张票,后营子的孟姓同学倚门站着,若无其事地随手夹住了门里塞出来的票,然后,大大方方地持票进去了。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6)

之后,又有后营子的三个人如此这般,名正言顺地进了电影院。

二蛋走过来和我们一说,对啊,好法,他们五个人用一张票进了五次,一张票五毛钱,相当于每个人才花一毛钱。

干,我们也这么干。几个人一商量,凑了五毛钱,竟然出奇地顺利。

用这个方法看了大半年的电影,不知道电影院怎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将检票员换成了前营子的宋大个子,将留有缝隙的那几扇门全都用报纸糊了个严严实实,至此,少花钱看电影的方式也到此结束了。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7)

由于此前逃票现象严重,公社决定将电影院进行了承包,承包人为了保证电影院的收入,高薪聘请了前营子的宋大个子。看在高薪的份儿上,宋大个子那是真心负责,尽忠职守,六亲不认。

有一天,他的亲叔叔家来了两位客人,正好当天电影院要放映红极一时的武打电影《神秘的大佛》,票价每张一块钱。

真实的土地庙怪谈(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8)

中午吃饭的时候,推杯换盏酒足饭饱的大个子热情邀请叔叔带两个朋友晚上去看电影。

(待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谢谢朋友们动手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