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1)

【青岛新闻网原创】

记者 陈志伟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跻身全省县级第一方阵;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今后五年,莱西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2)

2月17上午,中国共产党莱西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莱西市委党校召开。会议对莱西市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制定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莱西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以实干担当谱写了莱西发展史上又一个精彩篇章,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立足建设胶东半岛次中心城市,大力实施“南强、中优、北美”战略,瞄准区域协同先行区、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休闲旅游首选地和要素市场集聚中心六个发展定位,加速形成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着力建设富强莱西、活力莱西、生态莱西、幸福莱西,为青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莱西力量,奋力交出“三个走在前”的莱西答卷。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3)

先行先试 探索毗邻县域同城化发展新模式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落实好《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在探索毗邻县域同城化发展新模式上走在前、当先锋。

交通互联要优先发力,尽快实施北京路、梅山路等市政道路东延工程,积极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以交通互联带动资源共通。

产业协作要率先突破,发挥两地开发区毗邻优势,建好用好产业联动、园区共建、投资运营等重大协作平台,联合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行政审批要协同高效,联合实施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清理行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协作制度,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推动一体化发展普惠便利。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4)

G204烟沪线莱西段改建工程完工暨通车启动仪式现场。

全域联动 建设胶东半岛次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树牢“全市一盘棋”理念,积极推进全域功能优化,合理布局产业、城镇、生态功能,实现“南强、中优、北美”。

南强,就是推动南部三镇一体化发展,强化产业协同,推动融合发展。

姜山镇要发挥南部片区核心作用,突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先行突破。夏格庄镇要聚焦工业、农业、旅游业三产联动,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篇文章,成为莱西南部绿色转型新引擎。店埠镇要做大做强通用航空、现代农业两大重点板块,推动三次产业错位互补、协同并进。

中优,就是整体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彰显城市内涵。

水集街道要发挥驻地优势,在商业服务、文化休闲、旧城改造等方面积极谋划突破路径,建设宜居宜业新城芯。经济开发区和龙水社区要抢抓“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机遇,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颐养健康等产业,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望城街道要借势高铁新城建设,突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两条主线,建设莱西城市会客厅。沽河街道要发挥食品饮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与中下游产业的集群效应,打造食品饮料产业集聚核心区。

北美,就是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共融的空间资源优势,涵养青岛北部生态屏障。

南墅镇要聚焦石墨新材料、生态旅游、影视体验等发展方向,建设石墨产业发展高地和矿产文化小镇。日庄镇要用好湖畔生态禀赋,做好产教旅特色协同文章。马连庄镇要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承担起品质三农策源地任务。河头店镇要加速集聚农贸、物流资源,力争成为区域交通物流枢纽。院上镇要以葡萄小镇为抓手,培育具有胶东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民宿文化和时尚文化,塑造农旅融合发展典范。

全面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上创经验、做示范。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依托姜山、望城两个重点,推动项目、要素倾斜集聚,打造国家级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5)

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整车制造总部基地效果图。

壮大“四新”经济 打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围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石墨新材料、绿色建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发力,构建富有莱西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6+1”产业体系。

能源汽车产业,发挥华人运通、北京汽车制造厂等龙头带动作用,强化配套与整车协同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条。

通用航空产业,做大做强航空教育,推进航空制造、通航运营、航空旅游等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国通航示范区。

石墨新材料产业,紧盯负极材料和石墨新材料应用等方向,积极引进头部企业,打造国家级“碳谷”示范基地。

绿色建筑产业,加快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建造等为代表的绿色建筑产业化进程,建成北方最大的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

生物医药产业,坚持引进培育齐头并进,打通“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

抢滩发力“数字经济”,依托置信智造谷、青北高科园等现代园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

加快食品饮料产业高端转型步伐,实现科技创新前沿化、生产加工自动化、产品销售网络化、物流运输一体化,加速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6)

聚焦绿色低碳 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造就了莱西“天生丽质”的靓丽底色。

莱西市坚持产业绿色化与绿色产业化双管齐下,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大力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循环经济,建设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工厂。推进能源保供和结构调整,严格实施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

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扬尘管控、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全程治理,确保PM2.5、臭氧和降尘有效控减,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86%。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河湖“清四乱”常态化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国省考断面河道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有序推进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危险废物等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严格实行全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让莱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丽。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力争每年引进1—2个引领性、突破性、标志性、低碳型标杆项目。持续加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力度,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推行“标准地”、长期租赁、M0用地等模式改革,盘活未来发展空间。健全项目落地评审制度,杜绝“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坚决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说不”。

提升城市品牌力 打造半岛休闲旅游首选地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全力加强城市推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彰显莱西城市形象、发展成果,积极做好新闻策划,加强对上宣传,打造全国知名的莱西IP,提高城市美誉度,扩大城市影响力。

全力加强产业推介,不放过每一个对接资源的渠道、不放过每一次开拓合作的可能,每年推出一批莱西重点产业招商推介活动,面向全球优质企业发出莱西邀约,让莱西的推介声音占据“头版头条”。全力加强产品推介,建设青岛“莱西城市会客厅”,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整体包装推介莱西产品,打造“莱西有礼”品牌,推动莱西制造走向世界。

叫响“乐在莱西”品牌,用好莱西湖、姜山湿地、青山湖等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康养、影视体验、特色文化、历史民俗、红色旅游、通航旅游等现代新兴旅游业态,统筹谋划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打造半岛休闲旅游首选地。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7)

聚焦共同富裕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今后五年,莱西市要持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抓好“五个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加大种业技术攻关力度,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力打造胶东半岛优质“菜篮子”生产基地。加快产业融合化,培育壮大百亿级肉鸡产业链和生猪、奶业五十亿级产业链,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80%,高水平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加快特色品牌化,加大“三品一标”培育力度,建设青岛市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20个以上。

加快技术现代化,积极推广现代设施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水平,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居住条件。全域打造乡村振兴暨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示范区、示范带。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实现清洁村庄全覆盖,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推动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率达到100%,争创美丽乡村示范县。

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重点改革举措,推动村民和集体“双增收”。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农业保险、涉农贷款等社会资本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8)

聚焦开放创新 建设活力莱西

莱西是青岛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升级版”。加快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力争五年内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0家以上,瞪羚企业6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尽快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突破”。

对上市后备企业做好专业化服务,力争5年内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家。深化与大院大所、驻青国企央企、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全方位衔接,通过“异地孵化”“共管园区”等模式,让莱西成为先进技术落地转化首选地。

在重点招商地区配套建设人才工作站,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成立莱西人才集团,推动招才引智提质增效。全心全意培育人才,做强青岛现代职教园,一手抓现有院校建设,一手抓优质资源招引,力争再引进3—5所职校高校,在校师生达到10万人。

坚持产教融合,支持本地企业与高职院校加强合作,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就地就业,打造支撑莱西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完善青年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年轻态”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莱西五年规划(莱西市的发展方向定了)(9)

聚焦民生福祉 树立人民幸福新标杆

今后五年,莱西市将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把民生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全力守好人民安居之心、乐业之心、发展之心、幸福之心。

全面布局口袋公园、健身游园等服务配套,滚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大幅改善老城区生活品质。做足水的文章,依托洙河、月湖等城市水系网络,以滨水景观带、生态绿道串联城市社区,建设“河湖联景、林廊环绕”的公园水城。

加快打造王府井购物中心、万达广场等一批现代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丰富夜经济、直播电商、宅经济等新消费业态,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高标准推进高铁新城建设,融入高端消费、文化、休闲元素,积极布局商务会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多式联运,打造辐射胶东半岛的要素市场集聚中心。持续加大南部片区建设力度,加快补齐功能短板,同步推进产业园区、功能配套片区建设,建设莱西南部副中心。

放大半岛交通枢纽地位,争取更多高铁停靠班次,推进青岛轨道交通连通莱西项目研究,实施308国道城区段改建等一批国省道改建提升工程,推动烟台路北延,构建内通外联交通大格局。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支持力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推动全民参保扩面,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打造社保“10分钟便民服务圈”。

多渠道推动低收入群体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健全社会福利制度,统筹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扎实做好双拥工作,优化退役军人服务,推动军政军民团结。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引育工程,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打造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进一步放大莱西教育品牌。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探索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支持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确保妇女儿童医院按期投入使用,让老百姓放心在家门口看病就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攀、踢、骑、射”等休闲体育、竞技体育产业,积极推进赛事引进和品牌打造,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