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音词,指的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中非常普遍。叠音词的使用,除了表程度和特定语气外,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文学体裁中,还有许多特定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词汇来说,叠音词有着独特的气质和情感,放在特定语境之中能大放光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叠音词,人们司空见惯,但在古诗词中使用叠音词,也许有人会认为不可思议,其实并不少见。而且,古诗词中叠音词的运用,更加增添无穷的艺术魅力。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1)

蒹葭苍苍

古诗词中运用叠音词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下列句子:关关雎鸠,蒹葭苍苍,桃之夭夭、坎坎伐檀,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忧心忡忡……或拟声,或绘景,或表情,令这些句子音韵谐美,摇曳多姿,增强了表达效果。同样,在《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也比较常见,它们有的用于绘景,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有的用于写人,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有的用于状物,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不管是写人、绘景还是状物,都营造了一种美好的画面感,引人联想,发人深思,生动形象,节奏舒缓,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毕竟离我们远了一些,那么,今天人们都喜爱的唐诗宋词及以后的诗词里面有叠音词的使用吗?当然有,而且其美感丝毫不输前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首先,在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中就使用了大量叠音词,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等句子。这些句中叠音词的使用,或者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3)

低眉信手续续弹

其次,我们看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句中的叠音词“漠漠、阴阴”使描写的景物显得气韵生动,形象鲜明,饶有风趣。与王维同时代的李嘉祐有两句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不为人知,而经王维用这两个叠音词一点化,马上大放异彩,可见王维技艺之高和叠音词的使用之妙。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4)

漠漠水田飞白鹭

叠音词使用最著名的还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开头连用了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词,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梁绍王称“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这七组叠音词在内容上表达了词人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在声律上铿锵有韵,节奏感强。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5)

寻寻觅觅

使用叠音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应该是元吉的《天净沙•即事》吧。

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这首小令全由叠音词组成,总共使用了14个叠音词,既有名词叠音也有形容词叠音,使得这首词小令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分明,节奏和谐。从这反复的叠音词中亦可以感受到莺歌燕舞、姹紫嫣红的烂漫春季有多么灿烂可爱。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6)

莺莺燕燕春春

下面还有一些使用叠音词的经典诗句,大家来感受一下吧。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李白《古意》)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关于叠词古诗简单自创(古诗词中有一种美)(7)

穿花蛱蝶深深见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