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

大家好!新学期就要实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这是新版课标在内容修订上的一大突破,也是一个全新的要求,引起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一时间,“学习任务群”成为语文教学教研界的高频热词。我阅读了相关文章,提炼出了一些实用的观点。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2)

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是在课程内容范畴讨论的事情,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炼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任务群分三个层面: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这三层六个任务群搭建起语文课程内容的“建筑”。学习任务群使语文课程内容以空间结构性呈现的方式“立”了起来,这是了不起的事情。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3)

学习任务群是任务导向的语文实践方式。学习任务群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要求在任务驱动下,以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构建学习生活。这个“群”里包含相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相关联”可以是空间视角,也可以是时间视角。作为学习任务,必须有过程、有结果,体现学习单位的完整性。这个学习任务与通常语境中的“学习任务”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嵌入了学习内容。正因为这个特点,学习方式的运用就在一片用武之地中,靠实而不虚空。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4)

其实,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可否开展一些适合的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呢?

总分段很重要,如何训练总分结构段才更为有效呢?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写,可如何有效落实呢?读写结合如何扎实落实呢……这些问题是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于是,在5月10日,我专门就语文课外学习的改革思路和打好语文课外学习“升级牌”撰写了一篇文章。打好语文课外学习“升级牌”——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二〇三)

在试行的过程中,对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养提升有很多裨益,然而,也发现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时间不易掌控;学生水平制约等。

新学期开学在即,我在编写文学素养小课课程时,本着“精”“实”“巧”“趣”的原则,进行探索。现在着重谈谈其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在90分钟课堂中的实践构想。

【1】精选文学素养学材。

博取众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才是文学素养提升课程的灵魂所在。因为习作需当堂完成,习作课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下,专设“趣味大语文”版块,搭建“妙趣好玩的文学素养微课”课程体系,分设专栏有:趣联妙对,趣味谜语,奇诗妙文,趣味标点,童诗童谣等。依据年级特点,有序推进,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体会到:对联巧,谜语妙,奇诗妙文奇又俏。嬉笑怒骂有妙句,字里乾坤学问大。如大家熟悉的《苏东坡撰联讽老道》,还有大家未必读过的《加字改诗妙趣生》《救命的标点符号》等。更重要的是在趣味学习中,体会到文学素养的精妙之处。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5)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2】优化小练笔设计。

小练笔是阅读课程后的一道“甜点”,更是习作能力提升的“加油站”。关于小练笔的作用和实践成果,请阅读:小练笔,大用处①——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二一四)小练笔,大用处②——阿宝老师的“作文经”(二一五)

诚然,前段时间开展的“习作锦囊”专题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的体系还不够完善,选题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文学素养的成体系提升;部分练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详见图片所示: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6)

因为,在后续阅读课程之外,专门开辟“习作微课堂”版块,引导孩子们从中发现言语密码,将分设“词语密码”“句子密码”“段落密码”“课文迁移密码”等。在实施过程中,像“趣味大语文”版块那样依据年级特点,有序推进,螺旋式上升。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基于课外学习,每周一次的考虑,让孩子每周都能和文学相遇,都能和文字共舞。从而,潜移默化地掌握很多的实用写作小妙招。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7)

附:部分文学素养(习作微课堂)设计样图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8)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9)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0)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1)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2)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3)

注:1——6为中年级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4)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5)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6)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7)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8)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19)

注:7——12为高年级

【3】适度穿插开展“跟着名家学作文”“跟着课文学作文”。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在学透课本的基础之上,发现藏在课本里的写好作文的小秘密。精选经典课文片段,巧妙设计练习,提炼写作妙招。

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为例,可开展如下训练:

第一步,确立习作目标:

小朋友,想玩这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吗?要想让别人快速、准确地猜出他是谁,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从外貌、爱好、品质、性格等方面选择一两点写出人物的特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点。

☆通过事例表现他的爱好、品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能用上一些让人有新鲜感的词句。(契合第一单元语言训练目标)

☆介绍时有一定的顺序。

第二步,读范例,悟方法

范例(一)

原文再现:课文《不懂就要问》(节选)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20)

《不懂就要问》课文插图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清利报营出昨天所学的功说。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写法提炼

小朋友们,孙中山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这和他读书时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作者是怎么写出他的这个特点的呢?

1.用典型事例人物表现特点。小朋友,你愿意挨打吗?(可想而知,没人愿意)可孙中山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宁愿挨打也要问个明白,这很好地表现了人物不懂就要问的特点。你的习作中有没有事倒?这个事例查不修表现人物的特点呢?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特别有意思。例如:孙中山不想糊里糊涂地背,“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当同学问孙中山“不怕挨打吗”时,孙中山“笑了笑”。你的习作里有没有关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猫写呢?

范例(二)

原文再现:我的小弟弟才三岁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21)

叶圣陶先生

他特别喜欢哭。他常有一些奇怪的愿望。他要让皮球停留在墙壁上。夜晚天上布满了云,他要招月亮出来。雨丝不住地挂下,他要叫雨快点回去。他不明白这些事情实际上办不到的,总以为妈妈、姊姊、哥哥不肯帮他的忙,结果便愤愤地哭了。他遇到小小的失意也哭,没有一点隐藏。花生米落到地上了,自己嚼痛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都是他哭的原因。有一天,他自己失手,把外婆送给他的泥人跌碎了。他哭得非常悲伤。和别人死了亲人没有两样。

他崇拜火车,爱慕火车。我家靠近铁路轨道,小弟弟看惯了火车的奔跑,听惯了火车的叫喊,火车就成为他崇拜的东西。据我的观察,他以为火车神奇极了。为什么跑得这样快?为什么头上有一只大眼睛?为什么发怒似的叫喊?后来,他把爸爸的书从书架子上搬下来,挑选那又厚又大的字典作火车头,其他的书作火车身,一个苹果充当火车的大眼睛。安排好了,便直着嗓子叫“呜——”。这当儿,他很满足地笑了。

小弟弟能自己作歌来唱。他同妈妈出去,坐了电车,回家来唱道:"呜呜呜鸣火车,叮当叮当电车。”他到外婆家去,看见养着的金丝雀逃走了,望着窗外唱道:“鸟鸟飞,鸟鸟飞,鸟鸟飞飞。”夏天买了叫哥哥,挂在树枝上,一连几天都没有叫,我们说这叫哥哥不会叫了小弟弟听了就唱道:"叫哥哥,不会叫,掉起来,什么好?"看见木匠来修门了,他又唱道:“木匠师傅你很好,是我好朋友;做出物事样样好,是我好朋友。"

——叶圣陶《我的小弟弟》(节选)

写法提炼

小朋友,读完这篇文章你有没有忍不住笑出声呢?弟弟喜欢哭,因为一些奇怪的想法不能实现而哭,遇到小小的失意也哭。他崇拜火车,爱慕火车,觉得火车神奇得很,把家里的书呀、

字典呀、苹果呀摆弄成火车的样子。他还能自己编歌来喝,坐了电车喝电车,全丝雀逸走唱全丝雀。叫哥哥不叫唱叫哥哥,就连木匠修门也成了一首歌。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人物性格,爱好的特点。列举了几个事例,把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写得趣味十足,让人忍俊不禁。

你想写的那位同学有什么特点呢?围绕这个特点你想到了哪几个事例?写下来,一定能让别人猜出他是谁。

范例(三)

原文再现:《长袜子皮皮》(节选)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22)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这双鞋还是她爸爸在非洲给她买的,当时考虑到她的脚还要长大,而皮皮一直穿到现在,别的鞋都不爱穿。

皮皮上学了。开学第一天,女教师拿出一张美丽的小型挂图,上面画着一只刺猬,在刺猬的鼻子前边有一个“刺”字。

“喂.皮皮.我给你看一点儿有趣的东西。她兴致勃勃地说,“你看到的是一只刺……刺………刺猬。刺猬这两个字当中前边一个字应该念………"刺’。"

"啊,我永远也不会相信。”皮皮说,"我觉得这个字看起来就像乱糟糟的一堆东西旁边加一把长刀和一把短刀。不过我倒很想知道这个'剌’字和这样两把刀子有什么关系。"

女教师又拿出第二张挂图,上边画一条蛇,她告诉皮皮上边的字念“蛇”。

“啊,说到蛇。"皮皮说,"我大梧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次在印度被一条大蛇缠住的事。你们可能不敢相信那是一条多么可怕的大蛇,十四米,生起气来就像一只马蜂。它每天要吃五个印度人,再吃两个小孩子当点心。有一次它爬过来,要把我当点心吃,它用身体把我紧紧盘住--嘎吱--但是我说"我是见过世面的’,我用豢头打它的头--砰砰,接着它“嘶嘶嘶嘶’地叫起来,我又一次打它--砰砰!扑哧--它死了。啊,这个字就念'蛇’,太有意思了!"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长袜子皮皮》(节选,有删改)

写法提炼

小朋友,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是著名的“童话外婆”,她笔下的长林子皮皮真是太顽皮了。读这篇文章,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23)

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1.典型部位写外貌。长林子皮皮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胡萝卜一样颜色的头发,两条硬邦邦的小瓣子,布满雀斑的鼻子,穿一条红一块,蓝一块的连衣裙,一只棕色,一只果色的长袜子,一双比脚大一倍的黑色鞋子……每一处都与众不同,而且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非常有条理。

2.用具体事例凸显人物特点。皮皮是个奇怪又有趣的孩子,从上学第一天皮皮回答老师问题时的语言就能看出来。作者对皮皮的语言进行了加致的描写,让起来让人会心一笑。


我相信,课程因改革而生机勃勃,厚积薄发才能让文学素养提升看得见。让我们在文学素养的学习道路上携手同行。欢迎各位同行参与探讨。

关于双减的作文素材小学生(让素养提升看得见)(24)


【原创声明】上述内容为原创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自于头条号免费图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