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维文42岁那年,总政歌舞团的一位领导找到他说:

“有首歌不错,歌颂母亲的,你唱不唱?”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

阎维文一听是唱给母亲的,便准备欣然应允,并顺带问了一句:“这歌别人没唱过吧?”

领导听了说:“好像别人唱过了。”

一听这话,阎维文“不乐意”了,他立刻婉拒了演唱这首歌的机会。

没过几天,又有人找到阎维文,内容无他,还是请他去唱这首名为《母亲》的歌。

这次,阎维文拒绝地很明确,他告诉对方:

“除非是已经脍炙人口的歌,不然我不唱别人唱过的歌。”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2)

本以为事已至此便结束了,但没想到,这首歌最终还是第三次找到阎维文。

而且阎维文还被告知,原唱歌手没把《母亲》唱红,以后都不打算再唱了。

这下,阎维文不再拒绝,而是认真准备起来。

录音那天,阎维文空手而至,这令《母亲》曲作者戚建波的心凉了半截。

作为著名作曲家,戚建波监棚几百次,从没见过哪个歌手敢不拿歌片儿就进棚的。

但一开始录音,戚建波就知道“稳了”。

原来,阎维文早已把每一段旋律、每一个音符、每一处起伏都牢记于心。

就这样,在与戚建波的配合下,阎维文演绎出一首感人至深的《母亲》。

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无数人心中最真挚的情感。

而演唱这一首歌的经历,也恰如阎维文从艺50余年的写照:

不是我的我不争,是我的就必须努力唱好,而且一定是极致的那种好。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3)

我的起点很高

阎维文1957年出生在山西省平遥县。

从小就性格活泼、爱唱爱跳的阎维文,9岁时便打着快板第一次登上舞台,

并从此成了当地颇有点儿名气的“小红人”。

那时,阎维文和许多小男孩一样,梦想着参军,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凭借着出众的文艺特长,阎维文在13岁时便差一点迈进军营。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想要穿上一身橄榄绿,不仅要自身条件过硬,更要“背景清白”。

而阎维文爷爷解放前开办小作坊的经历,让阎维文最终倒在了政审这一关。

与梦想中的部队失之交臂,阎维文另寻出路,考入山西省歌舞团。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4)

两年后,山西省军区业余宣传队到地方招募人才,这让阎维文重新燃起了希望。

考试前一天,阎维文激动地一夜没睡,而等他真的考上之后,他更是激动地无法自已。

领章帽徽一发到手,阎维文便兴冲冲地骑上自行车往家赶去。

穿着崭新的军装,一路迎着人们艳羡的目光,阎维文骄傲极了。

而当时拍的合照,也被阎维文父母挂在了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因为父亲觉得:穿上军装的儿子,让自己的腰杆挺起来了。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5)

入伍之后,阎维文苦练舞蹈基本功,很快便成了队里的“台柱子”。

同时,阎维文还拜师学习声乐,他的歌唱才华也逐渐展现出来。

22岁那年,阎维文参加了总政歌舞团的声乐面试后,被一纸调令调入了总政歌舞团。

赴京前,阎维文的声乐老师鼓励他:“小阎,以后除了李双江就是你了。”

平台的飞跃加上老师的认可,令阎维文对未来充满期待。

但真到了总政,阎维文却“傻了眼”,才知道原来自己到了一个这么卧虎藏龙的地方。

一进团,别的学员用意大利语、俄语熟练演唱着世界名曲,

阎维文就在旁边默默看着,前一个星期硬是没敢张嘴,生怕露怯。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阎维文深感自己的不足。

他奋起直追,一有空便泡在琴房,把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声乐练习上。

一年后,阎维文崭露头角,偶尔也能被“拎”出来站到合唱队领唱的位置了。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6)

回忆第一次领唱的经历,阎维文直言:“紧张大过兴奋,站在台上腿肚子都抽筋。”

紧张归紧张,但阎维文唱得却出色,这也让他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1983年,总政抽调了40名文艺骨干,组成演出小分队赴青藏高原进行慰问演出。

阎维文入选,并且第一次以独唱演员的身份走到了战士面前。

后来,有人开玩笑对阎维文说:“你小子好福气,独唱的起点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

对此,阎维文深感骄傲和自豪,在很多采访也时常说:“我的起点很高。”

在海拔4700的高原上,普通人说话都困难,但阎维文却克服不适唱得十分起劲。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7)

那个时代,流行歌曲是潮流,民歌很少有人听。

但战士们却用全部热情欢迎着阎维文他们,对他们的表演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也正是战士们最真挚的回馈,塑造了阎维文作为独唱演员最初的自信。

在军营里,阎维文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他盼着下基层、下部队,即使是前线也争着抢着要去。

去老山的前一夜,带队领导的讲话比得上战前动员。

而阎维文心里虽然怕,但却丝毫没有退缩的心思。

就这样,阎维文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营地、哨所;

踏上碧蓝大海上的军舰,也走过人迹罕至的边防……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8)

在一场场情真意切的演出中,阎维文从战士们的支持与感人事迹中汲取营养。

不断淬炼出更加充满力量与生命力的歌声,演唱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小白杨》深情动人,阎维文唱出了边防战士的坚守与奉献的情怀;

《一二三四歌》铿锵有力、高亢奋进,唱得是军人的坚定、果敢与自信;

《说句心里话》则在平缓的述说和表白中蕴含激情,真真正正表达了战士们的心声。

无数作品傍身,阎维文成为了军旅歌手的代表。

不光在部队中广受欢迎,也逐渐走向了全国舞台。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9)

“我的军功章全是你的”

在演唱过《小白杨》后,乘着“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的歌声,

阎维文在全国有了知名度。

于是,阎维文作为总政歌舞团选送代表,参加了央视举办的第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

但由于缺乏经验,演唱技巧也有待提高,阎维文最终名落孙山。

两年后,阎维文再次报名参赛,这次没有空手而归,他获得了民族唱法组的第三名。

但这一成绩依旧没有令阎维文满意。

1988年,“三战”青歌赛的阎维文终于一举夺冠,但捧起奖杯的他却笑得并不开怀。

因为,他的妻子得癌症了。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0)

阎维文与妻子刘卫星虽然不算青梅竹马,但相识也非常早。

1972年,阎维文与刘卫星同时被山西省军区业余宣传队招收入伍。

两人一个15岁,一个14岁。

当时,部队里搞“结对子”,阎维文与刘卫星就结成了互帮对象。

没多久,便有人传起了两人的“闲话”,说他们俩在谈恋爱。

为了避嫌,阎维文与刘卫星很默契地不再搭理对方。

就算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学习、吃饭,两个人都绝不与对方说一句话。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1)

实在需要交流,两个人就递给对方一个眼神,用这种别别扭扭的方式勉强沟通。

但越不说话,阎维文就越是有事没事想瞅刘卫星一眼。

也就是在这种“眉目传情”中,俩人偷偷恋爱了。

在单位里,阎维文与刘卫星保持“高冷”,然后把攒下的话留到星期天在阎维文家里说。

“地下情”进行了几年,阎维文调到总政歌舞团,去了北京,而刘卫星依然留在山西。

纵然分隔两地,阎维文逐渐有了名气,但两人的感情却依然稳固。

1982年,相恋多年的二人结成夫妻。

几经努力后,刘卫星从部队转业,进入了离总政歌舞团不远的邮电所工作,二人终于相聚。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2)

婚后,二人过得幸福而甜蜜,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那时,刘卫星虽已离开文艺工作岗位,

但多年的积淀让她能够给予丈夫阎维文许多专业的意见,

而且,多数都是批评性的意见。

惹得阎维文总是笑着说:“我妻子就是我的消防队。”

每当阎维文对自己的演唱或是成绩感到志得意满时,妻子刘卫星总会给他泼点儿冷水。

这让阎维文能够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保持斗志。

在妻子的支持下,阎维文歌唱事业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然而,就在一切都向好发展之时,夫妻二人却得到了刘卫星患上乳腺癌的噩耗。

刚刚30岁的妻子身患重病,阎维文再也没有比赛的心思。

但刘卫星却坚定地支持丈夫,她说:“我一时半会死不了,我陪你去比赛。”

拿到青歌赛冠军后,阎维文立刻放下一切陪伴妻子开始了漫长的抗癌之旅。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3)

赛后,刘卫星做了手术,阎维文体贴入微地照顾在侧,陪伴着妻子度过了术后难捱的时光。

两年后,阎维文被保送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

但就在此时,厄运再一次降临,刘卫星的病情复发,癌细胞广泛转移,情况十分凶险。

为了照顾妻子,阎维文毅然从解放军艺术学院退学。

每天,他陪着妻子化疗,贴身照料。

回了家,阎维文便换着花样给妻子做美食,陪着她做运动锻炼身体。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4)

在阎维文的照顾下,刘卫星熬过了第二次复发。

但四年后,夫妻二人不得不再一次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

第三次复发,令刘卫星对各种治疗手段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为了安抚妻子,阎维文让医生也给自己开了营养液的点滴。

每天,夫妻二人各躺一张病床,一起打点滴,而且一打就是三个月。

或许是阎维文与刘卫星二人的坚持不懈感动了上苍。

最终,刘卫星康复了,连医生都对阎维文夫妻说:“你们创造了奇迹。”

尽管刘卫星的癌症得到了控制,几乎痊愈,

但阎维文并未放松对妻子健康的管束,

而是陪着她继续抵御随时会卷土重来的癌细胞。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5)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阎维文与妻子感情更加笃深。

二人好得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出去演出,阎维文总会带上妻子。

就连外人都看得出,这对老夫老妻真的是希望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对方。

而病愈后的刘卫星也用心地照料着家里家外的大小事情,恰到好处地给丈夫提供专业意见,

为阎维文专心拼搏事业提供了最可靠的后勤保障。

这对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俨然成了朋友圈里的榜样和模范。

女性朋友说,找男朋友就找阎哥这样的;男性说,刘卫星是阎维文最坚实的后盾。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6)

而无怨无悔陪伴妻子抗癌的阎维文的事迹也被媒体广泛报道。

但每每谈起,阎维文总说:“其实我就是一个正正常常的丈夫,做了一个丈夫应该做的事。”

面对人们的赞扬,阎维文谦虚地说:

“我真没那么好,只不过我是名人,这些事就被放大了。”

而且,他还总是一脸幸福地强调:

“别人说军功章要有媳妇的一半,要我说,我的军功章全是我妻子的。”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7)

发自内心的“隔辈亲”

阎维文夫妻感情深厚,他们的女儿阎晶晶从小就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在父母的教育和感染下,阎晶晶从小成绩优异、独立自主。

高中一毕业,阎晶晶便赴加拿大求学,一读就是九年。

学成后,阎晶晶听从了父亲阎维文的建议,放弃国外的高薪岗位,回到了父母身边。

回国后,阎晶晶跟父亲阎维文开玩笑说:

“老爸,我听你的回来了,那我的终身大事你得负责。”

阎维文自然应允,他问女儿,说说你找对象的条件吧。

阎晶晶思索一番,列出三个条件:

“第一,身高180以上;第二,也有留学经历;第三,比我大个四五岁。”

阎维文听完拍着胸脯向女儿保证:“你放心,这事就包在爸爸身上了。”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8)

为了给女儿觅得意中人,阎维文发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一次,阎维文和老乡谭晶一起出去演出,在飞机上,阎维文谈起了女儿的婚姻大事。

谭晶听了说:“我身边还真有一个符合晶晶条件的人选。”

几天后,两家人和谭晶坐到了一个饭桌上,在双方家长和“媒人”的见证下,

阎晶晶见到了她的“MR.RIGHT”,李禾禾。

当时,李禾禾归国不久,回国前,他一路的履历可谓金光闪闪:

从北京四中到清华大学到哈佛大学研究生,再到著名的甲骨文公司。

李禾禾一路打拼全靠自己,他周围的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优秀的李禾禾完全可以“拼爹”。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19)

李禾禾的父亲是李肇星,曾任外交部部长,且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有“诗人外交家”的美誉。

同时,李禾禾的母亲与姥爷也都曾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

这带给李禾禾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成长环境,加上不俗的外表,李禾禾称得上“青年才俊”。

两个优秀且背景相似的年轻人一见面便互生好感,顺顺当当谈起了恋爱。

2008年年底,阎晶晶与李禾禾走入了婚姻殿堂。

女儿的婚姻大事终于落定,这令阎维文开心不已。

他忙前忙后地为女儿操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婚礼,“明令”一帮好友必须穿礼服出席。

婚礼当天,阎维文演唱了一首《夫妻情》。

阎维文说,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彩排就唱这首歌,但却唱得比哪一次都充满深情。

因为,歌声里包含着他对女儿婚姻的祝愿和希冀。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20)

婚后,在父亲阎维文的教导下,在父母感情的耳濡目染下,

阎晶晶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的幸福美满,也更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情。

妈妈过生日时,阎晶晶和丈夫一起为妈妈刘卫星定做了一个奖杯,

上面写着:“最佳相夫教子奖”,以此来弥补母亲事业上的遗憾。

岳父每逢春节都会上春晚,李禾禾一到年三十,就会守在妻子家中,

乐呵呵地包饺子,陪伴着妻子的家人,高兴时还会哼两句岳父的歌。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21)

在安稳甜蜜的生活中,阎晶晶与李禾禾先后生下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外孙女快出生时,阎维文上节目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他骄傲地宣布:“我一辈子没当过啥官,如今要升级当姥爷了,开心!”

而外孙女出生后,阎维文更是把孩子疼到了骨子里。

只要在家,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去亲亲抱抱自己的小外孙女。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22)

当发现外孙女没人教便会唱《强军战歌》后,阎维文喜不自胜。

他自掏腰包,找人重新编配了自己的12首歌,给外孙女录了一张专辑。

他说,出专辑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给孩子留个难忘的纪念。

和总政歌舞团的一众好友上节目,有网友提问:“阎维文老师在家会带外孙吗?”

好友们反应一致,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嗬!可有的说了!”

而只要提及外孙女,阎维文都会闪着一双“星星眼”满脸堆笑,“隔辈亲”的宠溺藏都藏不住。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23)

之后,小外孙也出生了,阎维文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除了歌唱便是“带娃”。

走到哪里,说起一双外孙都是充满了慈爱与幸福。

抗过了生活的磨难,阎维文如今的生活称得上岁月静好。

曾几何时,一些“失德”老艺术家的行为,令德艺双馨这个评价变得微妙而敏感。

因为,要想配得上这个词,不光有作品傍身,更要人品过硬;

不光要辛勤耕耘,更要努力自持。

而从军数十载、奉献过许多经典歌曲,又爱妻爱家、没有道德污点的阎维文属实难得,

也当之无愧地可以被“德艺双馨”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所定义和尊敬。

63岁的阎维文陪妻子抗癌23年(阎维文陪妻子抗癌34年)(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