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播出的古装电视剧中,最热的当属《梦华录》了。该剧不但在播出平台腾讯视频播放量超8亿,在各个平台有着很高的讨论度。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

除了高颜值男女主角甜蜜的爱情故事,《梦华录》还让人感动的,当属三个女主角的友情线了。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2)

她们善良、勇敢,在各自遭遇被弃、被骗、被休的人生困境时守望相助,相互救赎,最终携手自立自强取得成功。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3)

可是你是否了解,为《梦华录》提供这种极具现代思想意识和主旨的,妥妥是一位古人。他正是《梦华录》原著《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作者、我国元代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4)

元代戏曲家 关汉卿

历数关汉卿剧作和人物形象就会发现,他对女性角色塑造尤其突出。关汉卿不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更把深深地关切给予了封建社会女性,他同情她们的悲惨遭遇,赞扬她们善良淳朴的品质,又通过编织强有力的戏剧冲突展现她们的斗争精神,她们中很少有屈从于命运、任人宰割的女性,几乎都是靠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奋起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她们的形象绽放理想主义的光芒。

今天,小艺带大家一起来盘点下关汉卿笔下那些“乘风破浪的姐姐”。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5)

为反抗命运而呐喊

窦娥

提到关汉卿笔下的女性,最著名的自然是窦娥。《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它不仅是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更是中国古代悲剧的代表剧作。《窦娥冤》的故事在中国深入人心,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评价《窦娥冤》是“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伟大著作。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6)

该剧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无赖张驴儿看上了窦娥,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但被窦娥拒绝了,于是张驴儿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张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

在临终之时,悲惨的命运激发了窦娥强烈的反抗行动。窦娥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这是她向这个黑暗的社会发起的抗争呐喊。最后她的三桩誓愿灵验了,但是那些贪官无赖还没有受到惩罚,她仍不罢休要将自己的反抗进行到底。她托梦给自己的父亲,告诉父亲自己的遭遇。窦天章科场中第荣任高官,最终为窦娥平反昭雪。

关汉卿紧紧扣住当时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窦娥作为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底层妇女代表,从最开始的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到觉醒反抗的过程层层递进,让她的誓愿更为荡气回肠。这种以死抗争的意志的表达,也使窦娥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典型。

哪里可以看到她——

作为中国著名悲剧之一,《窦娥冤》一直是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80多个剧种改编演出过此剧。后世对窦娥冤的故事也有大的改动拓展,如明传奇《金锁记》就改编自《窦娥冤》,丰富了人物与情节,并改成大团圆结局,在明清两代较有影响力,近代京剧据此改编为《六月雪》。但是这一大团圆的改写,却也使得《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被消解了。在近代戏曲的改编中,山西蒲剧于1958年的改编版本较为知名。1959年,为纪念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蒲剧《窦娥冤》拍摄成了彩色戏曲电影,在全国热映,获得了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7)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8)

蒲剧《窦娥冤》(左)和秦腔《窦娥冤》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9)

姐妹帮助姐妹

赵盼儿

如果说《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那么《救风尘》则是他的喜剧代表作之一。《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故事讲述了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才有约,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写信向赵盼儿求救。因周舍不肯轻易放过宋引章,赵盼儿巧用计策。

她假意愿嫁周舍,但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刚好宋引章又来吵闹,周舍一怒之下写了休书,赶走宋引章。赵盼儿与宋引章二人一同离去,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另换一份。周舍发觉上当,赶上她们,一把抢过宋引章手中休书并毁掉,还到官府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赵盼儿反告他强占有夫之妇,使安秀才到堂作证,又出示周舍亲手所写休书。赵盼儿胜诉,宋引章与安秀才结为夫妇。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0)

关汉卿成功地塑造了赵盼儿这一勇敢机智的底层妇女的光辉形象。赵盼儿是一个在当时地位很低贱的妓女,共同的命运使她对风尘姐妹的苦难感同身受、对玩弄摧残女性的男性强烈憎恨,面对有钱有势、诡计多端的宦家公子,她侠肝义胆、机智聪明,以风月场中的卖笑调情手段换取了休书,“以风月救风尘”,把姐妹宋引章从火坑里救了出来,完成一个风尘女性对另一个风尘女性的成功救赎是这部剧作最令人动容的核心所在。

哪里可以看到她——

因为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意识与平等进步的思想,近代来,改编《救风尘》的戏剧作品甚多,京剧、昆剧、越剧、川剧、锡剧等剧种均有演出版本。其中,创作于1958年的川剧高腔《赵盼儿》在文本创作与舞台呈现上都取得较高成就,成为川剧的一出保留剧目,并且被其他剧种移植,多个剧种的改编本都受到它的影响。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1)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2)

昆剧《救风尘》(左)和越剧《救风尘》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3)

有勇有谋保卫婚姻

谭记儿

《望江亭》又名《切鲙旦》,全名《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观主于是从中撮合,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妙计。

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4)

同样是年轻的寡妇,同样遭遇强抢婚姻,谭记儿与窦娥却遭遇了不同的困境。当谭记儿重获幸福时,早已对她的美色垂涎欲滴的杨衙内却伸出了魔爪,还要取她丈夫的首级。在强权面前,谭记儿没有退缩,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战胜了杨衙内,挽救了丈夫的性命,维护了自己的婚姻。关汉卿通过这部剧作歌颂了一位临危不惧、有谋略有智慧保卫自己婚姻的女勇士。

哪里可以看到她——

20世纪50年代,川剧据《望江亭中秋切鲙》改编而成的川剧《谭记儿》演出于四川各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原著和川剧《谭记儿》的基础上,由京剧名家张君秋主演的京剧《望江亭》一经演出,便大受欢迎,50年代末拍摄成戏曲彩色电影,风靡全国。此剧目也成为了京剧张派的代表作,久演不衰。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5)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6)

京剧《望江亭》(左)和川剧《谭记儿》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7)

为爱冲破门第

王瑞兰

《拜月亭》全名《幽闺佳人拜月亭》,塑造了一个反对封建腐朽婚姻观、坚定追求自己爱情的女性形象。这是一段关于书生蒋世隆与大家闺秀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分分合合的故事。兵部尚书王镇奉命前往前线视察军情。战乱逃亡之中,王镇的妻子与女儿王瑞兰失散了。另一边,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蒋世隆与王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蒋瑞莲则与王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

王父嫌弃蒋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王瑞兰撇下生病的蒋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蒋瑞莲相遇。王瑞兰一直惦念着蒋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蒋瑞莲撞破,两人解开了对方身份。后蒋世隆高中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蒋世隆与王瑞兰勉强就婚,二人相见解开误会后团聚。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8)

王瑞兰虽然是大家闺秀,但仍与当时代其他阶层的女性一样,无法掌控自己的婚姻。但当王瑞兰遇到所爱之人时,她没有因为对方和自己地位身份不同而放弃,而是在没得到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嫁给了蒋世隆。当被父亲逼着回家,还被父亲求她招婿时,王瑞兰虽然父命难违,但仍然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追求,最终在关汉卿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哪里可以看到她——

我们目前看到的北曲杂剧《幽闺佳人拜月亭》是一个旦本杂剧,由曲词和部分宾白组成,其他或已佚,但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家闺秀王瑞兰在与蒋世隆结合过程中微妙的思想和感情变化。学界认为南戏《拜月亭》衍生于杂剧,也有持相左看法。但无论如何,《拜月亭》作为经典剧作,一直为地方剧种搬演,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川剧、梨园戏、莆仙戏、调腔、汉剧、湘剧等版本不可胜数。以昆剧《拜月亭》为例,自清末就一直盛演于上海。1958年昆剧新编《拜月亭》由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班首演。近年来,上戏戏曲学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等均有传承与改编。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19)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20)

粤剧《双仙拜月亭》(左)和昆剧《拜月亭》

读到这位700多年前人民戏剧家所写的“乘风破浪”的女性故事时,相信我们很能不被她们的意志、勇气所感动。

“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关汉卿以敏锐的洞察力把妇女问题作为自己的创作中心,他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就像是这位伟大戏剧家书写故事的缩影——在黑暗的社会里,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却依然不放弃,勇敢、真诚地去抗争。如郑振铎评价:“他热情地写着,以整个生命和感情来写着。在中国,没有一位大戏剧家写得像他那末多的剧本的,同时,也很少有像他那样地表现出对社会上被压迫、受侮辱的小人物的同情,而为之作代表人,大声疾呼地控诉着的。”

他点醒黑暗中的心灵,又用坚强与信念点亮前行的路,超越年代留下一段段属于人民的传奇。

梦华录三大女主(梦华录看了还不过瘾)(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