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营之道说话技巧(当商家说生意不好做时)(1)

最近几年,跟许多老板沟通时,他们都会一致说,现在的生意不好做,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说:如果现在,谁能接盘我的库存和人员,我就把所有的资源都给他。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这样说呢?难道所有人的生意都不好吗?其实真实情况

有三个方面:

一是确实不少人现在的生意亏钱:

而亏钱的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之前没有做过生意的人,现在刚做。这些人在做生意之前,普遍都觉得自己会做生意,但真到做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生意随时会关门。

另一种是做过好多年生意的人,因为之前配件的生意太好做了,经历过暴利时代;但到如今微利时代时,还在沿袭过去的做事风格,不擅长精细化管理,差异化经营,所以生意出现了亏钱。

二是现在的生意没以前赚钱:

过去配件生意的毛利在30%以上,而现在,一个原厂件的毛利只有10%左右,另外,除了利润下降外,其他的成本都在上涨,如房租、人工、包装等,现在所有的办公费用,只有精打细算,才能勉强盈利,所以这钱赚得很辛苦,有点嫌弃,不怎么想做,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好,所以不得不维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部分人过惯了富日子,都不太习惯过穷日子,所以很多人都想赚快钱。

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快钱可以赚吗?

我认识两个朋友,他们在一次饭桌上,聊的挺开心,就达成了合作,也就有了后面数十万的利润,从这个瞬间来看,他们赚钱是挺快的,但是我知道,这两个人在之前,为了建立彼此的信任,相信对方绝不会坑自己,花了好长的时间。

另外,他们两人为了能拿出这个合作的资本,也积累了很多年,从刚入行,到熟悉这个行业的门道,再到小有成就,其中的认知提升、见识增长,都是靠摸爬滚锻炼出来的。如果算上这些前期的工作,那这次合作,又算什么快钱呢?

我们很多人只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却很少能看到他们背后,为之付出的辛苦。

所以,个人而言,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快钱。

三是生意赚钱也说不赚钱:

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拉仇恨,因为人性中有一个弱点叫“见不得别人好”,如果你跟有些人分享你的收获,不仅不会得到真正的祝福,还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嫉妒,甚至有些人心想:怎么这些好事没落在我头上,尽落在他头上?所以但凡一些成熟的、有成就的人都非常的低调。

曾国藩在他官运上升时,曾给他弟弟写信说:咱家现在有钱了,但是在老家,你还是要经常借钱。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熄人欲:借钱,等于是在告诉周围的人,咱家虽然是大户,有人做官,但日子也不富裕,也要找别人帮忙,这样一来是降低别人仇富心理,二来也是让别人熄了敲竹杠的心态。

2、积累信用:有借有还,让别人知道你是有信用的人,将来真有困难了,这些人也必定会出手帮你。

3、测试人情:搞清楚谁能借钱,就知道谁才是关键时候,愿意帮助自己的人,也就对人际关系的图谱,有了清晰的认识。

曾国藩这种对借钱的理解,人性的洞察,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以上是当商家说生意不好做时,背后三个方面的真实原因。

但知道了这些原因,有什么用处呢?其实用处也不大,无非是听话听音,不仅要听懂他说什么,还要听懂他的弦外之音。

但话又说回来,生意不好做是常态,好做是非常态。大部分生意好做,是因为市场有红利,产品稀缺;而当生意不好做时,是因为红利消失,产能过剩。

不过,有很多人,在生意好做的时候,往往会放大自己的能力;而当生意不好做时,又会归咎于外界的环境。

记得,前豌豆荚CEO王俊煜老师,曾分享过他的一些反思。他说,他曾错误的解读了豌豆荚那几年发展快的原因。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年豌豆荚之所以能发展那么快,获得很多融资,其实是源于”市场大势“。当时智能手机发展速度迅猛,而当谷歌退出中国后,安卓手机上没有好的APP应用市场,所以豌豆荚脱颖而出了。

当然豌豆荚也有一些其他做得很好的地方,比如非常重视工程师、重视产品、打造了谷歌化的公司文化等等。这些确实也起到了作用,但都不是决定性的。

但是那个时候,在公司内部,我们认为公司的飞速发展,主要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并且相信只要持续努力,公司就会一直发展这么快。

后来安卓市场,开始倍受大公司的关注,以及每个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市场,豌豆荚的竞争力一下就不足了。

我们的错误归因,导致了对未来错误的判断。他说, 有时候企业就像一个飞速上升的电梯。电梯里有人静静地站着、有人在倒立、有人在不停地跑圈,最后等电梯上到最高层的时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的事,才是让这个电梯上来的最重要的原因。但实际上这和事实相差太远了。

汽车配件的市场也是如此,以前之所以好做,也是因为”市场大势“,那时候产品稀缺,供给不足,所以生意好做。而现在产能丰富,供给过剩,所以生意不好做。

上周,跟一朋友聊天提到供给过剩这个情况,他说,如果要想生意好做,最好是现在的汽配商、汽修厂倒掉一半,那样就会好做了。我当时没有反驳他,只是在心里想,这样真的好吗?

谁会觉得生意难做?当然是卖家了,买家肯定不这样认为,他们是希望选择越多越好。

供给过剩,除了让卖家难受,好像对买家也没有什么坏处,总比供给不足要好很多。但凡经历过疫情抢菜的人,估计再也不愿回到那个供给不足的时代。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成立的前提,应当先是让消费者没有难买的产品,所以,供给过剩,是必然,生意不好做,也是必然。

有很多人,把生意难做的归因,归到疫情的影响,经济的问题,当然这些是起到了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生意难做的真相是: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过,不然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会只有三年不到。

生意的成功是由“个人的能力 × 努力 × 随机性的运气”所决定的,而且现在低垂的果实,早就不复存在了,想要成功,就需要比别人更精进的能力。所谓“众利勿为、众争勿往”,就是指导我们,往更高阶的、人数不多的地方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