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说,有个星期天的下午,他没啥事要做,就去了一家旧书店,看到了勒胡的小说《歌剧魅影》。这部小说象是爱情故事,象是侦探故事、惊悚故事,也有点象历史。而当时(1984年)劳埃德·韦伯正在寻找的是一个浪漫的题材。

恋爱中的劳埃德·韦伯

劳埃德·韦伯并没有说为什么他在寻找浪漫的题材,不过从其它的地方,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这个原因:1984年3月,劳埃德·韦伯和莎拉·布莱特曼分别离婚,并且在3月24日结婚。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与莎拉·布莱特曼

劳埃德·韦伯在1973年第一次见到莎拉·布莱特曼,她当时只有13岁,在音乐剧《我和阿尔伯特》中扮演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1981年,莎拉参加音乐剧《猫》的试镜,这是劳埃德·韦伯和莎拉·布莱特曼第一次在工作上的接触。劳埃德·韦伯后来写到:“当时吸引我的是她的表情和舞蹈。我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得知她是多么出色的歌手。”

在1982年底,劳埃德·韦伯去看了莎拉·布莱特曼主演的儿童音乐剧《夜莺》,这次他终于被莎拉·布莱特曼的歌声迷住了。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

莎拉·布莱特曼在音乐剧《夜莺》中扮演夜莺

《歌剧魅影》的故事看起来非常合适:一位年轻的没有名气的女高音歌手迷住了一位比她年长很多的神秘的音乐天才。

劳埃德·韦伯与布莱特曼订婚时,两人都已经结婚,劳埃德·韦伯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这使得他们的恋爱有着禁忌之爱的味道,对应着克里斯汀与魅影之间的爱情。

对于劳埃德·韦伯来说,莎拉·布莱特曼就是他创作《歌剧魅影》的灵感来源,多年以后,他仍然称莎拉·布莱特曼为他的“音乐天使”。《歌剧魅影》中的克里斯汀的唱段,完全为莎拉·布莱特曼的嗓音打造,而克里斯汀在小说中的金发也变成了莎拉·布莱特曼的黑发。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3)

劳埃德·韦伯与莎拉·布莱特曼的秘密婚礼

劳埃德·韦伯为布莱特曼写了一首名叫《已婚男人》的歌曲,当时他还没有和前妻另一位莎拉离婚。后来这首歌在《歌剧魅影》中改编为《夜之乐章》(The Music of Night),魅影唱着这首歌来诱惑克里斯汀。

创作

在买到那本《歌剧魅影》小说之前,劳埃德·韦伯已经对肯·希尔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产生了兴趣。劳埃德·韦伯在1984年找到制片人卡梅隆·麦金托什,提出了《歌剧魅影》的计划。

开始的计划是象肯·希尔那样创作一些音乐片段,然后加到真实的歌剧片段中去,劳埃德·韦伯和肯·希尔讨论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写完全原创音乐构成的音乐剧。他也希望能把1925年经典电影《歌剧魅影》中的哥特元素能加入新的音乐剧。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4)

巴黎卡尼尔歌剧院屋顶上的莎拉·布莱特曼

1984年,吉姆·沙尔曼向他们建议,最好根据勒胡小说的情节来创作音乐剧。“不要错过伟大的爱情故事”。九个月后,韦伯买到了那本旧书《歌剧魅影》。

这本小说完全打动了劳埃德·韦伯,他觉得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真正浪漫的音乐剧。

1985年夏天,在劳埃德·韦伯的庄园举行的西蒙顿音乐节上进行了《歌剧魅影》的第一次试演。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5)

1985年西蒙顿音乐节海报

虚构的三部歌剧

在小说中,歌剧院上演的是古诺的歌剧《浮士德》,而在音乐剧中,被换成了三部虚拟的歌剧。

《汉尼拔》(Hannibal)

这部歌剧出现在《歌剧魅影》的开头,模仿了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大致故事是部队从与罗马军队作战得胜而归。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6)

歌剧《汉尼拔》

《哑巴》(IL MUTO)

这部歌剧是仿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姻》,故事也接近《费加罗的婚礼》。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7)

歌剧《哑巴》中伯爵夫人与女仆

《唐璜的凯旋》(Don Juan Triumphant)

这部歌剧是小说中唯一出现的虚拟歌剧,小说中魅影希望在与克里斯汀开始新生活之前能够完成这部歌剧作品。在音乐剧中,魅影写完了这部歌剧,并且要求歌剧院上演这部歌剧。

音乐剧中的《唐璜的凯旋》模仿了莫扎特的歌剧《唐·乔万尼》。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8)

魅影的歌剧《唐璜的凯旋》

主要角色

歌剧魅影 隐藏在歌剧院地下的幽灵音乐天才。与小说不同,在音乐剧中魅影没有埃里克这个名字。

克里斯汀 歌剧魅影钟爱的年轻女高音

拉乌尔 克里斯汀青梅竹马的恋人

吉里夫人 小说中的领座员,在音乐剧中成为舞蹈指导,她是唯一了解魅影过去的人。

梅格 吉里夫人的女儿,在音乐剧中还是克里斯汀的好友。

卡洛塔 歌剧院的女主角

皮安吉 歌剧院的男主角,被魅影杀死。

安德烈先生 歌剧院新任经理之一

菲尔曼先生 歌剧院新任经理之一

布凯特 舞台助手,被魅影杀死。

经典场景与故事

汉尼拔的彩排(第一幕场景1)

在《汉尼拔》的排练中,由于魅影的出现,歌剧明星卡洛塔拒绝继续演唱《Think of Me》。年轻女高音克里斯汀本来扮演作为伴舞的奴隶少女,被吉里夫人推荐试唱。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9)

伴舞的奴隶少女们

克里斯汀的更衣室(第一幕场景3)

克里斯汀与青梅竹马的拉乌一起回到她的更衣室,两人回忆起童年时光,唱起了《小乐天》。拉乌离去后,魅影在镜子中出现,唱起了《音乐天使》。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0)

克里斯汀与镜中出现的魅影

地下迷宫(第一幕场景4)

魅影从镜子的密道带走了克里斯汀,在地下河前往秘密巢穴的船上唱起了《歌剧魅影》的主题。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1)

克里斯汀与魅影在地下河的船上

湖边(第一幕场景5)

魅影在地下湖边的巢穴中,对克里斯汀唱出《夜的乐章》来引诱她。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2)

诱惑克里斯汀的魅影

歌剧《哑巴》的演出(第一幕场景9)

这一场景中,集中了魅影对歌剧院的报复。他要求剧院让克里斯汀取代女高音明星卡洛塔,下药使卡洛塔只能发出类似蟾蜍的叫声,在舞台上方吊死了舞台助手布凯特。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3)

歌剧院的屋顶(第一幕场景10)

在《哑巴》的舞台混乱后,克里斯汀引拉乌一起逃到歌剧院的屋顶,她向拉乌讲述了魅影带走她的过程,拉乌虽然有所怀疑,但仍然承诺爱她和保护她。两人一起唱起了《我只问你》来彼此承诺心意。躲在屋顶雕像后的魅影看到了这一幕,在两人离开后,也唱起了《我只问你》。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4)

歌剧院屋顶上的克里斯汀与拉乌

除夕歌剧院的楼梯(第二幕场景1)

除夕歌剧院在楼梯上举办假面舞会,魅影突然出现,拿出了他写的《唐璜的凯旋》的曲谱,要求歌剧院必须上演,还要求克里斯汀担任主角。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5)

假面舞会上的红色死亡

唐璜的凯旋 (第二幕场景7)

歌剧院上演了《唐璜的凯旋》,魅影暗中掐死了男主角皮安吉,代替他上场,与克里斯汀合唱了《无路可退》(The Point Of No Return),之后绑走了克里斯汀。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6)

《唐璜的凯旋》中的魅影与克里斯汀

湖边(第二幕场景9)

魅影强迫克里斯汀穿上婚纱,并用魔术绞索套住了赶来的拉乌。而克里斯汀对他同情的吻感动了他,最终还是放走了克里斯汀和拉乌。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7)

为克里斯汀穿上婚纱的魅影

歌剧院搜索魅影的人们最终还是找到了魅影的巢穴,第一个赶到的梅根好奇地掀起魅影宝座上的披风,下面只剩下了魅影的面具。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8)

剧终的画面

服装、道具与布景

出生在巴黎的剧院设计师玛丽亚·比约森为《歌剧魅影》做了全面的舞台设计包括:布景、服装、道具、发型、化妆。她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作家比约恩·比约森的曾孙女。她的设计赢得了包括两项托尼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9)

剧院设计师玛丽亚·比约森

玛丽亚·比约森为《歌剧魅影》的舞台设计是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很难想象是一个人完成的。我们只能列出其中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欣赏。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0)

《歌剧魅影》的各种设计稿

吊灯

它的原型来自于卡尼尔歌剧院的吊灯,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它重1500磅,有6000多个发光的晶体。在后来演出使用的吊灯底部经常会刻上已故的对《歌剧魅影》有重要贡献人员的名字,比如玛丽亚·比约森,哈尔·普林斯。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1)

《歌剧魅影》中使用的道具吊灯

魅影的面具

最早的面具是完全覆盖脸上部的形状,后来由于会妨碍魅影的发声和表情改成了现在的样子。而这个面具也成为了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标志。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2)

魅影的面具

猴子音乐盒

猴子音乐盒作为魅影过往经历的线索出现在音乐剧的几个场景中。它代替了小说中波斯人的位置。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3)

猴子音乐盒

星光公主

这套服装是克里斯汀在假面舞会上的装扮。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4)

星光公主

屋顶连衣裙与薄荷斗篷

克里斯汀在歌剧院屋顶与拉乌尔相会时的服装。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5)

屋顶连衣裙

婚纱

音乐剧结尾处克里斯汀穿着的婚纱。

红色死亡

魅影在假面舞会上的装扮。小说中特别描述了这个装扮,以致敬爱伦坡。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6)

红色死亡

抄袭问题

《歌剧魅影》曾被人多次指控抄袭,比较主要的有三件。

1987年普契尼的继承人提起诉讼说,《夜的乐章》中四个小节的与普契尼歌剧《西部女孩》中的咏叹调几乎完全相同。这两段旋律表达的感情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都是略带邪恶的男性试图吸引不情愿的年轻女孩。诉讼在庭外和解,但金额未公开。

1990年歌曲作者雷·雷普(Ray Repp)起诉劳埃德·韦伯,说《歌剧魅影》的主题完全基于他1978年的歌曲《Til You》中的前八个小节。劳埃德·韦伯否认了这一指控,声称他参考的是他自己1973年的歌曲《Close Every Door》,并向雷普提出了反诉。这场官司持续了八年,最后法庭做出了有利于劳埃德·韦伯的判决。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7)

1971平克弗洛伊德专辑《Meddle》内页

1992年,著名摇滚乐队平克佛洛依德的前主唱罗杰·沃特斯在采访中说,《歌剧魅影》主题曲的前奏部分与平克弗洛伊德1971年的专辑《Meddle》中的歌曲《回声》的即兴片段完全相同,相同的拍子,相同的结构,相同的音符。不过他没有起诉劳埃德·韦伯,他说起诉劳埃德·韦伯要花的时间太长,不值得浪费生命。

续集

在2010年,劳埃德·韦伯创作的《歌剧魅影》的续集《爱永远不死》(Love Never Dies)在伦敦西区的阿德尔菲剧​​院首演。这部音乐剧是根据福赛斯1999年的小说《曼哈顿魅影》改编的。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8)

《爱永远不死》

1986-2020 三十四年

1986年10月9日,《歌剧魅影》在伦敦西区女王剧院首演。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9)

首演谢幕致谢

1988年1月26日,《歌剧魅影》在百老汇雄伟剧院首演。

三十四年间,《歌剧魅影》成为了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

话剧版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30)

第13000次演出

2020年3月16日,由于新冠病毒,伦敦西区女王剧院的《歌剧魅影》暂停上演。7月,劳埃德·韦伯的真正好集团宣布将长期关闭《歌剧魅影》的上演,同时解雇大量员工。这意味着原版的《歌剧魅影》自1986年上演三十四年后终于画上了句号。

《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1)歌剧院传说

《歌剧魅影》—从歌剧院传说到哥特小说到音乐剧(2)哥特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