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抓住课堂”那么,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眼中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任重而道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任重而道远(在好课堂里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任重而道远

从小,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抓住课堂”。那么,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眼中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课堂应该是活跃的。课堂的活跃与否最直接的体现是参与度,同学们应该全程参与、全体参与、有效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敢于质疑和提问。作为学生,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是展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锻炼的过程,是交流提高的过程,是树立榜样的过程,是有益于师生评价的过程。同时,发表见解与评价本身就是我们与老师进行思维碰撞、智慧交流与情感沟通。我们参与其中不仅要做一个倾听者,还要做一个讲述者,只有“学学半”才能“教学相长”。当然,课堂也应该是严谨的,课堂纪律必须不打折扣得到保障,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知识方面,学术严谨,这也需要同学们的参与,一旦发现老师讲的地方有纰漏,要敢于指出,提出质疑。

其次,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同学们应积极主动汲取知识,而不是做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前精心预设的运筹帷幄者和课上精彩生成的决胜指导者。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上的知识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这需要每一个同学主动思考,最大限度开放、发散、拓展和延伸。自主的课堂也是充满成长气息的课堂。课堂上,我们越受到老师的启发与鼓励,越会满怀兴趣和探究热情,主动参与智慧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也通过与我们的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最后,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换句话说,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将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应该是方法,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老师引领大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课堂也应该是遵循规律、充满张力的。在课堂上,我们不应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

现在的课堂对我来说,是非常舒适的。我喜欢上每位老师的每一节课,因为我理想中的课堂就是这个样子。相比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老师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实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引导我们开发自己的潜能,唤醒我们身体的每个感官去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实验初中初二年级学生)

《中国教师报》2020年07月08日第5版

作者:邓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