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1)

好客山东贺年会暨台儿庄古城春节大庙会

庙会,又称古会、山会、庙市、香会等,乡间有“赶庙会”“逛庙会”“赶山”“赶会”的习俗。庙会原为祭祀寺庙神佛而举行的集会,地址一般设在寺庙所在地或附近地方,会间往往还要唱大戏,后来渐渐有商贩加入,具有祭神、游乐、贸易“三合一”的功能。旧时各地都有庙会,每年都有几次、几十次。曲阜有正月初二至十六的鼓楼门会,正月十五夫子洞庙会,清明节林门会,腊月大庄花会等。临清有正月初一大宁寺庙会,二月十九静宁寺庙会,三月三小金顶庙会(又称五龙宫庙会),三月三十歇马厅庙会,五月二十八城隍庙庙会,九月初九永寿寺庙会,九月十五和腊月十五碧霞宫庙会。有的一个县就有几十个庙会。如荣成有龙山庙会、天后宫庙会、俚岛庙会、仙姑顶庙会、御驾山庙会、三官庙会、蓬莱山庙会、三台山庙会、灵应山庙会、高落山庙会、群仙山庙会、玉皇庙庙会、呼础寺庙会、竹林寺庙会、埠柳集庙会、娘娘庙庙会、水宫山庙会、马王庙庙会、冒山庙会、端午山庙会、关帝庙庙会、成山庙会、天瑞庵庙会、龙王庙庙会、所山庙会等67处,1940年日本军队入侵,庙会才全部停止。

庙会的主要活动是祭祀神灵、娱乐和贸易。招远县城东温泉旁,旧时有庙名泰山行宫,供碧霞元君,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元君诞辰为庙会,会前祭神活动名为上香、进香。海阳从前有“圣母会”,“正山”前一两日举行“娘娘行香”仪式。届时,鼓乐齐鸣,仪仗前导,“娘娘圣驾”随后徐行,每到一村,村民鸣鞭炮、烧香纸、摆供品,叩祭圣驾。“正山”日,仪式引导“娘娘圣驾”到山会受拜,僧道奏乐,诵经接驾,众人捧香举行“朝山”仪式。祭神仪式之后,娱乐、贸易活动才自由展开。

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2)

山东日照金花山庙会游人如织 香客燃烧纸

抗战胜利后,抗日政府和解放区政府在各地倡导改革庙会,取消迷信活动,增加经济贸易项目,叫“物资交流大会”。与会人数大增,动辄几万、十几万,会期定在秋后农闲时间,一般5天。“文革”期间,各地庙会被取消。20世纪80年代后,庙会恢复,而且盛况空前。后来,各地庙会成为民俗旅游的重头戏。省内传统庙会特别是重点旅游区内的庙会,如泰山庙会、济南千佛山庙会、青州云门山庙会、临清泰山行宫庙会、曲阜林门会、蓬莱阁庙会、烟台毓璜顶庙会等,除保留传统的贸易、游乐项目之外,纷纷开办书市和新兴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庙会面目为之一新。

庙会组织

庙会过去一般由官府、贤达豪绅出面主持、组织。每逢庙会,当地居民提前接来亲戚朋友赶会。后来,随着众多庙会的恢复,组织工作非常成熟,一般由当地政府或者庙会管委会主办。

到庙会进香朝拜的人,称为“香客”。香客赶庙会主要是为了朝拜,或许愿或还愿。境内香客多到泰山朝拜泰山老奶奶。上山祈愿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祈诉。一般是“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并向元君许下承诺。若没达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泰山香会“香火自邹、鲁、齐、秦以至晋冀”,前来朝拜进香的人络绎不绝。一旦实现愿望,随之而来的就是还愿报答。还愿报答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捐资修庙、挂袍送匾、铸送香炉乃至绿化环境等等。

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3)

山东即墨西小龙山观音寺庙会

香客有两类,一是散客,一是团客。团客多由香会组织。香会是因信仰统一和目标大致相同而组成的朝拜团体,也称“香社”,是祭祀神祇的自发组织。有社首,或叫会首,规模大、历史长的香会称“老会”,管理其他香会。一般情况下,香社由一村或数村的香客十几人、几十人或上百人组成,社员称“善男信女”或“弟子”,主要工作是为香客朝山进香作筹备。平时通过“会茶”活动互相联络,筹集香资,为泰山老奶奶进香。香社中设置若干职务。有的分管印发会启和联络香客。会启亦称“会招”“会报”“会帖”。会启上一般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会所及设驾所,二是守晚、起程、上山、朝顶、回香的路程和日期,三是善后所做的工作,四是说明化缘与不化缘。有的负责收敛会费购置祭品等,有的专门负责安排进香程序。到泰山进香的一般程序是:起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即到泰山老奶奶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供—进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有的负责起会、回去的交通、食宿、联络事宜。

庙会贸易

庙会贸易旧时以山货为主。山货是指各种土产:木制农具、家具、日用器物,如农具的把柄、犁、木锨、竹筢、风箱、桌、椅、板凳等;铁器农具、日用器物,如镢头、锄头、铁铲、瓦刀、木匠工具、门环、门扣、担杖钩子等;各种条编、草编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具;新制成的大车、小车等。所有这些货物的数量、品种都比平常集市多出数倍,甚至有数百里之外来卖山货的。招远东庙会不限于山货贸易,附近城里各行各业大小集市俱移庙下。贸易项目之多,为他处所不及。长岛县庙岛,周围列岛围成一个塘湾,也称庙岛塘,从前是登州外港,南北船只多汇集在此,岛上有庙,名天后宫,供奉海神娘娘。每年七月初七娘娘庙起会,唱戏7天(有时竟唱21天),周边各岛渔民都划小船来赶会,南北各种货船也在这儿停靠,海上帆樯林立。岸上、船上全都是赶会的人。买卖的东西多是为远行的船作补给的商品,如油、盐、酱、醋、烟、糖、茶,各种米、面,各种点心,还有锯得短、劈得细、专供船灶做饭用的劈柴。

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4)

山东东营城南庙会

还有饮食与玩具贸易。饭馆、酒馆、茶馆多临时搭布棚、席棚,或露天营业。更有许多小贩游串于会场人群中,哪儿有生意,随时停下营业。济南千佛山九月初九庙会,适值附近山村柿子下树,会上遂有数不尽的柿子摊贩,因此有“柿子会”的别名。与柿子同时上市的是颜色火红的山楂,卖山楂的人为投合赶会人要吃更要玩的心理,用细麻线把山楂穿成长长的一串,连成一圈,儿童、青年买一串挂在项间,特别开心。玩具市场中卖风筝的、卖“鬼脸儿”(假面具)的、卖竹木刀枪的、卖滑石猴的不胜枚举。泥玩具中的“皮老虎”、木玩具中的“哗啦棒”最为流行。卖玩具的方法有摇彩、套圈、打枪种种。

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5)

日照举办鱼骨庙庙会

庙会设有骡马交易市场,交易的主要家畜为猪、牛、马、驴。

现在,庙会贸易多为衣食住行用等日用品交易。一般划分为服装鞋帽市、农资土产物品市、蔬菜肉水产食品市、洗涤日化等日用品市、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市、家电家具市、粮棉油交易市场、家畜牲口市、地方小吃一条街等多个销售区。

庙会娱乐

庙会娱乐主要是看大戏。《中华全国民俗志》曾记荣成的“藤将军会”:“荣成县之东,距城三十里,有成山,山有成山庙,俗称始皇殿。年届阴历六月初五日,附近各村,群趋赛会,名‘藤将军会’,演戏五日,远近人士咸来赶会,有拈香者,有售物者……贩夫走卒,奔走喧嚷,大有人山人海之观。”20世纪80年代后,这里多为组织者请来的剧团演出。

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6)

山东高密逛庙会 赏民俗

其次是各类民间艺人的表演。常见的有耍刀枪的、变戏法的、玩猴戏的、演傀儡戏的、说快书的、说大鼓书的、跑马戏的等。赶会的人争相围观。每演一个或几个节目,艺人即绕场募钱。旧时还有“拉洋片”的。“拉洋片”又称“看西洋景”。道具为一大景箱,分上、下两层,皆有画片可轮转调换,上部画片开大景框对外,代为招幌,下部景箱封闭,仅留四只眼。顾客坐条凳上,俯首于眼上观看,艺人立于箱前,边操纵画片轮转,边以唱词进行解说,箱内且悬一套锣鼓,以机线相连,拉动机线即可为艺人的演唱伴奏。“拉洋片”按座位收钱,一度消失。

过去庙会几乎都设有赌局。庙会上设有“宝棚”,供赌徒押宝。还有很多露天的骰子摊、牌九摊、六门宝、黑白宝。许多赌徒一个庙会下来,会赌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现在也还经常看到摆象棋残局来赌钱的。

山东正月周边庙会(山东的庙会组织)(7)

山东烟台毓璜顶庙会贺新春

现在还有很多草台班子活跃在庙会的舞台上,他们多在帐篷内设座表演,打出艳舞、劲舞的旗号吸引看客。也有很多类似杂技的特异功能表演和特殊技艺功夫表演,其中无臂人骑摩托车飞空表演尤为惊险刺激。一些企业或者商业单位,也组织文艺表演队伍参加一些街头的娱乐表演。(选自山东省民俗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