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俄乌冲突后的下一个“爆点”出现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欧盟风向突变力挺俄罗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欧盟风向突变力挺俄罗斯(俄后院不稳)

欧盟风向突变力挺俄罗斯

山雨欲来风满楼,俄乌冲突后的下一个“爆点”出现了。

当地时间9月13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边境冲突再度交火,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双方共计有171名士兵身亡,直到在15日确定达成停火协议。

就在同一天,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联合参谋部参谋长、俄罗斯陆军上将西多罗夫,带领集安组织所有成员国的代表抵达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试图进一步平息事端,以免停火协议再被撕毁。

彼时,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乐观地认为“欧亚大陆的火药桶”——亚阿两国所处的高加索地区,可以迎来一段时间的和平。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原因很简单,这支集安组织代表团看似来头不小、规格很高,但主要工作却是执行亚阿边境监测任务,西多罗夫已经公开表示,不会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部署集安组织部队

毋庸置疑,这让在交火中处于劣势的亚美尼亚大感失望,其作为集安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却被该组织以“领土归属权不确定”的理由拒绝干预亚阿地区事务,极大地损害了集安组织的威信。

别忘了,在2020年亚阿双方因“纳卡问题”爆发冲突后,亚美尼亚就曾向集安组织求援,结果“石沉大海”,甚至有个别成员国向阿方售卖军火。而俄方当时为平息战火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并在纳卡驻扎了维和部队,因此收到了亚总理帕希尼扬的感谢。

但这一次,俄罗斯恐怕也有心无力,俄乌冲突牵扯了莫斯科太多的精力,其他成员国对直接插手高加索地区局势更是“敬谢不敏”

于是乎,在当地时间9月18日,数百人在亚美尼亚首都举行集会,要求政府退出集安组织,并和“真正的盟友就确保国家安全的可能性进行谈判”。

有意思的是,集会者们不仅举着亚美尼亚的国旗,还挥舞着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国旗,此外还有欧盟的“蓝底十二星冠”盟旗。至此,不难看出这些集会者的“潜台词”,即要求亚美尼亚倒向西方。

选择的时间点也很巧妙,因为自17日至19日,亚美尼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美国众议院议长、美国政坛第三号实权人物佩洛西

就这两天,佩洛西在亚美尼亚可没少挑拨离间,强调战争“是由阿塞拜疆人发起的,必须承认这一点”。而这一表态,远比华盛顿的官方态度还要强硬,后者可没有对本轮冲突划分责任。

不仅如此,佩洛西还意有所指地表示,亚美尼亚“很失望,他们没有受到这种关系的保护”。什么关系?当然是集安组织的关系和俄亚的盟友关系。

毫无疑问的是,佩洛西的这一系列言辞,让阿塞拜疆和俄罗斯都坐不住了。

一方面,佩洛西将战争的过错完全归咎于阿塞拜疆,这显然是在“拉偏架”。阿塞拜疆外交部已经发布声明,抗议佩洛西的“不公平”言论,并重申其立场,即亚美尼亚的“大规模军事挑衅”才是冲突的根源。

另一方面,亚美尼亚本是俄罗斯的盟友,高加索地区也一直被俄方视作“后院”,可如今却被美国众议长指手画脚,这让莫斯科的面子往哪搁?毕竟,这等同于俄方的盟友在公然“骑墙”,这让俄罗斯其他的盟友怎么看?

最关键的是,俄方好不容易暂时平息了战火,并正在极力维持当前脆弱的和平,但佩洛西的突然“搅局”,很可能让亚阿两国再也压不住敌意,从而引爆新的危机。

要注意,佩洛西还声称美国会尽其所能地为亚方提供安全援助,背后很可能会涉及到军火交易

有意思的是,在佩洛西于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亚美尼亚议会议长艾伦西蒙扬竟然表示,俄罗斯早先斡旋停火的尝试失败了,是美方“通过调解达成了停火协议”,因此亚美尼亚感谢美国。

换言之,亚美尼亚将本次停火归功于华盛顿的努力,并暗示莫斯科的影响力不行,这无疑会打击俄方在高加索地区的威信,说不定还会让俄罗斯的其他盟友生出别的心思。

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的这个“后院”已然不稳,美国或已经将手伸进了高加索地区,而亚美尼亚也开始摇摆不定了。

此时此刻,阿塞拜疆又作何感想?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在当地时间18日,阿塞拜疆驻法国大使馆遭到了“法国的亚美尼亚激进分子”的袭击,数十人披着亚美尼亚的国旗,对大使馆的大门会围栏拳打脚踢,并试图破门而入。

对此,阿塞拜疆驻法大使穆斯塔法耶夫谴责称,法国无法向大使馆提供应有的保护,也没有回应完全合理的安全要求,“这对法国来说是一种耻辱”。

不难看出,这件事很不简单,法国有关部门很可能纵容了这场闹剧的发生。

实际上,自本轮亚阿边境冲突爆发后,法国的态度就十分蹊跷。早在13日,也就是冲突爆发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和亚总理帕希尼扬讨论了边境局势,并在15日再度通话,重申了法国对亚美尼亚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支持。

而在近日召开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法国代表更是要求阿塞拜疆将部队从亚美尼亚“主权领土”上撤回至初始阵地

很显然,法国是打算力挺亚美尼亚了。可这么做,法国所求为何?难道只是为了针对阿塞拜疆背后的土耳其?为了防范埃尔多安政府构想的“大突厥联盟”?

目前看来,欧盟内部恐怕“内讧”了,因为法国在欧盟内部机构的多名议员已经公开表示,不允许德国一边运行核电站,一边又从阿塞拜疆进口天然气,而应共同反对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的“入侵”,并像制裁俄罗斯一样制裁阿塞拜疆。

可以肯定的是,接二连三的地区冲突,已经让欧盟乱成了一锅粥,而各成员国之间越来越严重的撕扯,恐怕最终只会便宜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