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港口城市,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富甲一方。80年代中国大改革开放,厦门市更是引来了一大批外来打工者,1981年6月24日,晴朗的天气,炎热的城市里,从海面吹来的一阵阵凉风也带来了一丝丝清凉的感觉,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熙熙攘攘,操着本地口音以及外地口音的人群混杂交汇,从街上流过,街边的商铺里播放这流行歌曲,所有的人都在这改革开放的氛围中,为自己的生活忙碌着。

傍晚时分,大海涨潮带来的凉风,吹走了一些暑气,人们也尽情的享受着这丝丝凉意的舒适惬意,街边的长栏上坐着很多出来纳凉的男女,热闹的中山路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还有几天就是党的60周年纪念日,所以街道两边也拉起了很多欢庆党的生日横幅和标语,一切都如往常一样,显得祥和欢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样美好的傍晚,一场血腥的屠杀正在悄悄的降临,灾难的脚步随着时间正一步步的逼近。

厦门公交车爆燃事件2013作案动机(真实版生死时速)(1)

晚上7点40分左右,市公交公司的30671号两节通道式的公共汽车,像每天一样,载满了乘客,准时从轮渡站出发,开往火车站,沿途经过中山路的街道,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带着一个大包的年轻人,上车后此人就一直显得心神不宁,从他的眼睛中散发着一股莫名的阴森之气,站在他身边的一个姑娘似乎感到了有些不适,她向前挤过去3个位置的距离,车厢内除了报站的喇叭偶尔响起,很安静。

7点50分左右,公交汽车已经到达了市区西北部,惨案终于发生,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裂了这宁静的夜晚,一道耀眼的光亮冲起有七层楼高,巨大的声波震碎了附近几家居民的窗户玻璃,人们纷纷从家里跑到了街上,去打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当很多人跑到了厦禾路上时,被眼前的一幕吓得魂不附体,甚至有人还被吓得大哭起来,只见30671号公交汽车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破烂不堪,车子的左侧已经被炸得断裂,车子上的座椅也被炸飞七八只,有的还飞到了50多米以外的房顶上。

汽车的中轮护板也飞出了20多米,在炸点周围的80米都散落着汽车的零部件以及人的残肢,边上的一根高压电线杆也被震断,造成了局部断电。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是死伤者了,哀嚎哭声震天,尸体横七竖八,血肉模糊,满地都是,这样的惨景任谁看了都是心惊肉跳。惨案发生后,厦门公安出动了300多名干警,从各个地方奔向了案发现场,厦门市各级领导干部也都第一时间亲临指挥,抢救伤员,而驻厦门的部队也派来了指战员火速赶到,保护现场和维持治安秩序。

厦门公交车爆燃事件2013作案动机(真实版生死时速)(2)

亲临现场的各级部门,有条不紊的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伤员也及时送到了附近的各医院进行救治。这次6.24特大爆炸案,被炸死者高达40人,伤者也有84人,如此惨重的大伤亡,也让市民紧张万分,各种猜测议论层出不穷,一些国民党特务用定时炸弹来大陆搞破坏性爆炸的谣言也席卷了整个厦门市,市民甚至都不敢再坐公交汽车了。对此,中央也十分关心,给厦门市公安下达了要尽快破案,安抚民心的命令。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也派来了专案组,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公安机关也配合协同展开了调查。

专案组还成立了各个勘査小组,各负其责的进行实地勘查,经过仔细对比分析,确定了爆炸点位于车厢左侧第6个位置右前方的过道地板上,再从爆炸后现场的硝烟气味以及爆炸的亮光分析,爆炸物确认为硝铵类炸药,根据损坏程度,人员伤亡,冲击波范围得出结论,爆炸物有9公斤左右。从现场收集到的24麻袋遗物等其他物品中通过3个月的仔细筛选甄别,都没有发现弹片以及机械,自动引爆装置的残留物,40具遗体在5天内也被认领了39具,只有一具无头无手无脚的男性残躯没人认领。

公安立即对这具尸体作为重点调查,经过法医的检验后,被认定此尸体是最接近爆炸点的那个人,残躯的右下腹被炸开,说明爆炸物就在他的右侧不远,因此也判断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专案组通过大量的走访伤者和死者家属,抽丝剥茧查清了车上一共有169人,并对他们此次乘车原因,携带的物品,以及当时所在的具体位置都逐一调查落实,经过调查分析,除了无名尸体外,其余人都排除了作案因素和条件,在案情分析会上,专案组成员一致认为无名男尸就是此次大爆炸的犯罪嫌疑人。

厦门公交车爆燃事件2013作案动机(真实版生死时速)(3)

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接下来就是要对其身份的调查了,通过9项技术手段对无名男尸进行了科学的鉴定,最后得出结果,该男性身高在176公分,年龄在27到28岁左右,从此人遗留的衣服以及一只钢卷尺等5件物品中,分析出此人社会身份地位不高,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尸体的肠道里有两种寄生虫,说明他应该是长期生活在农村,尸体臂粗胸厚的特征也表明他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尸体的胃里没有食物说明他当晚7点多了都还没有吃饭,还有随身物品中有好几件衣物,这些都能说明此人应该是外来务工者。

专案组根据此人的形象依据,对30671公交车乘客进行了查访,有人提供了左侧单座第6位乘客的一些点滴材料:该男子很年轻,大约二十七八岁年纪,身高一米七二左右。理了个平头,单眼皮,普通国字型脸,体格很健壮,穿着一身旧衣服,当时坐在那里显得很疲惫,在他的右边通道地板上放着他的黑色拉链行李包,看样子应该是外地来厦门打工者,这些描述与勘察鉴定不谋而合,根据目击者的回忆,专案组给这名死者画了一幅他生前的模拟像。

在对无名尸体进行解剖检验中,发现其肠胃内有美洲型钩虫与三条鞭虫寄生虫感染现象,再通过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得知,这两种寄生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地区,中国福建地区感染者较多,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这样就基本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福建人的可能性较大。查清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整个案件的关键,现在有了主攻目标和方向,随着侦查的不断深入,线索也在逐步增多,涉及面也在扩展,侦查组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大家以画像为依据,调查全省范围内的下落不明人员,普查20-30岁的男性常住人口。

特别是对有直接能接触到雷管炸药的基建工地,采石场的民工进行筛选,侦查组分片包干,对2500名下落不明人员逐个的进行仔细排查,还发动人民群众调查可疑人员,派员到省内所有的劳改,劳教以及收容单位进行核实在逃人犯,再从逃跑的400多名犯人中一一甄别分析,通过过滤,在1982年1月6日,案情终于有了突破性发现,在逃犯黄可芬有重大嫌疑,通过走访4个省市的5个劳改农场,对498人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反复落实,到了3月下旬,已经明确黄可芬就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

厦门公交车爆燃事件2013作案动机(真实版生死时速)(4)

认定黄犯还有一条最直接的依据,在1982年3月15日,在距离爆炸现场的西北142米处,有人发现木器厂仓库的屋顶上有一只断肢右手掌,刑侦处通过技术提取了指纹,再与黄犯在服刑期间按印的指纹比对,最后确定为同一个人。本案已经明确是黄可芬所为,那么他制造了这起血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侦查组又开始沿着这条方向追查。黄可芬,1953年出生,文化程度高小,原籍是浙江苍南县,1957年全家搬迁到了福建顺昌县,1972年就辍学在家务农和打工,1975年因非法炸鱼和伪造票据被拘留,1978年又因盗窃,买卖炸药被拘留,10月被转批捕。

1979年6月通过法院的审理最后被判了5年的有期徒刑,(黄可芬对此量刑不服,由此而生了报复之心。)同年的9月17日晚上从宁化劳改农场逃跑,逃跑后的黄可芬逃到了福建福鼎县,找到了他以前的朋友打石工蔡大振,并从他那里买了一批炸药和雷管。至此,历经了13个月,这起特大爆炸案终于告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