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计生证明到哪里办理(计生证明年将可网上办理)(1)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今年,惠州市提出试点基层证明清理工作,惠城区第一时间争当试点县(区),将“减证明、优服务”作为清网增效的主要工作之一,按照“办事不求人、过程很顺畅、办完不生气”标准,开展试点区基层证明清理工作,为基层减负。目前,共梳理证明事项91项,通过直接取消、部门核查、个人承诺、数据共享、电子化证明等方式优化包括儿童入园(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生育登记证明、计生证明等13项证明事项,预计每年为基层群众、企业及镇(街道)、区直部门等减少近9万宗证明开具业务,减少群众跑动次数16万次。

年底前完成200个事项的电子证照用证

“以后计生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都可以全流程网办,我们现在已在江北街道水北社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开展电子化证明应用试点工作。”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文一兴介绍,以前开具计生证明要去居委会、街道办、卫健局至少跑三趟,还要提交各种材料,现在试点网上办理后,不用跑路不用提交材料很快就可以开具电子证明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试点完成后明年就可以在全区推行。

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审批协调服务股负责人陈奕杰说,按照惠州市减证便民工作试点区及区“清网增效”行动的有关工作部署,由区委改革办牵头,区司法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按照“先清理、再规范、后应用”的步骤,遵循“六个一律”的原则开展全面自查,深入研判,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沟通协调机制,严格按照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

目前,共梳理证明事项91项,经过与部门会商研判,拟通过直接取消部门核查、个人承诺、数据共享、电子化证明等方式优化包括儿童入园(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生育登记证明、计生证明、资信证明等13项证明事项,预计每年为基层群众、企业及镇(街道)、区直部门等减少近9万宗证明开具业务。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区直部门沟通对接,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将减证便民作为本年度工作重点继续优化证明事项。

为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已完成全区各职能部门发证、用证摸底调研,并组织召开惠城区电子证照应用工作推进会,加强对接第三方技术支撑企业,完善系统配置,确保在年底前完成上级要求的50%发证、用证目标。目前,惠城区已有26个单位签发了电子印章,将于年底前完成20个电子证照发证及200个事项的电子证照用证的工作目标。

开办13场直通车 为企业排忧解难

从2019年1月开始,惠州市持续开展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市、县(区)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办理企业疑难事务“快速通道”,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疑难问题。截至今年11月5日,惠城区与市同步开办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13场(含市区联动开展7场),惠城区共现场接待企业30家,收集诉求36宗,办结36宗,办结率100%。直通车共登记企业诉求118宗,已办结110宗(含转市36宗),正在落实8宗(含转督办2宗),办结率93%。

按照惠城区“清网增效”行动的工作部署,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积极协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以解决群众、企业最迫切的政务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推进惠城区商事登记“秒批”智慧政务系统建设。

“我们今年已经秒批办理了3000多张营业执照。”文一兴说,自2020年4月起部署商事登记“秒批”智慧政务系统改革,5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实现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设立、变更事项等业务“秒批”。新上线的商事登记“秒批”系统,采用全程电子化流程、无人工干预,再在智能辅助录入功能的帮助下填写相应信息,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录入难度、简化了准备纸质资料的繁杂过程,几分钟就可办结并领取营业执照,不仅节约了窗口及后台审批的人力成本,更大大地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

“信息化 大数据” 精准助力疫情防控

作为防控小组成员单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挥大数据管理优势,将在“粤省事”上采集的惠州市个人健康申报数据和疫情隐患上报数据主动提供给区卫生健康局,有助惠城区精准划分隐患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疫情工作。自2月4日起,已在惠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上实时更新有关疫情数据,已申请惠城区疫情有关数据的权限下载,由区卫生健康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随时使用。截至6月29日,已获取惠城区个人健康申报数据25846条,疫情隐患上报数据612条,来(返)惠人员调查问卷信息数据124479条。

针对疫情防控排查过程中手工登记繁琐问题,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充分利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于2月20日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粤省事“粤康码”服务,也是全市首个使用“粤康码”服务的政务大厅。通过信息化手段,减轻检测人员登记压力,提醒检测人员留意体温异常用户,实现体温检测结果联网、重点人群排查管控。

在政务大厅管控方面,在大厅入口处设置人工消毒通道,为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筑起一道防护屏障,同时定时对办事窗口、便民设施、自助设备、卫生间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确保大厅的地面、通风、进出口等消毒无死角。设置废弃口罩集中回收垃圾桶,并做好规范、安全处置工作。

同时,引导市民通过网上办事(电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自助终端等方式,尽量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暂缓办,充分发挥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见面”的服务理念,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多渠道、高效率、更安全的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由80%提升至100%

陈奕杰说,根据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要求,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区直单位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实现政务服务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了提升审批便民的效果,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等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并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相关标准规范组织实施,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通过以上工作,使惠城区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由80%提升至100%,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9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推动政务服务大厅与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融合。

今年惠州市在工程审批改革领域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工作,全面启用惠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为此,惠城区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5个工程审批综合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