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的《后会无期》开始,八年时间,韩寒已经拍了四部电影了,其中三部上了春节档。从《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再到《四海》,韩寒的电影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后会无期》的救赎,《乘风破浪》的无里头,《飞驰人生》的不放弃;

《四海》,虽然豆瓣只给了5.6的评分,被称作韩寒最差的电影。但在韩寒的影视剧作中,这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

四海绝对不仅仅是一部喜剧片,更是一部写实片。

《四海》看的是喜剧—演的是人生。

还记得小时候你刚到家里的样子(刚进城时的狼狈样子吗)(1)


第一次进城:

阿耀和欢颂就是很多人进城的样子,

从刚开始连生存都不会,到一点点适应,

从入住酒店都会被嫌弃,到自己一个人去入住酒店。

乡下人想融进城里,一定是要花钱买教训的。有的多,有的少。和很多朋友聊天,他们的学费都在1-4W左右;创业者加倍……

农村进城,这一步很难走。

见过了太多的创业者,也采访了太多创业者,每个人都在很努力的活着,吃了亏只能往肚子里吞。

“含早”,有一次和朋友出差,碰到几个农民朋友进城打工,也是在前台遇到了这个问题,幸好前台的小姑娘人美心善,详细的解释了这件事。但旁边的人就在嘀嘀咕咕的,妈的,往上追个几代,估计都是汉奸;好了伤疤忘了疼,一群斯文败类。

还记得小时候你刚到家里的样子(刚进城时的狼狈样子吗)(2)


为什么一定要写死欢颂?

我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地方,因为这才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

即便很努力、即便很勇敢,但总是差那么一点,就因为起跑线差了很多。

人间理想李殊词,如果把李殊词比喻成—城市小家碧玉、知书达理的小姐,那周欢颂就是农村最理想的女生。

周欢颂:“因为我有很坚定的目标,我还没有完成。”

是啊,小人物也有大理想。

“你结婚了吗?没结婚不稳定啊,结婚了还要生小孩。”这才是城市打工者的真实状态。

还记得小时候你刚到家里的样子(刚进城时的狼狈样子吗)(3)


周欢歌才是人间现实。

我们每个人都想做马云、雷军……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梦想,一开口就是要改变世界。

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活成了周欢歌,为了梦想搞得一身狼狈,甚至惨淡收场。

但又能怎么样呢?

如果不折腾一下,可能什么都没有;所以才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叫:创业者。

还记得小时候你刚到家里的样子(刚进城时的狼狈样子吗)(4)


警官,我想他能做的只能这样了。

虽然警官能感觉到对方很难,但不得不做,就因为身上穿的这身衣服,肩上担得是责任。

我想,最后没有穿警服到广州,也是照顾到阿耀吧。

人性的善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拼命挣扎的新城市人”

阿耀的父亲(沈腾饰)送他的那块表,上面的logo乍看是Rolex(劳力士),其实是Relax(放松)。是个笑点,同时也经得住细想和延伸:有钱人追求奢侈品、彰显地位。穷人装装样子,最终的落点还是安慰自己:生活太难,放松就好。

阿耀的父亲,住的是棺材房,是城市中最差也最脏的地方。很多人辛苦一辈子,无非就是为了能在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当忙完一天后,可以脱口而出:回家。

大多数人,在城里劳碌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青春没了、朋友没了,家没了,

最后,钱,也没了。

而影片结尾,贫困的男女主人公为对方默默奉献、不惜舍弃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却徒劳一场空的剧情设定来自于《麦琪的礼物》和《阿郎的故事》,二合一确实将小生物的城市历程描写的淋漓尽致。

阿耀最后的惊险一跃,越过去就能赚到钱,如果失败了就是尸骨无存,底层人以命相搏,只成全明星艺人的换日偷天、成为众目睽睽的一点消遣。

“倒牛奶事件”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临死都舍不得喝一口牛奶,但有的人就为了一张投票。

阿耀和欢颂更像是被生活压扁的人,他们处处碰壁,为了生存在夹缝中求生。

或许,死对于欢颂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吧。

平凡的英雄主义,最后都是奔向死亡。

当他们被迫进入都市、进入成人社会,欢迎他们的不是鲜花和音乐,也没有一盏灯真正为他们而亮起。

当某天,另一方需要的时候,只能苍白无力的说:多喝热水。

还记得小时候你刚到家里的样子(刚进城时的狼狈样子吗)(5)

我想评分低的原因,是在小人物设定上不够好,如果高利贷的可以再凶狠一些,如果刚进城被毒打的更贴地气一些,就会成为佳作。

韩寒,值得。

如果曾经陪你一起吃苦的人,现在还在身边,就约Ta一起去看四海吧;

这个能回想起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刚进入城市的,那个瞬间;

千万不要忘记,最开始的那个闪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