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语录600句 偶开天眼觑红尘(1)

文/ 黄 帅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王静安先生写的这首《浣溪沙》,我十分喜爱。大学时候第一次读到,便触动心弦。后来阅历渐丰,更能体会“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的复杂滋味。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诸多事件,让舆论场撕裂,让知识界“重聚共识”一类的说法成了笑话。可惜,每次有悲剧发生,总是有不少人感受不到自己与之相关,而是能以冷眼旁观的姿态来“评判”。

2015年下半年,我研究生毕业后,一度蜗居在畅春园小区。说是“蜗居”,其实居住环境已经是北漂里“上档次”的了。畅春园和北大西门只相隔一个马路,附近有天价房价的居民区,也有在附近打工者租住的简易棚子。每逢深夜,哪怕寒风呼啸,哪怕浓重的雾霾堆满天际线,总有小商贩来卖菜、卖水果,还有人临时搭起桌椅,弄成烧烤大排档,周边居民食客不断。

佛语经典语录600句 偶开天眼觑红尘(2)

当时,不同阶层的人混居在一起,倒也颇具市井风景。虽然只是暂居于此,但我也不觉得自己早晚会脱离这样“鲜活的生存感”。这跟有没有买房、有没有高收入乃至有没有世俗意义上所谓的“成功”,没有丝毫联系。

可是,一个人一旦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是否还能葆有初心呢?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背负着一个时代的投影,她的反抗和执着、他的困惑和迷思,都与此有关。不过,舆论场上也好,现实生活里也罢,总有一些人以为自己可以脱离“远方的他们”,可以站在一个话语权的制高点上任意臧否,乃至给别人“贴标签”“打棍子”,甚至对罹患不幸和逝去的人也没有必要的尊重。

出现这种情况,或许跟阅历不丰富有关,毕竟,不能要求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参透这点。但也可能跟性格乃至品性有关。如果人到中年,还不知道“天命”和人间共有的悲剧感,未免活得太不通透了。对待身边的事也好,对待历史和记忆的往昔也罢,或许还是需要“理解之同情”的吧。

直接点击 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