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句顺口溜流传甚久,“落雨落雪,叫花子格捏,黄花子拉架,拉一头包”,似乎说的是两个叫花子在恶劣的天气中发生争吵,第三个叫花子拉架却被打得一头包的悲惨故事。

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比如说,同事吵架、家人吵架,我们不可能坐视不管、冷眼旁观,我们必须出面,平息事态,怎么调停呢,无非是摆事实讲道理,但难免有时候出力不讨好,不小心就成了拉偏架。

话事人不是那么好做的。

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否则一事无成(做好话事人切勿拉架)(1)

一、最重要的是找到目标

首先,调停的目标很重要。有的人认为只要让双方别再吵架了,就说明调停成功了,其实不然。停止吵架有时候只是双方暂时的妥协,或者懒得再去争辩,而分歧仍然存在。

调停的目标是什么?是先找到争论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让双方审视各自的方案。距离这个最大公约数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当一方或双方能从自己身上发现其中的差距,那么充分理解并接纳对方的立场也就变得容易一些了。

什么是争论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呢?其实就是争吵双方的共同目标,比如夫妻吵架,他们的最大公约数一般都是希望家庭幸福;同时吵架,一般是在项目过程中的分歧,共同目标是做好项目完成任务。

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否则一事无成(做好话事人切勿拉架)(2)

作为调整者,就必须要提醒双方不能偏离这个最大公约数,夫妻吵架不是为了离婚,同事吵架也不是要把谁赶出公司。

始终围绕着这个最大公约数来进行讨论才是有意义的讨论,否则很容易发展成情绪的宣泄,甚至是人身攻击。

当我们的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调停。

不能各打50大板,也不能笼统说双方都有道理。而是要真的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以他们的背景身份来看待这件事。

二、调停要有利于结果的推进

除了要安抚双方的情绪,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让双方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只有建立共识才能推动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让目标实现,也就是说,调停者需要有自己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立场。

如果你偏离了立场,只会让双方满足于表面的妥协,而忘记了怎么样去实现目标。

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否则一事无成(做好话事人切勿拉架)(3)

三、让被说服的一方也能获得价值认同感

不管最终是谁被别人说服,其实心里面都不太心甘情愿,因为这意味着自己输了,会有挫败感。

作为调停者。很有必要考虑到被说服一方的心理变化。及时承认他的观点具有很大的价值,并帮助对方勾勒出未来的愿景和可能性,而不是在原地纠缠。当然,你想做出这番判断,必须基于对形势认真的分析,不能为了安抚而安抚。

如果有一天你冲冠一怒,跟人起了争执。不妨先冷静下来,试着让自己做一个旁观者,看看能否做自己的调停者,我想这应该是很有趣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