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第一个故事,富豪的的故事:

01

如果你懂得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一个超级富豪的葬礼上,主持公布了一个他一天的开销,这个数字甚至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话费,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的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乐趣,他在人生最后时刻觉得他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候,是有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拖车过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的公司,他在路上看到很多有趣的小店,有很多花,甚至看到这些春花,他说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最后一次看到迎春花应该是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同学们一起去踏青看到的。他说他的一生自从成年之后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要么就是在开会,生命自从承担去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级,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的第1桶金的激动,而是在公司10周年庆典上高朋满座。

越接近死亡越能理解生命的真谛(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1)

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富豪为什么在人生最后的时候觉得人生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因此不行的时候,现在的人大多数都觉得一个富豪他用了常人所不能拥有的一切,金钱名利,开心的时候应该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但没有想到是如此简单,有很普通的,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不仅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只有在这位富豪的眼里才才是一件开心而幸福的事情,也许在他人生最后的时光当中,他觉得他会营造一条丰富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要走完那条通往天堂的角落。“或许,直到骤然离去,有的人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从超级富豪看到了自己。

越接近死亡越能理解生命的真谛(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2)

如灵魂开窍般明白了,一辈子没多长,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爱。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人生短短不过数十载,步入成年之后买房,买车,存款成了一辈子的目标,从来没有问过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大家彼此推着彼此往前走,当临近死亡的那一刻才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可悲的,妻子不是当初最爱的那个她,自己打拼一辈子的东西一样也带不走,除了带走遗憾什么也无法改变,道理都懂,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的呢?

越接近死亡越能理解生命的真谛(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3)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总会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第二个故事:

02

李开复:我为死亡修了7个学分

李开复除了创新工场创始人、“梦想导师”的身份,也是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而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癌症患者。从人生的巅峰坠入病痛的折磨,从喧嚣抵达沉寂,这是属于李开复的17个,也是包含了17个月的追问与忏悔。

“除去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李开复在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中,自述了历经两个月确诊、六个月化疗、九个月休养的经历,并坦言“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的绝望。李开复更是披露了留学时期的家书,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第一次落泪谈及母子深情,第一次温柔细述对妻子与女儿的亏欠。

李开复反思道:“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还说,以前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李开复还出了本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越接近死亡越能理解生命的真谛(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4)

李开复说,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活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在遭受病痛折磨后,李开复修到了哪7个死亡学分?李开复的答案是:

1.健康无价;

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

5.避免名利的诱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7.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越接近死亡越能理解生命的真谛(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5)

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圆满和完美,走散的爱人再也回不来,丢了就丢了再也找不回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的成长。自以为是适应了社会,了解了社会现实,似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停的努力奋斗,就像一个机器人不停的运转,总是告诉自己再等等有钱了就向喜欢的女孩子表白结婚生子,等有钱了再去带父母去看世界,等给孩子攒够了钱再去弥补缺失的爱,唯一不等我们的就是时光,大多数等等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一等就是一生,活了一生,走了一路,最后失去了自己,失去生命才知道什么是珍贵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有一次死亡的过程,也许我们会知道什么是生活吧。

,